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簡單方便女」在網路上被如此重新「定義」,我想哪名女性都不願自稱或被別人視為「簡單方便」。因為在某種意義上,「簡單方便」意味著低廉。而現在「簡單方便」之所以被重新定義,被當做「80後最新擇偶標準」,還有人搶著對號入座,實際上,是為了把自己與「拜金女」劃清界限。
「拜金」在某種程度上成為貼在現在年輕女性身上的標籤。在很多人眼中,「房、車、錢、權」成為不少當代女性擇偶最重要的「指標」。當然,不少女性也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證明了這一點,其中不乏接受過優質高等教育,具有獨立意識的知識女性。
我認為,那種舉止極度誇張的「拜金女」並不多,她們很大程度上是被放大了,而通常意義上的、也許日常中就能碰到的所謂「拜金女」,其實可憐且可悲。
因為,沒有哪個女性不渴望得到真愛,也沒有哪個女性甘心把自己僅僅許配給沒有感情的鈔票或鋼筋水泥。她們將後兩者作為擇偶標準,實際上是在求愛不得的情況下,退而求其次的選擇。雖然有人「寧願坐在寶馬車裡哭,也不願坐在自行車上笑」,但我相信,如果她真的嘗試過坐在自行車上笑的滋味,她絕不會選擇坐在寶馬里哭。
最近,新聞中又有新名詞:「簡單方便女」,她們與「經濟適用男」形成對仗,成為居家男人交友擇偶的理想對象。「簡單方便女」又稱「三不女」。「百度一下」,簡介大致如下:一、不扭捏做作,清爽簡單、洗完臉一扎頭髮對著鏡子傻笑一下就能出門;二、不拜金,能自力更生,豐衣足食,奉行物美價廉的購物觀;三、不複雜,感情經歷簡單劃一,辦事乾淨利落不折騰。
鈔票與眼淚 簡單方便女pk拜金女
其實,「拜金女」的出現,映射的是部分人價值觀的扭曲。最近一期出版的《新週刊》將「急之國」作為主打封面報導,說「中國人的時間觀,自近代以降歷經三次提速,已經停不下來了。我們需要的是時刻看著鐘錶,計畫自己的人生:一步到位、名利雙收、嫁入豪門、一夜暴富、35歲退休……」排隊,最好能插隊。若不能,就會琢磨:為什麼別人排的隊總比我的快呢?
看樣子好像快富起來但又富得不夠、不穩固,「乍富還貧」的中國國民,還處於追求財富,追逐物質生活的「初級階段」。票子、房子、車子……大家在拚命地追趕,拚命地競爭,拚命地證明自己。也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催生了所謂的「拜金女」,而更因為有那麼一部分「拜金女」,更加劇了男性的壓力。被各種壓力壓得喘不過氣之下,「簡單方便女」順理成章地成了「80後最新擇偶標準」。
可鈔票能夠擦乾眼淚嗎?恐怕未必。近來在《讀者》上看到一篇關於鄭淵潔的報導,說他靠耍筆桿子白手起家時,連「沙發」都是妻子給做的──用個布口袋塞滿碎海綿,坐進去就像陷進去一樣。那時就盼著發財,然後好吃好喝住大房子開好車。所以當「童話小子」變成「童話大王」後,鄭淵潔還真就這麼「炫富」了:襪子都是純銀底的,內褲都要買德國名牌……可錢多了,日子卻沒變好。純銀襪子不吸汗;內褲一下水就縮得像口罩那麼大,然後被告知只能幹洗;上萬元的名牌鋼筆不如3元錢的圓珠筆使著順手;買輛奧迪像請了個爺回來……鄭淵潔總算是弄明白財富與心情之間的正比關係:花的錢越少,煩惱越少;花的錢越多,煩惱也越多!只有心情好才真快樂,但好心情和舒服日子都不是錢能買來的。於是他開始回歸簡單了,手機停了,寫作用3元錢的圓珠筆,襪子都去超市一打一打買,衣服撿兒子穿剩下的……
當然,像鄭淵潔這樣的「家財萬貫」人還不多,對他們來說,錢已不能夠滿足自己,他們所追求的,是自我實現以及返璞歸真。前者是需求理論的最高層次,而後者則是道家學說的最高境界,並非常人能夠企及。
不過,雖然我們不像鄭淵潔那樣富有,但既然人家已經嘗過了「吃一個扔一個」的苦頭,為何我們還非要等到「足夠富」以後再去重蹈「鄭淵潔式」的覆轍呢?為何就不能也來個「跨越式發展」,跨過這個階段,從現在起,就過得「簡單方便」一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