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國證監會主席郭樹清公開表示,中國目前大約有2萬億餘額地方養老保險金和2.1萬億住房公積金餘額。如果將這些資金統一管理,學習全國社保基金投資股市獲取收益,無論是對個人、政府還是資本市場,均大有好處。
隨後,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理事長戴相龍公開回應說,非常支持醞釀建立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投資運營機構,以一定的比例投資股票。
有人擔憂,養老金入市後可能成為「唐僧肉」,難以實現保值增值,可能無法實現和股市的良性互動。那麼,中國的養老金該不該入市?怎樣入市?入市有何障礙? 養老金能否成為中國股市「救世主」?
工銀瑞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首席經濟學家陳超認為,就目前的條件來看,地方基本養老金進入資本市場,其收益目標難以實現。但是,未來中國養老基金提高風險資產配置,特別是公開市場股票配置是大勢所趨。
陳超認為,不管是從養老金佔GDP比重、養老金佔資本市場比重、從企業年金佔基本養老金比重看,還是從就業人口參與率指標以及從養老金投資趨勢的國際經驗看,中國的養老金髮展入市前景都是巨大的。
但是,就目前來看,陳超認為,我們需要扭轉一種錯誤觀念,即每每股票市場低迷不振之時,養老金入市以「救市」、「托市」的呼聲便不絕於耳。但是,養老金沒有責任、沒有義務充當股市的「救世主」。
2010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彼特戴蒙德在《養老金改革:原理與政策選擇》一書中指出,一國建立養老金的目的通過平滑消費、減貧、收入再分配來保障國民養老,實現退休收入多元化和穩定化。因此,養老金基金的投資管理應和社會責任投資之間建立防火牆,但是,歐美國家一些養老金的社會責任投資造成損失的案例比比皆是。
因此,陳超認為,養老金的投資只有惟一的目標,就是提高投資收益率,實現受益人利益最大化。養老金入市不是「托市」、「救市」,而是力求從資本市場獲得良好的投資收益。
他提醒,當前養老金入市面臨的諸多障礙。
一是以基本養老金為主體的養老金規模增長緩慢。一方面,未來相當長時間內,人口老齡化和消化建國50年積累的養老保障負債缺口導致中國養老金缺口不斷擴大。2005年,勞動和社會保障部曾預測,2005年至2035年的30年,中國養老金缺口將高達6萬億元。根據最近發表的《2011年中國養老金髮展報告》,中國養老金個人賬戶「空賬」規模約1.3萬億,近半數省份的養老金收不抵支,加之近10年來基金結余收益率大幅低於通貨膨脹率,養老金潛在財務風險突出,這就意味著以地方基本養老金為主體的養老金規模增長可能停滯不前。
二是企業年金規模受制於稅收優惠不足而發展遲緩。2009年,國稅總局確定全國統一的企業單位部分的5%稅優政策,但是,職工個人繳費稅優政策遲遲未能出臺,加之企業年金制度不能滿足中小企業需求,企業年金「富人俱樂部」現象備受質疑。企業建立年金積極性難以完全調動起來。
三是基本養老金的統籌程度嚴重不足,分散化程度過高。目前,中國有2000多個社保統籌單位,也就是說有近2000多個分散的投資資金池,不易集中管理運營。對於公共養老金而言,中國應借鑒美國公共養老金投資管理的經驗,提高統籌層次,以省一級養老金管理機構作為投資主體,集中進行投資管理,方能有效進入資本市場。
陳超提醒,中國資本市場仍是一個「轉軌加新興」的高波動市場,轉軌意味著資本市場的制度結構在不斷演變,客觀上造成股市行情的高波動;新興則意味著股票市場的高成長以及伴隨成長預期的高泡沫可能不時顯現在股市。而養老金投資追求安全性、穩健性和可持續性。因此,養老金的資產配置應以債券產品為主。目前,中國債券市場總體規模偏小,債券品種結構不合理、市場分割嚴重,監管體系複雜,造成債券投資回報較差,導致養老金投資的收益目標難以實現。
来源:財新網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