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生產線操作工
長期的觀念偏見下,藍領工人仍然是不被重視的一群人,尤其是生產企業的一線操作工。雖然近年來由於藍領工人難招,長三角、珠三角的技工薪水已經有明顯增長,但總體來看,生產線操作工的薪水還是處於整個社會的中底水平。
2、收銀員
餐飲、超市等服務性行業薪水一直比較低。收銀員職位幾乎無技術含量可言。初中生可以做,大學生假期兼職也可以做,流動性極大,招聘量也大。
3、電話客服
每天不停接電話,腦細胞不知被輻射殺死了多少,甚至還要吸收客戶的咒罵抱怨,領著那點薪水緊巴巴的過日子。很多客服人員長期在這樣的環境中工作,不僅薪水低,每天還要積攢和吸收太多客戶的負面情緒,精神疲倦,情緒低落。
4、酒店服務人員
韓劇《情定大飯店》讓很多人對酒店工作想入非非,但其實,國門酒店業一線服務人員,如保安、門童、客房服務人員等,薪水一直在低位徘徊;而且想要從一線上升到更高的職位並不容易,所以很多大學生對酒店崗位知難而退。
5、文員
門檻低,核心競爭力低。打字、寫寫郵件或商務文件,好像誰都可以做,可替代性很高,老闆自然不願意開出高薪來請人。
6、護士
緊張敏感的醫護關係,單調枯燥的工作環境,恐怖的「三班倒」工作制,狹小的人際空間,單一的發展通道……幾年過去,錢沒賺到,內分泌倒亂了。研究發現,醫療行業中的護士雖然具有一定的專業性,但並非醫療機構的核心人員,工作內容枯燥,且發展空間狹窄,相當比例的護士在工作幾年後會尋求轉行,重新進行職業定位及職業規劃。
7、行政助理
看了《杜拉拉升職記》後,很多人對行政助理這個崗位充滿了幻想,殊不知這是個替代性很高的崗位,並非像電影裡的那麼浪漫。工作繁雜,還整天弄得自己就像一個打雜的,可憐巴巴的薪水自己看著都心酸,小公司裡的小助理更是有苦難言。
8、網路編輯
可以說,這是網路時代催生的華麗麗,又慘兮兮的崗位。每天對著電腦,拚命編輯,只要瀏覽量上不去,網編的血壓就該下降了。雖說網路編輯的工作也很繁重,但畢竟不像銷售人員對公司的現實效益起直接作用,背後苦差幹了一堆,老闆卻不怎麼領情,加薪遙遙無期。
9、教師
環境相對單純,工作相對穩定,還有固定長假可享受的職位,非教師莫屬了。但教師的薪水一般是固定的,漲薪幅度較校干了十年、幾十年,薪水未必漲很多。因此,有不少人想逃出這個圍城另謀發展,統計顯示,前來「求助」的教師佔個人諮詢客戶諮詢總量的12%。
10、出納
相比會計,出納的技術含量低了很多,只用管好現金的支出和收入平衡就行,沒有什麼複雜的工作,應屆畢業生就可以勝任,可替代率很高,薪水自然比不了會計或其他更專業財務人員,增長空間也十分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