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閉門羹」一詞常見於被拒絕的場合,如某某人因不懂禮貌,故而造訪他人時總是吃閉門羹。為何是閉門「羹」而不是其他的菜,這其實是有典故的。閉門羹不是形容詞,確實有這道菜……
蟹肉豆腐羹。(林仕傑攝影)
「三日入廚下,洗手作羹湯。未諳姑食性,先遣小姑嘗。」相信不少人都聽過這首唐代詩人王建所作的〈新嫁娘〉,其中所提及的「羹湯」可說是一道華人熟悉的家常菜,其作法簡單,口味豐富。在街坊的小吃店也經常可以看到魷魚羹、肉羹、海鮮羹等耳熟能詳的美味佳餚,無論搭配飯、面、米粉都相當適合,是極富飽足感與營養的湯品。
在中國,羹湯是具有代表性的熱食,大體來說就是將食材充分熬煮或勾芡成稠狀、並配合調味的湯品。羹湯的起源悠久而不可考,常見給病人補充營養,或是給無法咀嚼的人進食。
與羹湯料理有關的歷史故事和成語典故為數不少,例如成語「懲羹吹齏」,指的是因為被羹湯燙傷了,之後即使吃冷的齏菜(切細的冷盤、咸菜)也想吹涼了再吃,比喻「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繩」──懲前警後,以致矯枉過正的心態。
閉門羹 吃完了請走
又如「閉門羹」一詞,常見於被拒絕的場合,如:「某某人因不懂禮貌,故而造訪他人時,總是吃閉門羹。」為何是吃閉門「羹」而不是其他的菜?這其實是有典故的。閉門羹不是形容詞,確實有這道菜。
唐代文人馮贄所著的《雲仙雜記.卷一》中,一段引用《常新錄》的「迷香洞」寫道:「史鳳,宣城妓也,待客以等差。甚異者,有迷香洞、神雞枕、鎖蓮燈;次則交紅被、傳香枕、八分羹;下列不相見,以閉門羹待之。」史鳳為宣城青樓的名妓,對待不同的客人時,會以不同的器具招待:高貴的客人就以頂級寶物相待;對待一般客人,則是普通的被褥香枕,和一道「八分羹」;若是最差的客人,就只有一碗「閉門羹」,意思是吃完了就走,再等,這位紅牌也不會出來接待的。
閉門羹的食譜並沒有留下,後人也不知道這道專門用來拒絕客人的菜餚怎麼做。不過據傳當時青樓的客人只要一看到這碗羹,就知道自己該走了。真是相當有趣的「規矩」。
分一杯羹 語出楚漢相爭
從某件成就中獲得一點利益會說「分一杯羹」,為何又是羹,而不是分一杯茶或一杯酒呢?這其中當然也有典故,而且還跟歷史著名的楚漢相爭有關。
《史記.項羽本紀》中有這麼一段記載:當此時,彭越數反梁地,絕楚糧食,項王患之。為高俎,置太公其上,告漢王曰:「今不急下,吾烹太公。」漢王曰:「吾與項羽俱北面受命懷王,曰‘約為兄弟’,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則幸分我一杯羹。」項王怒,欲殺之。項伯曰:「天下事未可知,且為天下者不顧家,雖殺之無益,祇益禍耳。」項王從之。
這其中的太公所指的就是劉邦的父親,劉太公在劉邦被封為漢王前,一直居於沛縣。楚漢相爭之後,沛縣為西楚領地,劉邦派人迎接父親,卻被項羽手下阻擋,後來幾次攻守交戰,劉太公與劉邦之妻都被楚軍抓起來當作人質。
在持續對峙、資源逐漸短縮之際,項羽把劉太公放到一個很高的砧板上,威脅劉邦若不投降就把他父親煮了,沒想到劉邦說:「你我因為楚懷王的命令而結拜為兄弟,所以我父即是你父。你真的要把你老爸煮成羹湯,那也分我一碗吧!」這段充滿挑釁意味的話使得項羽大怒,衝動之下真要把太公殺掉,後來因項伯的勸阻,才讓太公免於一死。之後不久,形勢於楚軍漸漸不利,項羽就把劉太公與呂雉送還劉邦,換取以運河鴻溝為界的條件,也就是日後的楚河漢界。
劉邦這段話表面意義看似大不孝,實則看出劉邦與項羽的心理素質,亦是戰爭中重要的心理戰。劉邦一方面透露自己的不在乎,就能避免父親成為籌碼;一方面在家、國之間作出嚴肅的選擇,這當然是在十足把握項羽不會真正動刀的情況下。然而不管理由是什麼,這一招都讓老爸保住了命。「分一杯羹」一詞流傳後世,至今也依然帶有貶意。
在中國古代文學中,時常看到關於「羹」的故事,例如《封神演義》中的妲己將文王之子伯邑考做成肉羹、杜甫在〈奉贈書左丞丈二十二韻〉中形容自己悲涼生活的「殘羹冷炙」、手藝高超連皇帝都讚不絕口的「宋嫂魚羹」、傳說治療西施心病的「冰糖蓮心羹」,還有大文豪兼美食家的蘇東坡所發明的「東坡羹」等等。羹湯在歷史故事中扮演十分有趣的角色,讀者若有興趣,不妨追溯查找,定會發現更多有趣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