6124點是上輪中國股市的歷史大頂,記錄時間是2007年的10月16日,距同期道瓊斯指數創出美國證券市場新高14198點的10月11日相差不過5天,而現在道瓊斯指數已經回到了13297點,納斯達克甚至早已超越了上輪的高點,創出了3134點的新高,但是我們的上證指數卻還在2400點附近徘徊,連2500點的關口都站不上去。
同樣是五年,差距為什麼會那麼大呢?
不可比的是,這五年中,美國還經歷了一次今天依然在影響全球的金融危機,道指經歷了一次崩盤的考驗,美國的製造業經歷了一次鳳凰涅槃的大洗牌;中國雖然沒有發生金融危機,但是匆忙之中卻推出了一個全世界最龐雜的經濟刺激計畫,4萬億導致的貨幣濫發至今還在影響決策,中國的股市雖然也從6124點回到了1664點,但是市值卻在不斷地膨脹,令人匪夷所思地成為全球市值第二大的市場,中國的實體經濟沒有因為十大產業政策而振興,相反中小企業卻陷入前所未有的歷史困境,溫州這個中國最市場的區域成為重災區。
更讓人無法接受的是,五年前,正是房地產泡沫的次貸危機引發了美國華爾街的金融危機,而現在美國的房地產市場開始復甦,但是中國卻依然為房地產調控政策而三令五申,為房價的合理回歸而努力奮鬥。
這恐怕就是成熟市場與不成熟市場的區別,充分的自由經濟和不充分的政策經濟的區別,簡言之是中國和美國的區別,世界上兩種相對絕對的經濟體制之間的區別。
中國經濟是政策經濟,不是完整的市場經濟,也不是傳統的計畫經濟,用馮侖的話來講,政府的有形的手伸到企業的懷裡亂摸亂抓,而市場的無形的手無所適從,宏觀調控已經成了過度干預的常態。
與此同時,由於中國特殊的換屆週期,中國經濟形成了一種偉哥模式。地方政府官員差不多是5年任期,上任之初都想為官一任造福一方,都想立竿見影出政績,往往濫用凱恩斯主義拚命刺激經濟,拉抬包括地產在內的資產價格,為籌措資金,用偉哥的方式持續製造興奮,之後就是虛火上升,腎虛休克,各種區域振興計畫就是典型的表現。
地方政府如此,誰又敢說中央政府就一定會卓爾不群呢?十八大不是一般的換屆而是十年一次的大換屆,新晉領導人的觀念思維會影響中國經濟決策整整十年,所以,投資者對十八大行情有所期待是理所當然的。6124點出現在10月16日,而十七大召開是在10月15日,這是偶然的嗎?當然不是!這就是期待的結果,股市講的是預期,在結果揭曉之前,總歸讓人有所遐想,而結果公布之日也就是大家期待破滅之時,十七大報告中有句話:創造條件讓更多群眾擁有財產性收入。事實上,中國股市又經歷了一輪五年的大熊市週期。
五年,對股市而言是一個牛熊轉換的週期,對於換屆而言是一個偉哥模式的週期,投資者關注的是,經濟有沒有可能進入一個景氣週期。
無論是PPI還是GDP的走勢都告訴我們中國經濟在尋底。股市沒有看漲的理由,但是指數的表現卻是該跌不跌。2012年以來,溫總理的三次講話每一次對相關產業都是致命的打擊,比如房地產調控政策不變,比如業務招待不准上高檔白酒,又比如對銀行壟斷暴利的抨擊,但是影響極其有限,基本上當天消化,這說明市場內在價值不支持下跌,藍籌板塊的確出現了郭樹清所說的罕見投資價格,找不到看漲的理由不等於就有下跌的空間。反過來,正因為經濟不景氣有目共睹,所以宏觀調控必須轉向,貨幣政策不寬鬆都不行,這就是央行為什麼要發布改善流動性的原因,可以動用的工具包括逆回購、票據和下調存款保證金率。此前央行宣布把外匯交易的波動區間從千分之五放寬到百分之一,表面上看只是加大了市場波動的幅度,加快了人民幣國際化和升值的步伐,減輕的是人民幣外匯佔款投放的壓力,但是實際上是為貨幣政策的進一步寬鬆創造條件。流動性的改善必然給市場注入活力,更不用講希望和預期了。
錢不是萬能的,有錢未必有行情,但是沒有錢是萬萬不能的,根本不可能有行情,流動性是行情的命門。當500億美元QFII進場,當央行再次下調存款保證金,當CPI緊隨PPI下跌而逼近減息底線,看好十八大的行情也就水到渠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