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鬧天宮》曾因「影射黨領導」遭禁演(圖)


近70歲的萬籟鳴被打成「牛鬼蛇神」,其中一罪名即是《大鬧天宮》裡的「玉皇大帝」影射黨的領導,「這樣說來,影片中的孫悟空‘大鬧天宮’,嚇得玉皇大帝逃離了寶座,簡直是萬死不足以贖其罪了」


原畫組的男人們在桌子上擺放鏡子,只為隨時做表情觀察自己,繪出更傳神的孫大聖。

動畫大師嚴定憲回憶起50年前參與製作動畫片《大鬧天宮》的往事,簡直滔滔不絕:「說來也巧,我們現在聊天的這個房間,就是當年畫《大鬧天宮》的原動畫工作室。」在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接受時代週報記者專訪時,這位原《大鬧天宮》中設計孫悟空身著「鵝黃上衣虎皮短裙、大紅褲子配黑靴」的造型師已近耄耋,卻對當年之事記憶猶新、歷歷在目,「先後大概兩年多時間,我們就在這裡創作,那時候的條件不能跟現在比,全部是手繪的……」

成立於1959年12月的《大鬧天宮》攝製組,在全國「大飢荒」期間完成了影片上集部分的製作,並於1961年播出。彼時的嚴定憲二十出頭,出任原動畫組組長,而他新婚的妻子林文肖也在組內。如今,當年的大部分主創人員早已仙去,尚健在的嚴定憲、林文肖夫婦成為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50年後3D版動畫片《大鬧天宮》的藝術顧問,並頻頻在各種宣傳場合亮相。但嚴定憲至今最為津津樂道的,依然是當年製作老版《大鬧天宮》的回憶。講到激動處,他甚至開始模仿「孫悟空」的招牌動作—把手放在眉毛處,四處張望。

萬籟鳴:「孫悟空在笑,我卻在流淚」

《大鬧天宮》是新中國成立後的第一部彩色動畫長片,導演是有中國動畫界「泰山北斗」之稱的、「萬氏四兄弟」(老大萬籟鳴、老二萬古蟾、老三萬超塵,老四萬滌寰)中的萬籟鳴。

「當時‘萬氏四兄弟’地位已經相當高。萬籟鳴一直希望好好拍下孫悟空、《西遊記》,只是由於當時各種原因,找不到投資人給他錢來做。1949年他去了香港,開照相館,大概是1954年,他又回到了上海,到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當導演。」嚴定憲回憶說。

自1954年起,萬籟鳴在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先後導演了《大紅花》、《牆上的畫》、《驕傲的將軍》等彩色動畫短片,但他夢寐以求的還是將《西遊記》中最激動人心的「孫悟空大鬧天宮」繪製成電影—他從小對《西遊記》著迷,尤其喜歡孫悟空這個人物。

事實上,1942年,萬籟鳴曾與幾位弟弟共同繪製、導演了動畫長片《鐵扇公主》,主角也是孫悟空,但由於受到當時好萊塢畫風的影響,《鐵扇公主》中的「尖嘴」孫悟空倒像是中國版的「米老鼠」。「《鐵扇公主》這部片子基本上沒人看到過,我也是後來從廠裡資料室調出來看的。這部片子是硝酸片,不安全,所以借出來放映的時候,放映室要配備滅火器。放著放著齒孔拉不動了就會燒起來,造成了大量損失。」

「《大鬧天宮》的製作在當時受到了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的大力支持。」嚴定憲說,「萬籟鳴之前製作、導演的系列短片的成功給了當時的美影廠廠長盛特偉很大信心,認為人才隊伍基本成熟了,他最終同意讓萬籟鳴籌拍《大鬧天宮》」。

為籌拍《大鬧天宮》,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幾乎調動了所有的精兵強將,全力投入。在人物造型、美術設計方面,美影廠聘請了在中央工藝美術學院執教的張光宇、張正宇兄弟二人,張光宇早在上世紀40年代就創作過孫悟空題材的漫畫《西遊漫記》,對民間藝術、傳統藝術研究頗有造詣。美影廠還多次安排攝製組到北京等地出外景,另外特意請來上海交響樂團、上海京劇樂隊幫忙錄製。

在萬籟鳴的回憶錄《我與孫悟空》(萬籟鳴口述、萬國魂執筆,北嶽文藝出版社,1986年11月版)中,他這樣講述《大鬧天宮》第一次試片時的激動心情:

那天美影廠試片室裡擠滿了人,每個人都全神貫注,屏聲靜氣,緊盯著螢幕。其中最焦躁不安的人自然是我了。等到室內燈光一暗,耳邊立刻響起了樂團管弦齊鳴的伴奏音樂,鑼鼓家什鏘鏘地敲起來,只見遠處孫悟空騰空而來,瞬間就到眼前……銀幕上的孫悟空演得如此出神入化,試片室中每個人也都看得出神了。我坐在試片室前排的座位上,不禁百感交集,激動不已,止不住熱淚盈眶。孫悟空在笑,而我卻在流淚……

那時,流著淚的、已經65歲的動畫大家萬籟鳴萬萬沒有想到,傾畢生夢想而作的《大鬧天宮》還將影響他晚年的命運。

設計孫悟空形象最難,要有「山寨大王」的味道

讓萬籟鳴激動到流淚的《大鬧天宮》究竟是如何拍攝而成的?

創作動畫猶如建造高層建築,其「圖紙」不同於一般的故事影片,除了要有導演、分鏡頭劇本,還必須給出「圖畫臺本」,即要把整個影片的故事情節以及主要的人物畫像連環畫一樣一幅幅地畫出來,再計算出每一個動作的分秒時間,最後裝訂成冊。

舉個例子:孫悟空與哪吒激戰正酣,突然他從自己頸後拔下三根毫毛,送往口中一吹,隨即便成了三個孫悟空,連真身在一起,四個孫悟空攻擊哪吒。這樣的一個鏡頭,在螢幕上只放映5秒鐘,但在「圖畫臺本」中,卻要畫上一百多張畫稿。

「《大鬧天宮》整部影片的‘圖畫臺本’長達十二本,那要畫上多少張連續動作的畫稿?準確的數字是七萬餘張,但這還是上集的畫稿數字。」嚴定憲回憶,其實龐大的畫稿數量並不是創作中最難的,設計故事形象與場景才是最考驗想像力的部分。此前,《西遊記》故事從未搬上過螢幕(《鐵扇公主》由於歷史原因,幾乎無人看過》),故事中的場景和人物已經超出了創作人員的想像範圍,因此帶來了莫大的創作困難。

1959年底,原畫組、設計組等主創十多人背著畫架北上采風,遍訪故宮(微博)、頤和園、西山碧雲寺等,從古代建築、繪畫、雕塑等方面吸取創作靈感。嚴定憲告訴時代週報記者,《大鬧天宮》中對天宮背景的繪畫靈感,即來源於這一次采風。

「天宮我們誰也沒見過,所以漢白玉的欄杆、白色台階,上面是宮殿,周圍白雲纏繞,玉帝端坐在裡面的場景,就是在故宮采風的時候,忽然頓悟了的。」嚴定憲對北京冬天的寒冷印象深刻,也對當時一群年輕人在一起的快樂津津樂道,「那時去哪兒都是坐公交車。我還記得,出太陽的時候,大家擠到太和殿門前晒太陽,很苦也很開心。」

幾個主要人物的形象設計,由張光宇、張正宇兄弟二人擔綱。「現在媒體說《大鬧天宮》是水墨畫,其實是錯的,《大鬧天宮》屬於裝飾畫,也是中國畫風的一種。張光宇是漫畫家,他的畫其實很有特點,吸收了廟堂藝術、民間藝術的精髓,」嚴定憲說,「漫畫和動畫比較接近,所以請張光宇來設計造型。」

張光宇一共設計了12個造型。「玉皇大帝、太白金星、托塔李天王、哪吒等這些他畫得非常好。當時張光宇跟我說,他畫的玉皇大帝,主要根據民間灶王菩薩的形象而來;還有托塔李天王,吸收了青銅器的相關造型來畫他的盔甲……但他畫了三個孫悟空,導演卻不太滿意。」嚴定憲說,萬籟鳴對人物造型設計的反覆推敲很折磨人,「對孫悟空的造型,他的要求是學習京劇藝術的臉譜化,要有裝飾性,但又不能太強,不然不適合動畫表現。」

嚴定憲回憶說,當時萬導演的身體已經不太好,但人很隨和,很重視年輕人的想法,「就算是我這麼年輕的人去和他說想法,他都會說‘好,就這麼辦’,給我的鼓勵很大。」正是源於對年輕人的信賴,萬籟鳴最終將「孫悟空」的形象設計交給了原畫組的這幫年輕人,「因為我是組長,他就跟我說‘嚴定憲你來搞’!過了好幾稿後,他最終提出孫悟空要有‘山寨大王’的味道,可以從少數民族服飾中取其山野氣息」。

「《大鬧天宮》以前,中國從來沒有畫過孫悟空這樣的形象。我們看過的孫悟空,主要是京劇裡的形象或者年畫裡的形象,但如何讓孫悟空動起來,這個沒人指點。所以只好請教京劇演員。」嚴定憲回憶萬籟鳴導演特意請來「南猴王」鄭法祥給大家上課,啟發思維。「京劇在舞台上打鬥,有屬於自己的一套動作,鄭法祥老先生當時已經從舞台上退下來,但他提醒我們,孫悟空是猴子,不能畫得跟一般俠客那樣挺胸抬頭,要縮著身體、端著肩膀,這樣才有猴樣」。

於是,有意思的是,原畫組裡的男人要在桌上擺鏡子,不為對鏡貼花黃,只為隨時做表情觀察自己;原畫組裡的女人們,則在手裡拿棍子,不為強身健體,為的是學使金箍棒、體會畫法。更逗的是,當時正在拍電影的上影廠相關人員,還特意帶回一隻猴子給原畫組:「你們要拍《大鬧天宮》,這猴子就送給你們吧。」結果這隻母猴專咬女人,弄得組裡的女人們很害怕,養了一個禮拜後還是送了回去。

齊心努力的結果是《大鬧天宮》第一次將孫悟空的具體形象搬到了螢幕上,針對媒體將其稱為「齊天大聖之父」的說法,嚴定憲向時代週報記者進一步說明:「我是在張光宇先生畫的三個孫悟空形象上進行了修改,線條更為簡單、顏色更為鮮艷。」

從「暫時不放」到蜚聲國際

1961年,《大鬧天宮》上集問世,獲獎無數,好評如潮。《大鬧天宮》下集緊接著開始籌拍,但很多上集中的骨幹都被抽調到了其他組裡,繪製斷斷續續,嚴定憲被安排留在了《大鬧天宮》劇組。1964年下半年,《大鬧天宮》下集終於完成,但得到的指示卻是「暫時不放」。

1966年6月,年近70歲的萬籟鳴被打成「牛鬼蛇神」,其中一項罪名即是《大鬧天宮》裡的「玉皇大帝」影射黨的領導,「這樣說來,影片中的孫悟空‘大鬧天宮’,嚇得玉皇大帝逃離了寶座,簡直是萬死不足以贖其罪了」。「受當時政治風潮影響,《大鬧天宮》被懷疑是借古諷今,被完全否定。當時為《大鬧天宮》繪製的大量手稿都被付諸一炬。」嚴定憲回憶。

直到1978年左右,《大鬧天宮》下集才第一次面對觀眾公開放映。萬籟鳴在《我與孫悟空》裡說:

《大鬧天宮》上下集在國外廣泛放映後,西方影壇和第三世界影壇反映極好,它為祖國贏得了榮譽。當我聽到孫悟空「出使」亞歐美,享譽全世界的消息時,我的喜悅既不能用語言形容,也不能用我的畫筆來描摹。當一個人的藝術成果得到人們讚賞時,他當然感到幸福和自豪。

萬籟鳴的確有「幸福和自豪」的資本。據不完全統計,從1964年孫悟空《大鬧天宮》被搬上動畫螢幕起,除了在國內普遍地多次放映外,這部動畫片曾向44個國家和地區輸出、發行和放映(許多國家的電視臺放映過該片,包括英國的BBC)。據當時中央文化部電影局統計,《大鬧天宮》曾先後參加過捷克斯洛伐克、西班牙、墨西哥、美國、英國、突尼西亞、印度、義大利、希臘、法國、厄瓜多、葡萄牙、聯邦德國等14個國家和地區舉辦的18個國際電影節展映,並三次獲獎,其中包括1978年第22屆倫敦電影節的「最佳影片獎」。當時著名的影評人凱恩拉斯金也對該片做了頗為中肯的評價。

孫悟空蜚聲國際,成為世界各地兒童崇拜的偶像。萬籟鳴自信地認為,孫悟空在世界動畫影壇上的崛起和廣為出現,使得美國迪士尼旗下的米老鼠、唐老鴨、白雪公主與七個小矮人等再不能專擅其美。《大鬧天宮》在美國放映後,美國人也很自然地將該片與迪士尼動畫放在一起比較。《綜藝》週報發表評論說:「《大鬧天宮》是最好的動畫片。」美聯社的報導則說:「美國最感興趣的是《大鬧天宮》,因為這部影片惟妙惟肖,有點像《幻想曲》,但比迪士尼的作品更精彩。美國絕不可能拍出這樣的動畫片。」

對於《大鬧天宮》何以取得如此成功,萬籟鳴給出的答案是:美術電影越有兒童情趣,大人孩子就越愛看,如果一切都「大人化」了,大人孩子反而都不愛看。

對話孫悟空形象設計者嚴定憲:老版《大鬧天宮》「鑼鼓點太鬧」

時代週報:老版《大鬧天宮》吸收了大量傳統民間藝術?

嚴定憲:是,不僅是形象設計上,配樂、作曲上也是。作曲家其實是搞西洋音樂的,但他把主題音樂與民間藝術結合起來,用嗩吶演奏主題音樂,一下子把觀眾的情緒調動起來了。我們還專門請了一位京劇院的樂師配樂,他根據情節打板鼓指揮其他鑼鼓,因為沒辦法用樂譜,他是在現場看著動畫配鑼鼓點的,動畫裡人物打鬥的時候,正好一刀劈下去,他的鑼鼓點就要剛好踩在這一點上,「鏘」!準得不得了。如果有地方沒對準,就重新來。

時代週報:所以這部片子最早放映的時候就反響熱烈了?

嚴定憲:其實現在看起來還是有一些缺陷的,當時最早放映後其實也已經有一些(負面)意見,主要是鑼鼓點太鬧了,但可以原諒,因為大鬧天宮就是要「鬧」嘛!現在看來,有些鑼鼓點要保留,有些要減弱。冷兵器的打擊聲也沒有,都讓鑼鼓點佔掉了,孫悟空跳到水裡,水浪聲也沒有。當時想不到那麼多,用了鑼鼓點後激起了戰鬥的味道,但對觀眾產生了什麼效果卻沒想到。

時代週報:老版《大鬧天宮》投入了多少資金?

嚴定憲:那時不是商品經濟,因為是長片,中影公司也不讓廠裡吃虧,都是中國電影發行放映公司統購包銷。這是第一部長片,投入總的結算後,還適當地給了一些盈利。當時也沒有票房、成本之說,大家都是領工資,我是88.5元一個月,算比較高的,因為科班出身。片子完成後估算,120多分鐘的《大鬧天宮》,收購價應該近100萬元人民幣,相當於現在的數千萬元。

 



来源:時代週報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