傾聽歷史的濤聲(代序)
前些日,幾位朋友約我到一個半島的最南端遊玩,因為那裡有兩個大海的分界線。在門票上看,這兩個大海真的算是「涇渭分明」,分界處一條白線一清二楚的展現在我們面前,這不能不說是一個奇蹟。
我們到這裡的時候,海霧出奇的大,根本看不清分界線,我只好到海邊的礁石上獨自坐在上面,領略一下那雷霆萬鈞的磅薄氣勢。後來,大海到了漲潮的時間,只見一浪高過一浪的海水怒吼著向岸邊的礁石扑了過來,無數的水花濺到我的身上。
身上很多地方都被海水淋濕了,可是我依舊如一座雕像般坐在那裡,一動不動。因為我在想:這巨大的海浪用這種雷霆萬鈞的奪人氣勢,在漲潮的時候直撲岸邊,那些赭紅色的礁石像一部部石化的書頁般靜臥在那裡。一種不可駕馭的「動」,與這般萬古的沉靜相依相偎構成了一幅絕妙的景致。
那麼反觀中華民族的煌煌歷史,不也是這樣嗎?多少生命與歷史事件,在那滾滾的時間與機緣的潮流中,保持了生命的傲然本色,順應時代和歷史,給今天的人們開創了那萬古不朽的篇章。
歷史是流動的,但是歷史的動力不會改變。就像海水總是按照它自己的規律有序的潮漲潮落,在陣陣的濤聲中,彰顯規律的無情。而那些在歷史中湧動的「風流人物」,正因為他們要給今天的人類留下一段閃亮的膠片和堅實的足跡,所以才顯得那麼難能可貴。
那麼,本系列就是通過對一些歷史人物真實的經歷,告訴人們,那些古往今來的大德與高士們有著怎樣的經歷,才能促成他們為後人奠定那段絢爛多彩的歷史與文化呢?
說得再淺白一點就是:什麼樣的經歷會讓屈原用投江的方式,證明自己對國家、百姓的一片忠心呢?文天祥為何能做到「留取丹心」,卞和為何能做到即使雙腳都被砍掉了,還能堅信那是一塊玉且執意要獻給君王?袁崇煥為何能如此的鐵骨錚錚等等。
一個風流一時的人物,作出可以讓無數後人敬仰的事情,不是頭腦發熱而做,是需要從小到大所受教育或某種機緣的奠定,而促使他能在那一生作出那麼傑出、感人的事情,令後代敬佩。
這個系列就是為了說明這個問題,我要把傳統寫「活」了,換句話說,就是讓傳統「活」起來,而非簡簡單單的成為一種說教或理念,使其成為一種有血有肉的生動歷程,這才是我寫這個系列的根本目的。這個系列也是《神傳五千》傳統文化大系列中的分支系列。
就讓那兩大海相遇時所發出的陣陣濤聲伴我們走進歷史,傾聽那先人的腳步聲吧……
是為序。
【點睛傳統】端午話屈原
端午節到了,每逢此時,我們都會舉行一些慶祝和紀念活動,紀念偉大的詩人屈原。那麼,我們在緬懷屈原那分對真理的求索(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和對人生的態度(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及那種對民生的挂懷(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時,我們都對這位偉大的詩人產生一種由衷的敬仰。
那麼,今天我們就踏著屈原的足跡,去發掘什麼樣的緣由讓屈原形成這種性格?這就是這個系列文章的主題。
屈原(約西元前339∼278),戰國時期的楚國詩人、政治家。文學成就最著名的是〈離騷〉和〈九歌〉。除左徒外,屈原還曾擔任過「三閭大夫」 一職。三閭即楚宗室昭、屈、景三姓聚居之所,三閭大夫應當就是春秋、戰國以來晉、魯等國的公族大夫,職務是管理宗族事務,教育貴族子弟,漢代的宗正與之相當。屈原之為三閭大夫,肩負著教育宗族冑子的重任。
一生坎坷
屈原的一生很坎坷,屈原起初很受懷王信任重用,懷王讓他「造為憲令」,即主持國家政令的起草、宣布等事項。「 憲令」涉及推行變法之事。可是,楚國的變法本來就不夠徹底,政權主要掌握在貴族重臣手中,他們為了保持個人祿位而反對變法。
當時楚國朝廷中佞臣充斥,和屈原同列的有上官大夫。他心懷嫉妒,與屈原爭寵,屈原起草憲令未定,上官大夫欲奪其稿,屈原不予,他就向懷王進讒言,說:「王使屈平為令,眾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其功,曰以為非我莫能為也。」懷王庸懦昏聵,不加辨明,就怒疏屈原。屈原的被疏遠,根本原因在於他的政治改革計畫觸犯了貴族利益,遭到舊貴族們的中傷打擊。
楚懷王死後,長子頃襄王繼位,命其弟子蘭為令尹。昏庸的國君還是聽信讒言,再度把他流放,他只得去故鄉而就遠。輾轉流離在沅、湘一帶大概有九年之久。他遠離故國,又無職位,對國家、宗族之事只能悲嘆而已。
於是,他又慢慢地順著沅江,向長沙走去。屈原回楚國已不可能,遠遊、求賢又不成,這時他「披髮行吟澤畔,顏色憔悴,形容枯槁」。最後,在無可奈何之際,他自沉於汨羅江中,以明其忠貞愛國之懷。
思想和創作
屈原學識淵博,他對天文、地理、禮樂制度、周以前各代的治亂興衰和一些重要的歷史傳說,都很熟悉;對於春秋以來各大國的歷史和一些重要人物,也很瞭解;而對楚國先王的創業史,尤為精熟。在這廣闊的領域裡,他總結了許多經世治平之理,提出了深刻的見解。在屈原的作品中,隨處都表現出強烈的憂國憂民、忠君致治的思想感情。
他的政治理想主要內容就是「美政」,即聖君賢相的政治。他認為只有聖君賢相才能改變楚國的政治和社會的現實,使楚國強大起來。他熱烈頌揚古代的聖君如堯、舜、禹、湯、後稷、文王以及齊桓、晉文和楚之三後等,熱烈頌揚古代的賢臣如伊尹、傅說、呂望、周公、寧戚、箕子、介子、比干、伯夷、叔齊、伍子胥及楚之子文等。
他還用對比的方法講一些非聖之君如桀、紂、羿、寒浞、澆等。他想通過對比來說明聖君賢相的重要,並藉以說明楚無聖君賢相的危險性,這些都是針對現實而發的。「彼堯舜之耿介兮,既遵道而得路」(〈離騷〉),耿介,意即光明正大,是屈原對國君的最高要求。所謂賢臣,則以伊、傅、呂、寧為楷模,而不以貴冑為對象。
這就是主張任人唯賢,反對任人唯親的意思,屈原在講到賢臣時,往往用忠貞、忠誠、忠信這些語辭。屈原本人就是在忠君愛國的思想支配下,敢於堅持真理,不向邪惡勢力低頭:「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離騷〉), 古代賢臣「忠」的美德在他身上有充分的表現。
屈原「美政」的另一基本內容就是民本思想。這在他的作品中有很清晰的表述。他在〈離騷〉、〈九章〉等作品中反覆談到「民」的問題,「皇天無私阿兮,覽民德焉錯輔。夫惟聖哲之茂行兮,苟得用此下土」;「瞻前而顧後兮,相觀民之計極」(〈離騷〉);「願搖起而橫奔兮,覽民尤以自鎮」(〈九章.抽思〉)。
實際上,這是古代所謂「天視自我民視,天聽自我民聽」(《孟子.萬章》引)思想的發展。所謂聖君賢相,所謂美政,就是要看能否解決民生疾苦問題,能否致民於康樂之境……
演繹忠君與愛民之精神
那麼,今天我們就輕輕地揭開屈原的面紗,說一些屈原早年時期的幾點經歷,正因為有這些經歷,才使屈原博學而具有不同凡響的外交才能,方能使他如此的忠於國家和愛護百姓。
在屈原小的時候,私塾的老師教他《論語》時有這麼一段經歷:老師讓學生背誦《論語》,很多學生只是在背《論語》的內容,而不甚理解《論語》的內涵,或者根本不按照《論語》中對人的要求去做,只是照本宣科的背;而屈原卻不然,他嚴格按照《論語》的中所說的去做、去實踐。
一次幾個小朋友在一起閑談,聊起他們聽說的事情,小屈原就說:「子曰:‘君子不憂不懼。’子曰:‘修己以安人。’子曰:‘修己以敬。’」所以,從小屈原就把「君子」這個詞理解得十分的透徹,才能在長大時無論遇到什麼樣的風浪都能把百姓和君主放在心中。
當他年長一些時,有一次,他懷裡揣著幾個饅頭出門到小河邊玩耍,路上遇到一位討飯的老人,長得鶴髮童顏,只是衣服有些破爛,手裡拿著一個要飯碗,拄著一隻拐棍。
老人說︰「我已經好幾日沒有吃飯了,你給我一點吃的好嗎?要熱乎的!」屈原一聽,吃的倒好弄,可是熱乎的好像不是很好弄,因為這附近沒有他所認識的人家。可是看到老人家誠懇的樣子,他幼稚地想,我用手差不多就能把吃的焐熱吧!
於是從懷裡拿出饅頭出來,掰開放在手裡,開始焐,老人笑咪咪地看著他,也不出聲。過了幾個時辰,小屈原說:「老伯,饅頭焐好了,給您。」老伯大笑:「你的小手焐不了太熱的饅頭,看我的。」說著他把饅頭托在右手中,左手一指,只見那個饅頭就冒出蒸汽來!老人把饅頭讓給屈原吃,他們從此成了好朋友。
後來老人告訴屈原,他叫清風子,在武當山出家,雲遊四海。因天下混亂,想找一位能治世之人整頓朝綱,善待黎民。因為天下分合自有定數,誰也無法改變,也許我所找的這個人會以不祥為終結,但是他會給人民留下萬古不滅的記載……
屈原道:「子曰:‘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論語.顏淵》我願為民與君一死,哪怕自沉於河水之間!清風子道長看到屈原小小年紀,竟有如此的雄才大略和廣闊的胸襟,於是將很多的處世之道,興國之策一一詳細的告訴他。
最後清風子道長語重心長地說:「孩子,報國與愛民是儒家文化的基礎,那麼你今生就是要把這個演繹和詮釋好,讓後人真正的有樣可尋。還有人要懂得自得其樂,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無論世道如何,你要‘獨善其身’,為師沒有別的送你,只有這把清風劍留給你吧!」
說完,清風子把清風劍拿了出來遞給屈原,然後飄然而去。屈原哭著說:「恩師我們何時可以再會?」只聽從空中傳來清風子那渾厚的聲音:「汨羅之間,仙界之巔,逍遙自在,安樂無邊……」
崇高的品德萬古流芳
什麼叫「汨羅之間」屈原百思不得其解。到後來,屈原可說是歷盡無數的人間魔難,心中那分對君主的忠、對黎民的愛,因無法施展,最終無奈地選擇自沉於汨羅江之前夕,他才記起從前清風子所說的那句話的意思。
一切皆有定數,他長嘆一聲,投入那滾滾而淌的汨羅江水,用自己的生命給後人留下了「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的見證。
當然,屈原最後的結局不僅到此為止,而是在他跳進江水的時候,已經看到他的恩師清風子在那裡等著他。從此,他也真的在仙界上逍遙一陣子……這是後話,此處不必多提及。
那麼,屈原自沉之後,中土的百姓真的記起他一生的文人精神,緬懷他那崇高的品格從而用一種節日來紀念他,他也成了黎民忠君與愛民的象徵……
千年之後,今朝我們用一種極其謙恭的筆觸,來還原一個真實的屈原時,心中的感動是由衷的,更是震撼的。讓我們繼承和發揚屈原那種忠君、愛民的精神,為了自己與周圍的人,做好該做的一切吧!
最後用《論語》中的一句結尾:「子曰:‘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拱之。’為人、為友、為君、為事,皆同此理也!」
来源:看中國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