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派古箏藝術的主要特色(圖)



(網路圖片)

我國古箏藝術有很多藝術流派,河南派是較大的流派之一。河南當代古箏藝術是以曹東扶為代表,因他加工整理了大量的河南板頭曲為優秀箏曲,又創作改編了許多高質量的箏曲。同時,他對古箏藝術造詣較深,技藝精湛,特色鮮明,並將河南箏曲帶至我國的高等學府,並由國內走向國外,因此大家都稱之為曹派。它的主要特點是:

一、有一套曲目完整,內容豐富,百聽不厭,久演不衰,獨具風格的優秀箏曲,這些箏曲是以河南板頭曲為主,內容上可分為寫情、寫景及根據民間音樂、戲曲曲牌素材加工的箏曲。

在曹派寫情的箏曲中,有大量取材於人民大眾所熟悉的歷史故事,抒發愛國主義、反封建主義的思想內容。這些大氣恢弘,且多帶悲憤、哀怨,速度徐緩而凝重。如《蘇武思鄉》、《陳杏元和藩》、《陳杏元落院》、《孟姜女》等。《蘇武思鄉》一曲,運用了曹東扶先生獨創的大顫、小顫、密搖手法,淋漓盡致地刻畫了蘇武深沉、憂鬱、苦悶及對祖國眷戀與嚮往的心情。

曹派箏曲中,還有許多根據人們耳熟能詳的民間愛情故事創編的曲目。像《劉海與胡秀英》、《恩情》、《思春》等。這類曲子柔情似水,委婉纏綿,惟妙惟肖地展現了陷於情愛之中男女的執著和歡娛。

由於曹派使用的是金屬弦,使得古箏的音色具有鏗鏘有力、擲地有聲、穿透力強和靈秀等特點,這就為演奏旋律跳躍、歡快明亮、表現人們喜悅心情的樂曲增添了色彩,像《上樓》、《下樓》、《鬧元宵》、《鬧五更》、《小飛舞》、《蕩鞦韆》、《變奏秧歌》,就是這類東西。其中《鬧元宵》一曲,描寫建國後元宵之夜,人們當家作主,敲鑼打鼓,喜慶節日的情景。

享譽中外的箏曲《高山流水》,是曹派寫景曲中的首要代表。它和《大泉》、〈秋雲掩月〉等樂曲從不同的視角,描寫了錦繡中華大好河山的壯麗景色/這類樂曲曲調優雅,節奏輕快,厚重深刻。其中曹東扶先生為表達高山流水壯觀秀麗景色,創造了倒剔正打,還有大指托和中指剔同時向外,接著又大指托劈等幾種手法。

二、自身獨特的演奏技法。曹派箏曲中的幾種特殊指法是:

1.顫音,有大顫和小顫兩種。

①大顫,是以大臂的力量上下快速按弦。特點:顫動幅度大、力度強、速度慢,用以表現激化某種因素或擴大人物的激烈情感。

②小顫,是以小臂的力量貫入指尖,上下快速按弦。顫的幅度小、速度密、音波短,細、密、勻,用以刻畫人物內心情感的細微變化、思想矛盾,或表現人物內心痛苦,極度悲傷的情緒。小顫還有裝飾音,它也能體現河南音樂的韻味、特色。

2.搖指,有大指搖和游指搖兩種。

①大指搖,是以無名指扎樁,以腕部帶動大指連續快速托劈,搖時開始較密,落於最後的托劈較疏。要搖得均勻、持久、結實、強勁、飽滿、清脆動聽,如珠落玉盤,同時要強弱分明,強如暴風驟雨,能打動人心;弱如涓涓流水,似有似無,再加上左手的大顫、揉、滑等技法,它能表現河南箏曲音色豐富、感染力強的特色和增強樂曲的起伏變化,特點:音頭重,密度大,顆粒性強,鏗鏘有力。

②游搖,游搖較大指搖稀疏,根據感情需要,彈奏時可以從離箏柱近處逐漸移向前梁處,反之亦然音色由朦朧變明亮,或由明亮漸變弱暗,力度由弱漸強漸弱,左手按弦時邊揉邊滑。滑音的音程為上行小三度,游搖是一種組合指法的綜合運用,它的音色濃郁,富於變化,表現樂曲的感情淋漓盡致,具有強烈的悲劇效果。這種指法是曹東扶先生獨創的,是他專為彈悲哀旋律而設計的。

3.倒剔正打,就是大指、中指同時向外彈出,中指再勾回來,它能加強音量,豐富音色。

4.揉彈間奏,它是充分利用弦的餘音而產生的一種特有效果,使樂曲的韻味更為濃郁。右手彈奏後,左手揉弦兩次,後半拍時中指勾弦一次,與揉弦相交錯。

5.拂弦,有上拂和下拂。從低音向高音大指連續劈指上行為上拂;反之,從高音向低音大指連續托指下行為下拂。彈奏時呈弧線狀,音與音之間連續又清晰,並有音色和力度的變化。

6.滑音,即左手按在弦上滑動。上滑、下滑、揉滑、顫滑,並在音量強弱上略有不同,它能有力抒發感情,突出河南地方風格。

7.搖中有滑,滑中帶揉,揉中有顫,顫中帶滑,多方巧妙結合,給人以音樂藝術獨特的美感。

8.韻味主要發自左手,故講究左手的運用。左手揉、顫、滑、按、輕、重、緩、急,都注重音、韻、情、味。要達到音正、韻圓、情切、味濃。

9.曹派箏曲演奏中,還有其它慣用的特點。如用3音按變成5音,能增加美感。6音變成1音也是如此。能充分利用上滑音,按音加滑音,聽起來委婉動聽,突出了箏的特點。再如一拍子六個音符,剔加托劈,連續彈奏,一氣呵成,表現山水急促流動,突出了河南曹派箏的技巧。

10.河南曹派彈箏詩兩首:
名指扎樁四指懸,勾搖剃套輕弄弦。須知左手無剃法,推揉按顫自悠然。
名小扎樁手腕弓,倒剃正打更輕鬆,結合左手揉按滑,大指密搖持久性。

三、具有與樂曲內容完美結合的獨特音色。曹派每個箏曲的音色都是據此設計。例如:《鬧元宵》樂曲,顧名思義,當然是突出一個「鬧」字。樂曲一開始,就突出了曹派箏的特點:上拂,連續托劈,接著是大指密搖,展現出元宵佳節的熱鬧場面,上滑、下滑、揉音多變的技巧,表現出此曲優美動聽的曲調,中間還加入鑼鼓聲,右手勾、托、抹、剃,左手模仿鑼鼓聲音,更增加此曲的熱鬧氣氛,此曲旋律跳躍,音色多變,情景交融,地方色彩濃郁。

《打雁》一曲,原來打雁的槍聲只是手指在弦上擊一下,後來曹東扶先生將音色改為中指連剔數弦,強化了槍聲的音色效果,在表現受傷孤雁的哀鳴時,原來只有顫音,後來曹東扶先生在4音上邊按、邊滑,再加小顫,將4音滑5音,這樣使孤雁受傷後的慘叫更加淒楚感人。
再者,曹派箏藝術特別注重音色的柔美,這是各種音樂必備條件。曹東扶先生彈箏都是鋼絲弦,帶的義甲,是用金屬材料製成。這樣彈奏起來,聲音清脆、明亮、靈秀、鏗鏘、震撼、穿透力強,便於充分表現顫音的作用。

四、有完整的、獨特的、自成一體的變奏、發展、加花等旋律的箏曲。曹東扶先生特別酷愛祖國的民族藝術,把一生的精力都貢獻於此。兢兢業業,嘔心瀝血。他創作、改變、加工的箏曲有近百首,自成體系。

五、曹派箏曲的演奏富於歌唱性。河南是個戲曲大省,戲劇曲藝有幾十種之多,曹東扶先生精通多種樂器,其中對古箏、琵琶、三弦這三種樂器最精通,早在上世紀40年代,在河南南陽一帶,就有「琴弦王」的美稱。不但如此,南陽大調曲子唱得也好,又有「曲子狀元」的美譽。所以,他在創作、改編、加工箏曲中,能夠從這些姊妹藝術裡不斷吸取精華,借鑒和融化於古箏演奏之中,富於歌唱性。

六、自彈自唱。曹東扶先生對河南戲曲、音樂知識豐富,功底深厚,彈唱俱佳。因此他自彈自唱起來,特別得心應手,如《滿江紅》、《趕春桃》、《闖王遺恨》等大調曲子,他認為民間傳統藝術,必須彈唱結合,手下有功夫,唱中有味道,心靈手巧,融會貫通。
總的說,曹派古箏藝術既有高亢豪放、厚重寬廣的「陽剛」之美,又有細膩纏綿,質樸典雅的「陰柔」之秀;同時,它還具有意境深遠,音質飽滿,色彩濃郁的情感內涵,深受當地語言、戲曲音樂及人們性格的影響,體現出中原民族音樂的風範。



来源:中國古曲網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