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華傳統武術與中華神傳文明之關係
中華民族具有五千年歷史的神傳文明。老子對此作了最高的概括,就是兩個字:「道」與「德」。這是中華傳統文明之精髓。
所謂「道」,乃天地宇宙運行之規律,所謂「德」,系按照天地宇宙運行之規律辦事。老子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就是說,宇宙由無有之相輔,現陰陽之相成,經陰陽之相成而運化茁發,萬物由此而生。
老子曰:「道生之,德蓄之。」就是說,道生萬物,德容萬物。萬物由道而生,依德而存。萬物有德則存,失德則亡。從而萬物以尊道重德而立其生存之根本。
中 華傳統武術為中華神傳文明內涵之一,從而有其傳統武術之道及其傳統武術之德。所謂「傳」,在高層次上講,是神傳,傳給誰,傳給人,是所謂神傳人承。 也就是說,天傳下來的,道傳下來的,神傳下來旳,我們人繼承下來了。 所謂「統」,即有一個統一的規範和原則,依循此統一之規範和原則,付諸實行,謂之統,有傳有統,是謂傳統。
所謂「武」,原為「戈+止」,其義系止戈為武;也就是說,不是格鬥,而是制止格鬥。 所謂「術」,是方法,藝術。從而,「武術」是制止格鬥之藝術。
綜上所述,「中華傳統武術」乃中華民族承傳神道所賜制止鬥爭之藝術。
2. 中華傳統武術之精髓
中華神傳文明之精髓為「道德」,中華傳統武術為中華神傳文明的一部分,其精髓當然與中華神傳文明相一致,具有同等的道德內涵。
這一內涵,包括了道家的「天人合一」、「無為而治」,與佛家的「至善為本」、「慈悲眾生」。「天人合一」,意指按照天道規律神傳規範行事,人為順從天意,得神之助,奏功自然。「無為而治」,意指自我不為,無我而為,順從天意,歸於自然。是為無為而無不為。
「至善為本」,意指人具佛性,以善為本,一心向善,德丰神祐。「慈悲眾生」,意指舍愛棄情而至慈,擴慈生悲憫眾生,度人即度己,度己亦度人。
既然中華傳統武術具有如此的中華神傳文明之精髓,我們就完全明白為什麼「武術」,就低層次上講,不是格鬥的藝術,而是制止格鬥的藝術了。但從高層次上說,武術不僅是一種藝術,而又是一條修煉的門逕,一種修煉的基礎。
「武德」,就是武術的道德。具有中華神傳文明之精髓的中華傳統武術持練者,其心性和行為的規範應該是:
尊道重德,堅信因果,明徹善惡,止惡揚善,敬天律己,順天諧人,向道修德,守德歸道,是為武德。
武德之失,在於輕道罔德,不信因果,善惡不分,欺善懼惡,恃強凌弱,助紂為虐,驕橫縱欲,惟利是逐,以至無惡不作,如此,必淪惡果。古人云:「武以德彰,德以武顯」,德為武之根,武為德之葉,孰為重輕,不待言也。
3. 武舞分義
中華傳統武術源遠流長。早在紀元前2700年前,黃帝為中土領袖。九黎族首領蚩尤擾亂中土,黃帝擊敗蚩尤於涿鹿之野,當時即出現「角抵」法,類似一種摔跤法,以訓練士兵,用於戰陣。這是將武術基本鍛練用於軍戰之最早先例。
在《殷墟書契前編》中載有相搏和角鬥的活動。《山海經.海外西經》記載:「大樂之野,夏後氏於此舞九伐。」夏後氏名啟,為大禹之子,於紀元前2200年繼大禹王位,那時即出現在開闊的野外練武。操練時手持武器,有各種攻防招式變化。
武王伐商前夕,用武舞鼓勵士氣,名曰「武宿夜」。「禮記」記載:「朱干玉戚,冕而舞大武」。「詩經」中「周頌臣之什」有武一章,注云:「周公攝政六年之時,像武王伐紂之事,作大武之樂。」古書上所說的「手之舞之,足之蹈之」,即為戰鬥之舞。
其後,隨著「舞」的藝術因素增多,格鬥因素減少,形成了專供欣賞的文藝,是為「舞」;同時,專注攻防格鬥之因素強化,「武」的作用系統化,形成了專供戰鬥的武藝,是為「武」。
因此,「舞」和「武」同一起源。在神的傳導下,人類通過肢體動作,演化出舞藝和武藝,武藝即後來所稱之武術。
伴隨著舞藝和武藝的出現和發展,武器也同時出現和發展。在《越絕書》苐十一卷中記載:「禹介之時,以銅為兵。」說明自紀元前2200年的夏代開始,已經使用銅兵器。《書經.費誓》中記載:「鍛乃戈矛,礪乃鋒刃」,說明自紀元前1100年的周代開始,已經使用鐵兵器。
《古今圖書集成》苐二八八卷七六四冊記載:「周穆王時,西戎獻昆吾劍,玉刀,及夜光常滿杯;刀長一尺,杯受三升,刀切玉如泥。」昆吾劍在《博物誌》,《後漢書》中均有記述。這說明早在紀元前1000年的周穆王時代,已經出現了優質武器冶練技術。
4. 武藝之外展與內斂
「舞」、「武」之分,為同一事物之陰陽分儀,而分儀後之武術,又循此而潛化為內外兩野,一為外展,專注於攻防格鬥,一為內斂,側重於健體強身,這是神傳文化承天應人的體現。
秦襄公八年的遺物《石鼓文》中有「行氣玉珮銘」,這是一個十二面體的小玉柱,其上刻有「行氣」銘文,文凡四十五字,其辭如下:
「行氣,深則蓄,蓄則伸,伸則下,下則定,定則固,固則萌,萌則長,長則退,退則夭,天幾春在上,地幾春在下,順則生,逆則死」。 這是最早的吐納論。
《莊子.刻意篇》載:「吹呴呼吸,吐故納新,熊經鳥伸,為壽而已矣;此導引之士,養形之人,彭祖壽考者之所好也。」這說明在紀元前500年前的春秋時代,已出現了導引術。綜上是為一套完整的古代行氣理論。
在2500年前的春秋時代後期,孔子與釋迦牟尼隨同老子,三位一同來到人間,孔子比釋迦牟尼小14歲,曾經向年長的老子請教過倫理。孔子提出「騎射」應置於《六藝》之內。
在2100年前的西漢末期,司馬遷著《史記》,其中〈遊俠列傳〉一章專門介述具有尊道守信,仗仁行義之俠士。由此可見,武藝在當時已經從軍仗格鬥手段另行發展為強身抗暴的技藝。
5. 內家功法之孕育與演進
在紀元初三國時代,名醫華陀創編了一套鍛練方法,名為「五禽戲」。這是開創武藝套路動作的先河。
在南北朝時代的南朝梁時期,梁人韓拱月創編「太極功」,著有《四性歸原歌》,歌辭曰:「世人不知己之性,何能得知人之性,物性亦如人之性,至如天地亦此性,我賴天地以安身,天地賴我以致局,若能先求知我性,天地授我偏獨靈。」
時任江南歙州太守程靈洗拜韓拱月為師,得其傳。程靈洗以此「太極功」訓練將士,並著《觀經悟會法》,其云:「太極功非研易不能得,尤須朝夕悟在心內,會在身中,超於像外,得其環中,有人所不知而己獨知之妙。」此「太極功」在已知 記載中,為內家功法之先驅。
程靈洗將此「太極功」世代家傳,至南宋紹熙年間,其後代程珌,曾精研易理,喜文尚武,官至福建路安撫使,端明殿學士,封新安郡候。程靈洗稱其拳路功法為「小九天」。著有「小九天法式」、「用功五志」、「洺水詞」,和「洺水集」。
程 靈洗將此「太極功」另傳給羽士於歡子。於歡子於唐代景雲年間,將此「太極功」及其道家「靜坐功」復傳給歙州紫陽山道人許宣平。許宣平得傳後,隱山修道,唐 代大詩人李白曾慕名造訪未遇。留詩曰:「我吟傳舍詠,來訪真人居,煙嶺迷高跡,雲林隔太虛,窺庭但蕭瑟,倚杖空躊躇,應化遼天鶴,歸當千歲余。」
許 宣平之「太極功」有37勢,同時取「人有天前,地後,人今」之三世,拳分「門外,入門,階及,當堂,入室,開竅,神化「之七品;故名「三世七」。 此太極功隱於道門達數百年之後, 其十四代傳人為明代洪武年間的宋遠橋。宋遠橋以「太極功」聞名於世。著有「宋氏太極功源流支派論」。
李道子,唐代江南安慶人。文武醫藝全部精修,盡其鑽研,曾拜唐代大醫學家孫思邈為師。系儒釋道三教合一之宗師。創編「無極養生功」。其養生功之歌訣辭曰:「無形無像,全身透空,應物自然,西山懸磬,虎吼猿鳴,泉清河靜,翻江播海,盡性生命。」
李道子稱其功法為「先天奉」。後由江南寧國弟子俞清慧及俞一誠父子世代家傳。
胡鏡子,宋代江側揚州人。初以磨鏡為生,後隱道藏身,行跡於武林;所煉功法含有卅六天罡肘,名為「 後天法」, 後人稱其為玉鏡祖師。其功後傳於明代宋仲殊,復傳於殷利亨。
最早的槍法密譜《馬槊譜》,系由南北朝時代的南朝梁簡文帝著成。當朝武術大家王敬則善「手搏」,北齊接待梁朝武士多人,舉行比武大會。南北朝以來,許多寺院道觀有土地,有的多達數十頃,不受國家管轄,成為大莊園,較大寺院均有自己的護院武裝。少林寺是一個典型。
內家功法最早出現在南北朝時代,有其社會歷史背景。南北朝梁代名畫家張僧繇,與東晉顧愷之,南朝宋代陸探微,及唐代的吳道子並稱「畫家四祖」。
張 僧繇吸收天竺等外來藝術之長處,在中國畫中首先使用凹凸暈染法,畫像如生。他在金陵安樂寺牆壁上畫四條龍,觀者讚不絕口,但覺可惜未畫眼珠;請他補上。 他說,補上龍就要飛走。觀眾不信,他剛剛點上兩條龍的眼珠,這兩條龍破壁而出,騰雲而去。另兩條未補眼珠,仍在牆上。此為「畫龍點睛」這一典故之來源。
這個故事說明南北朝梁代梁武帝在位四十六年,堅信神佛,百姓安生,文化藝術蓬勃發展,神傳文明應時顯現,內家功法應天而生,從而歷史上首次出現了韓拱月的「太極功」。
從南北朝南梁時代的韓拱月拳派到唐宋時代的李道子拳派,其共同特點為在動作運轉方面著重以柔克剛,在內外相合方面著重內氣運行,在心性修為方面著重打坐入靜,在教學傳承方面著重避世秘行。
這種特點為後世將太極功法推向頂峰奠定了歷史前題。在這一歷史階段中,內家功法大都在道家弟子之間承傳,與道家修煉心性緊密相連,經一派道統風韻的潛移默化,具有內家功法的武藝,已成為修煉的初步階梯。
6. 外家功法之起萌與拓展
少林寺,始建於南北朝北魏太和十九年。卅二年後,南天竺僧人普提達摩應梁武帝之請,來到金陵,復往北魏洛陽。孝明帝孝昌三年,至嵩山少林寺傳禪法。由此,少林寺成為中土禪宗祖庭。
傳說達摩曾著有《洗髓經》和《易筋經》,並創有十八法散式。 《洗髓經》為內修心法,《易筋經》屬外煉功法。後經考證,《洗髓經》真本失傳;後人所知《易筋經》系明末天臺紫凝道人所創。十八法散式即後人所稱「十八羅漢手」,為十九世紀末洪門作品。
少林寺傳習的武術是民間固有的武術傳入寺內而形成的。少林第一任住持跋陀的弟子僧稠初在巨鹿景明寺出家,拜治實為師,其後到少林寺拜跋陀為師,常練徒手搏鬥,功能橫塌壁行,躍首至梁 。
少林棍法始自緊那羅,緊那羅是元代在少林寺做飯的外來廚僧。明代嘉靖四十一年,明將俞大猷訪少林寺,見寺僧棍法亡失真訣,遂將其自編的臨陣實用棍法傳授於宗敬、普從二僧,轉傳寺眾。
著 名的「少林五拳」,原為元代山西太原人白玉峰所創。白玉峰武藝精深,遊俠四方。金哀宗正大年間,少林寺僧覺遠上人見少林武功不振,出寺尋求高人,在蘭州遇 李叟,並由李叟推薦同去洛陽尋見白玉峰,白玉峰及李叟隨覺遠上人至少林寺,傳授武功,在少林寺留下龍虎豹蛇鶴五拳及羅漢十八手。
白玉峰的原始五行拳全為跌扑滾翻之地毯功,另由滕黑子傳於河北深縣牛瀚章。少林寺所承傳的少林五拳後來已失去原始五行拳之真功,其演練架式巳變,類似長拳,真正五行拳在少林寺已失傳。
少林寺的拳法,是從宋代至清代由民間拳術流入該寺發展形成,少林寺兵器中最出名的棍法及其它武器的應用,亦系來自民間和軍戰武藝。
少林寺由寺外所集諸家之長,可以下文為例:
「太祖之長拳仿手,韓通之通背為母,鄭恩之纏封尤妙,溫天之短拳更奇,馬籍之短打最勝,孫恆之猴拳且盛,錦盛之面掌疾飛,黃佑之靠身難進,劉興之勾摟探手,金箱之磕手通拳,譚方之滾漏貫耳,孟蘇之七勢連拳,楊滾之捆手直入,崔連之窩裡炮捶,懷德之摔捋硬崩」。
自 宋代至清代,少林寺堪稱為釋家武藝薈綜之地。先後有各方武藝追求者赴寺學練,有各門派武林人士赴寺演示,甚至間或有武林高手赴寺授業。少林寺秉承習武歷史 傳統,具有武術學練,武藝彙集,武史記錄,推廣發揚傳統武術之實際功果。 歷代有成之武林賢者多半初習少林,培育基礎,而後循機緣,創奇途。
7. 內外交會之功法
峨嵋派,系崇奉四川峨眉山為發祥地之拳種。其中分為兩類,一類是四川境內根生土長之拳術,另一類系外地進入四川定居發展之拳術。「僧、岳、杜、趙、洪、化、字、會」,此為八門, 均為外地流入四川扎根發展一類武術。
另有黃林、點易、鐵佛、青城、青牛等五派拳術,此五派系流住於四川境內五個地區的本地武術。是所謂:「僧岳杜趙四大家,洪化字會四小家,黃林點易青牛佛,八葉扶持五朵花。」
其 中不乏原本精通民間武術者,例如「峨嵋人曹洞宗苐三代妙鋼和尚為武舉出身。 峨嵋山九老洞遇仙寺道人李長葉為八卦掌鼻袓董海川之再傳弟子。峨嵋張僧系內家拳師單思南之再傳弟子,白眉拳原始自峨嵋山的白眉道人,鴨形拳原始自峨嵋山的 綠鴨道人。自明代以來,峨嵋山武藝巳形成了自己的習練傳統和獨特風格。
8.武器
武 器的意義為手臂之延長。最初的武器與生產工具一體,伴隨生存條件變化,武器與生產工具分離。從最初使用石塊、木棒、骨器,經商代的銅兵器,到周代的鐵兵 器,其品種亦由簡趨繁。春秋時期,武庫兵器有:刀、劍、棍、棒、戈、矛、斧、鋮、弓、矢、弩、盾、戟、殳、叉、椎等紛繁林立。其中以劍為最具代表性。
春 秋時,越王勾踐的劍最負勝名。當時吳王得越王所獻寶劍三枚:一曰魚腸,二曰磐郢,三曰湛盧,此湛盧即為越王之劍。《左傳》及《吳越春秋》記載,當時的名劍 有:「湛盧」、「大夏」、「龍雀」、「純鈞」、「莫邪」、「干將」、「魚腸」、「勝邪」、「巨闕」、「龍淵」、「泰阿」、「工布」、「棠溪」、「磐郢」、 「辟閭」、「步光」、「扁諸」等劍。
《莊子.說劍篇》載:「昔趙文王喜劍,劍士夾門而客三千餘人。」劍術在民間廣泛開展,湧現很多技藝高超的劍術家; 如越女,袁公,魯石公等。
越女是春秋時精於劍術的民間武術家,越王勾踐在勵精國治時,召見之,並請她教授軍士習練劍術。魏丞相好武,下令文武百官均須佩劍。伍子胥曾用隨身佩劍酬謝渡他過江的漁夫。詩人屈原在其詩篇中多次提到他所佩之劍。
《古詩源》卷十四中有詩曰:「俠客重艱辛,夜出小平津,馬色迷官吏,雞嗚起戎人,露鮮華劍辨,月照寶刀新,問我將何去,北海就孫賓。」魏晉南北朝時代,劍巳成為大眾隨身攜帶的防身武器了。
隋文帝得天下,下詔禁武,復下詔收芷天下兵器,禁止私造,壓制習武。儘管如此, 私下練武,暗地鑄器,潛行流傳,依然如故。民間尚武是禁不住的。
唐代著名詩人李白不僅詩冠天下,亦善長劍術,而裴旻的劍術更是名揚九洲,唐文宗昭示褒稱李白之詩,裴旻之劍,和張旭之草書,為唐代「三絕」。
自劍術套路發展以後,為適應套路演練,唐劍形式有很大變更,棄周制而另樹一型,後人守之,其後無所改變。可謂劍至唐代即為後世之統一模型也。
9. 內外家之相對內涵
中華傳統武術的神傳種子,流分四野,枝迎八方,茁壯成長,遍地飛揚。對如此繽紛之拳種,有按長江南北分為南派和北派。有按河流分為長江流域派、黃河流域派及珠江流域派。有按山脈分為武當派、少林派、及峨嵋派。但依據外在環境分類,難以確切區分拳種。
明末清初,大思想家黃宗羲在其所著「王征南墓誌銘」中,按照拳種本身性質,將中華傳統武術分為內家和外家。其意僅指內家拳和少林拳。
其後,有人將太極、形意、八卦劃為內家,少林和其他拳種歸為外家。但對內外之含義,均無詳細表述,各領其義。如《少林拳術秘訣》載:「何以謂之內家,即塵世間普遍之稱,如佛門之所謂在家出家是也。外家者,即沙門方外之謂,以示與內家有區別。」由於各領其義,從而概念混淆。
中華傳統武術包括內家與外家,具有共同基本特徵:其一,在功能上,均為自衛抗暴與健體養生;其二,在練法上,均為外走筋骨皮與內貫精氣神;其三,在基點上,均為動而有制與靜而無止。
自 衛抗暴,小之為個人格鬥,大之為軍戰上陣。側重於自衛抗暴,如軍戰武藝; 側重於健體養生,如五禽戲。外走筋骨皮而無內貫精氣神,類如體力勞動; 內貫精氣神而無外走筋骨皮,類似打坐睡功。「動而有制」,為動中寓靜,動作統於意念;「靜而無止」、「為靜中寓動」,靜中飽含玄機。 內外之別,在於側重各異。
在武術基本層次上,外家拳延練內涵,內家拳追持外展; 所謂「內家」與「外家」,系可互動相對性概念,不是絕對的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