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中國官方學者表示,目前中國社會矛盾嚴重,已經進入了改革的攻堅期,呈現前所未有的「社會矛盾倒逼型改革」態勢。
北京出版的《中國青年報》副刊《思想者》登載的採訪錄說,中共中央黨校教授吳忠民日前表示,最近在北京的全國人大會議上,總理溫家寶在政府工作報告中七十次提到「改革」,「政府改革」一詞首次出現在內,顯示目前中國已面臨必須改革的境地。吳忠民認為,和三十年前鄧小平發起的「摸著石頭過河」的改革不同,現在中國所面臨的是「社會矛盾倒逼型改革」。目前中國社會矛盾連帶性很強、社會矛盾問題的勢能越來越大,慣性也越來越大。因此,目前改革共識形成難度大,改革阻力大,改革的彈性空間更小。
美國哈佛大學政治學學者楊建利博士認為,中共中央黨校教授吳忠民的判斷基本成立:
「(吳忠民的)分析我認為還是不錯的,不離譜,還是在譜。我覺得政治改革已經到了要破題的時候了,這也使得中共的上層也有這樣的議論,因為中國的形式已經逼迫到不政治改革中國真是走不下去了。」
報導說,吳忠民教授認為,這個新的改革應特別注意三個方面,一是要有明確的頂層設計,以社會公正為基本理念進行基本制度和政策設計;二是要把握住改革主動權;三是注重連帶性改革策略。
不過,八十年代在中國任體改所研究員,現旅居美國的中國學者程曉農認為,吳忠民提出的三個要點並沒有實際意義:
「三大空話,迴避事實。所謂迴避事實的意思是他迴避了現在權貴當道,權貴操縱政策為權貴服務,根本不存在考慮老百姓利益的情況。所以什麼‘政策頂層設計’也好,這個那個也好,都是空話。」
三十年前「摸著石頭過河」的改革有合理性,但現在中國社會矛盾日益凸顯,社會利益複雜交錯,因此必須有新的改革思路。中國領導人最近多次強調,中國進入了「改革的攻堅期」。吳忠民認為,在攻堅期內,當局必須以改善基本民生狀況和建立完善的現代法律制度作為突破口,對中國體制進行全面改革。
楊建利則認為,中國體制內專家多迴避使用政治體制改革這個詞,但政治體制必須改革卻是中國全社會的基本共識。
「老百姓現在想的就是民主革命。中國各種思潮非常多,爭論也是非常多。現在虛假的所謂左右之爭甚囂塵上,但是現在中國最大的共識就是普世價值。當你找來找去,最後找到的最大公約數就是普世價值。」
對中國政治體制改革的前景,程曉農比較悲觀,他認為,在中國現有體制下,政治體制改革無法推行:
「要想改善民生狀況就得削弱權貴集團利益,這一點它根本就做不到;第二,要想真正完善法制,就要削弱執政黨的統治,必須法高於黨,而不是黨高於法,這是沒有政治改革,沒有共產黨下臺是做不到的。我的看法是共產黨不可能觸及政治改革。」
楊建利則認為,中國政治體制改革應該以獨立社會團體的發展和成熟的公民社會為基本條件,否則很容易走回頭路:
「它帶著帽子的改革有可能是非常有限的,改著改著只要影響到黨的領導就不改了。但是如果是民間的政治力量發展到一定程度,雖然戴著帽子開始改革了,但是你就會逼著它往老百姓所希望的方向上改。」
楊建利分析說,中國共產黨歷來提倡的改革,都以維持執政地位為目的,由於最高領導的拖延,中國目前已經進入各類社會矛盾的集中爆發時期,中共必須改變這種保黨改革的思路,應該以全中國人民利益為改革目標,否則所有的改革設計都不可能貫徹實施。
以上是自由亞洲電臺記者石山的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