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史·李東陽傳》載,正德時的大學士李東陽初入翰林院任職時,有一次在外面喝酒,至深夜方歸。其父為了等他回家,忍著寒冷不睡覺,李東陽從此夜間不在外面喝酒了。明人陸容《菽園雜記》中也記有此事,並說李東陽那次深夜飲酒不歸的原因並不是「厭厭夜飲,不醉無歸」,而是遇酒聯句或對弈,「樂而忘倦」了。因為一次夜飲不歸,讓父親久等,李東陽極為「愧悔。自是赴席,誓不見燭。將日晡,必先告歸。」(《菽園雜記》)
當然,陸容也強調,並不是所有的士人都不夜飲,如六部、十三道的官員就常常在夜間喝酒,為什麼呢?因為白天他們要忙於公事,沒有閑暇,要想喝酒,並且盡興,只能在夜間,而那些閑散如翰林、六科的官員則是在白天喝酒。按照《明史》所載,李東陽那次夜飲不歸正是其初到翰林院任職之時,整個一閑官嘛。
同是《菽園雜記》,陸容記道:「古人飲酒有節,多不至夜。所謂厭厭夜飲,不醉無歸,乃天子燕諸侯,以示慈惠耳,非常燕然也。」陸容說這話是有根據的。《詩經·小雅·湛露》中有「厭厭夜飲,不醉無歸」、「厭厭夜飲,在宗載考」之句,這首詩歷來被人們認為是「天子燕諸侯」的。「燕」古同「宴」,有「安閑、安樂」的味道,諸侯與天子多同宗,他們在一齊飲酒如家人,可以至深夜而不違禮,但如果不是「一家人」就不行了。《左傳·莊公二十三年》記:因國變,陳國公子完逃到齊國,齊桓公任他為工正(春秋時齊、宋、魯等國設置,為掌百工之官)。有一天,公子完請齊桓公到家喝酒,酒興正濃之際,天色已晚,桓公命人掌燈繼續喝,而公子完卻說:「我只想白天請您喝酒,沒有打算繼續到晚上,原諒我不能久留您了。」公子完實際上是在委婉地拒絕桓公夜飲的「非禮」要求。
除了不夜飲,古人飲酒在次序上也十分講究,宋人洪邁《容齋隨筆·歲旦飲酒》記:「今人元日飲屠酥酒,自小者起,相傳已久,然固有來處。後漢李膺、杜密以黨人同繫獄,值元日,於獄中飲酒,曰:‘正旦從小起’。」意思是年齡小的人先喝,稍長者靠後。洪邁引《時鏡新書》指出,晉人董勛解釋過這個風俗的成因,董勛說:通常人們認為年齡小的人長了一歲,所以讓他先飲以示祝賀,而年齡大者雖然長了一歲但生命卻少了一年,所以後喝。(「俗以小者得歲,故先酒賀之;老者失時,故後飲酒」)。
之後,洪邁還記錄了一些描述這個風俗的詩句,如唐人劉禹錫、白居易的「元日舉酒賦詩」。劉禹錫云:「與君同甲子,壽酒讓先杯」,白居易不甘示弱:「與君同甲子,歲酒合誰先。」白居易還有一篇《歲假內命酒》,內有「歲酒先拈辭不得,被君推作少年人」之句。顧況也有《歲日作》:「不覺老將春共至,更悲攜手幾人全。還丹寂寞羞明鏡,手把屠蘇讓少年」。足見在當時,每逢節日,酒不是亂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