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常市一家米業公司生產的「金磚米」,每小盒(1斤)99.9元
最貴的五常大米一斤賣到199元,而稻農辛辛苦苦種出水稻賣給加工商時卻每斤不到2元。這種坑農現狀是由企業聯手控制水稻市場造成的,他們以超低價並附加苛刻條件壟斷水稻銷售,政府則熟視無睹。
五常「天價」大米收購價不到兩元
中等包裝大米普遍價格四五十元每斤,精包裝大米最貴每斤賣199元;政府部門被指不作為致稻農「糧價低」
據新華社電 2011年,知名的黑龍江省五常大米迎來好光景,大米不僅質量好,價格也是節節攀升,最貴的一斤甚至賣到了199元。但五常市的許多稻農辛辛苦苦種出的水稻,賣給當地的加工企業每斤不到2元。
現狀
企業賣米利潤十倍於稻農
記者在五常市走訪發現,中等包裝的大米,四五十元一斤的比比皆是。精包裝大都超過百元,一種抗氧化有機米更是賣出了每斤199元的天價。而稻農的有機水稻收購價格並不高。2010年上市的有機稻僅為每斤1.90元左右。
五常米的產地在民樂鄉,該鄉稻農張宏雷算賬說:種20畝有機稻的總成本超過2.2萬元,總產2.5萬斤,按高價2.0元一斤出售,共收入5萬元。去掉種植成本,一家人忙活一年種這麼多糧食也得不到3萬元。
稻農反映,許多加工企業低價把水稻收去,「一扒皮」就賣十元甚至幾十元一斤。按水稻出米率60%計算,如果企業大米每市斤賣50元的話,水稻價格應該是每市斤30元。可是企業收購價平均還不足2元,去掉企業加工費、包裝費,也得十倍利潤。
大米加工成本到底能有多少?一位企業經營總監透露,每市斤大米的加工成本僅為0.2元左右。五常市綠色食品辦公室主任姜大偉說,即使按包裝最好的199元一斤的大米,企業包裝成本佔不到價格的二十分之一。加工費稍多一點,也達不到十分之一。
探因
企業聯合「控制」水稻市場
記者瞭解到,五常水稻產業基本是訂單農業,訂單水稻佔90%以上。最開始是為了穩定米源,讓農民賣糧不愁,然而,實際運行中,一些糧企卻把市場風險推給農民,在訂單中「做手腳」,而有關部門也沒有為農民爭取更多權益,致使當地農民糧食根本賣不上高價。
作為全額撥款事業單位,五常市綠色食品辦公室的人員同時還是稻米產業管理中心以及大米協會的工作人員,一套人馬三塊牌子。身兼三個部門負責人的姜大偉說,這幾個機構的職能,是統一行使對稻米市場的引導和管理、帶領企業闖市場,而對稻農利益隻字未提。
與此同時,企業之間也在形成聯合體以控制水稻市場。目前,五常市在有關部門註冊的加工企業就達222家,幾乎消化了五常市全部25億斤水稻。一些企業不僅不履行訂單,一些訂單的內容也類似於「霸王條款」。一家企業的《水稻購銷協議》上明確寫著「水分不得超過16%」、「水稻保底價1.80元/斤」等。
五常市一位副鄉長透露,如果一斤稻多為稻農爭取1角錢的話,五常每年就可為稻農增收2.5億元。但有誰願意去做呢?
五常市農業局副局長秦利明說,五常的有機農業發展得很超前,稻農手中的水稻,應該賣到5塊錢一斤,但實際上相差甚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