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具有潛能的,沒有被開發時,他自己也不知道。一旦被開發出來,可能會嚇自己一跳。我自己也是經過親身經歷,才明白了這個道理。
我本是學醫出身,對工程方面的事,原本一竅不通。堅信「隔行如隔山」,凡事要虛心向有關專家請教,切莫「班門弄斧」。幾十年的人生都是這麼過來的,沒想到在加拿大這幾年,居然有了例外。
經過幾年的努力奮鬥,終於有了自己的房子,算是除了「老婆、孩子」之外,有了自己的「熱炕頭」,自然十分珍惜,百般地呵護。業餘時間開始開始瞭解一些電工、水工、泥瓦工、鍋爐、冷暖方面的知識,目的只是想在維護時,儘可能的做得專業些,延長它的使用壽命,因為加拿大的人工很貴。
在學習和實踐的過程中,學到了一個詞「DIY( Do it yourself )」,深有體會,逐漸有了很濃厚的興趣。因為很多工作都可以從專業的網站上瞭解有關信息,只要你認真按照操作程序,完全可以向內行那樣做得很專業。不但可以省掉人工費用,充實你的業餘生活,而且還有兩個無法取代的優勢:一是凡是DIY的工作,可以百分之百的放心。不必擔心偷工減料、以次充好的質量問題。再次維修時,因為有經驗(或者教訓),可以很快發現問題,單刀直入地解決它;二是每DIY一件工作,都會有一種成就感,這是DIY所獨有的。尤其像我這種愛聽表揚的人,心裏會有一種美滋滋的感覺,也算是「耕耘」以後的「收穫」吧。
其實,這僅僅是開始,接踵而來的DIY是我所沒有料想到的。初春,一場暴風雨過後的早晨,我發現我後院的Fence(柵欄)被風雨刮倒了兩片,其他的歪歪扭扭,必須盡快修理。我詢問了幾家施工隊,對同樣的施工要求,報價各有千秋,對質量的承諾卻千篇一律的「保證」,對我這個完全不懂修Fence的人來說,雲裡霧裡完全是「丈二金剛摸不著頭腦」。
沒辦法,只有蒐集有關信息和Fence的質量要求,開始只是為了和施工隊討價還價時心裏有數。但在看了幾個做Fence的錄像後,覺得沒有太多的技術難度,有了DIY的想法。在移除歪倒的Fence時,我發現舊Fence每三根支撐的立柱只有一根是挖坑水泥澆灌起來的,而且也沒有達到省府要求的深度標準。另外兩根完全是虛掩在地面下不足20厘米,這怎麼能抵抗風雨呢?這使我在很大程度上喪失了對施工隊的信心,因為我們沒有足夠的時間和手段去瞭解每個施工隊的信譽。而且每天上班,不可能全程監控施工質量。在身邊朋友們的縱恿和忽悠下,我決定DIY我的Fence,並且作為配套同時DIY一個葡萄架。我所沒有想到的是,這個決定是個起點,居然在以後不斷發展,一發不可收拾。
做出了決定,就有了一個階段性的奮鬥目標。我們這一代人,體力、記憶力已經落後於年輕人,但是也沒有了年輕人的冒失和盲動;自信我們的分析和判斷能力、週全的計畫、謹慎的工作態度卻優於年輕人。
我去Home depot,Rona,Lowe’s等店裡聽講座,在他們的指導下精心挑選最好的材料,租用了部分設備和工具,每天利用業餘時間2~4個小時,從測量、打洞、立柱、架樑、上板、裝飾、油漆,一步步完全按照操作規程施工,每個環節,甚至每顆釘子都沒有絲毫的鬆懈和馬虎。終於,一個自行設計、自行製造的、全新的Fence和葡萄架建立起來了。
柵欄和葡萄架建好後,好評如潮,我的處女作居然成了所在小區的一個亮點。很多認識或不認識的朋友和鄰居上門請教,或要求我們幫他們修建柵欄。我一夜間成了「大師級」的人物,悠悠然地不知道哪裡是東南西北,居然又拍了胸脯,宣稱要自己建木涼臺( Deck )。
經過同樣的考察和準備後,我根據自家後院的具體情況,很快做出了deck的設計和工作計畫。由於有了建Fence的經驗,關鍵是有了充足的自信,建deck的過程順利了很多。所有的縫隙有都用材料充填,用乳膠和釘子加固。中間還多加了一條橫樑。所以我的deck非常穩固,走在上面沒有任何「吱嚀」的雜音。
作為Fence和Deck配套工程,我又鋪了院中小路;用Fence和Deck的下腳料做了一個露天野餐用的桌子;修了BBQ灶臺;重新修整了草地;開闢了菜園。至此,我用業餘時間進行的自家後院的改造工程基本完成,歷時約7個月。
人各有志,各有所長,但並非唯一。相信自己,正確地評估自己,去做自己想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