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商務部表示,今年中國三月份外資直接投資同比下降了百分之六,是近年首次出現連續五個月下降。而另一方面,中國對外國的直接投資,今年第一季度則增長了百分之九十以上。有評論說,這顯示中國經濟發展模式處於轉折點。
中國商務部剛剛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頭三個月,中國實際使用外資金額294億美元,同比下降百分之二點八,今年三月份也是從2011年11月以來連續第五個月出現下降。廣東《南方都市報》的報導說,三月份中國實際使用外資117億,同比則下降百分之六點一,顯示降幅逐月擴大。另一方面,中國對外國的直接投資,在今年首季度大幅增長,增幅達到百分之九十四點五,達到165億美元。報導認為,外資進入中國減少,顯示世界宏觀經濟的態勢,也反映出中國勞動力成本上升和土地資源趨緊的現狀。
廣東一位經貿官員霍先生表示,作為全中國經濟先行指標的廣東省,其實五年以前就已經出現了類似情況。
「外資的投入在2000年前後應該是一個比較高峰的時期。當然也要從零開始。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一路就開始的了。所以走到今天這樣子也是很正常的,因為現在勞動力成本也不斷在上漲,政策也不斷在變。跟以前最早時候的那種優惠不一樣,每一個地方都可以一拍腦袋或者說一拍巴掌就可以說我可以給你減免多少年。所以說慢慢在規範的時候,像以前那麼優惠的情況也不是那麼多了。」
霍先生介紹說,最近兩年外資投入廣東,投在房地產方面的資金比例大幅增加,而在工業方面有所減少。
美國南卡州立大學管理學教授謝田就此分析說,過去三十年,中國吸引外資的主要優勢是廉價勞動力和優惠政策,最近兩年這些優惠政策出現了明顯的變化。
「資本流動都是有原因的。要麼是它有一個市場,要麼是有廉價的勞動力,或者什麼資源在哪裡。它投資在??才能進去。從中國的投資環境看,勞動力成本上升得很厲害。勞動力的優勢中國沒有了。地價上升得很厲害,環境的污染很厲害。老百姓對環境污染造成的不滿啊,以後在環境上必須投入更多。這也都使成本上升。所以投資減少是很自然的。」
中國商務部官員瀋丹陽表示,今年中國「全年利用外資形勢比較嚴峻」。他提出,要通過更高層次的引進來促進經濟發展,也要加大對外資投入中西部地區的引導,鼓勵外資投資戰略性新興產業。
廣東的霍先生表示,中國吸引新興產業面臨許多問題。
「在創造性的行業裡面,它對人才和政策環境都沒有辦法給外資一個很強的吸引啊。知識產權也是一個很核心的問題。它不光是怕民間的商業秘密被盜竊的問題,它還有一個政府行為的問題,特別是那些大型的外資,它們很關注的是你政府的行為。它是怕中國政府偷它的東西。所以,作為一個政府它如果不把經濟改變的話,說實在的這些東西都挺難的,沒有油水。」
最近幾年,廣東當局提出騰龍換鳥政策,希望能夠從海外引進高技術的創造型企業,擺脫過於依靠勞動密集型外資企業的現狀,但霍先生表示,這一政策並不太成功。
中國商務部的數據顯示,今年第一季度中國對外國直接投資大量增加,達到165億美元,增長幅度達到百分之九十四點五。謝田教授分析說,中國對外貿易常年順差,增加對外投資是一個必然過程。不過他提出,接近一倍的增長,可能反映出中國有資金外逃的傾向。
「我覺得這不排除資金外逃的現象。中國人自己的資金在迅速外逃。它實際上是以投資的形式逃到國外來。這跟目前中國的經濟形勢一片混亂鬥有關係。」
謝教授分析認為,近來兩年,中國不但資本項目的順差減少,經常項目的順差也在減少,這顯示中國經濟趨勢發生改變。他推測說,如果這個趨勢持續,中國將面臨人民幣貶值的問題。
以上是自由亞洲電臺記者石山的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