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西村黨委書記吳仁寶(看中國配圖)
在中國,那些反對市場經濟的人常常以江蘇省江陰市的華西村為樣板,試圖說明集體經濟或者計畫經濟優於私有經濟或者市場經濟;並且更進一步地希望以此說明華西村黨委書記吳仁寶和他的四個兒子領導之下的「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的模式優於西方的資本主義。
如果從官方的網站中查一下華西村的介紹,這個村子的確是富得流油。它被國家農業部評定為「全國大型一檔鄉鎮企業」;並與2009年入選中國世界記錄協會中國第一村。這個面積只有零點九六平方公里的小村,「正宗的村民」總共才有三百多戶,人口約為一千五百多。但是它卻創造了多項世界之最、中國之最。
例如,它花費九千多萬從美國購置了直升飛機,發展村裡的空中旅遊業,並且還計畫以此為基礎籌建自己的航空公司;村裡除了建設豪華別墅、超高層酒店等之外,還建有萬里長城、天安門城樓、美國的國會大廈等景觀。這些都令還在貧困線上下掙扎的億萬中國農民傾心不已。而且這些物質財富早就已經超過了人們對「共產主義天堂」的想像了。
尤其是令中國的「毛派」社會主義信徒們興奮不已的是,據說華西村的這些成果都是堅持走集體主義道路,堅持黨的領導所取得的。是在堅決與私有產權、與市場經濟的鬥爭中實現的。換言之,華西村是在中國三十年市場化改革浪潮中反潮流的英雄,是堅持毛澤東時代的思想、政治路線,堅持中國左派們所提倡的計畫經濟的實踐者。在這些左派們眼裡,華西村的成功意味著中國以市場化為導向的經濟體制改革是錯誤的。
其實,所謂華西村的成就是堅持社會主義道路的結果純粹是一個自欺欺人的神話。首先,華西不是一個獨立的世外桃源。沒有中國進行市場經濟導向的經濟體制改革這個大環境,作為華西村經濟的基石的那些村中的企業是完全無法生存的。在計畫經濟的環境下,華西的企業既不可能得到所需的原材料,其生產的產品也無法有市場來消化。
就華西村內部的分配制度而言,也全無「社會主義」特徵可言。華西村的核心部分是原來老華西的村民,他們的收入數百倍的高於後來進入華西村的新村民。從某種意義上講,華西村的政治、經濟制度是一個嚴格的等級制度,是一個按照原有的身份來進行分配的制度,全然不是那樣一個為毛澤東生前在口頭上所提倡的、至今為毛的左派信徒們所用來蠱惑人心的社會主義分配制度。
應該承認,華西村的黨委書記吳仁寶的確是一個能人,是一個典型的勤奮、精明的中國農民出身的企業家。他也深諳中國「言左而行右」的政治規則。對外,他的所謂社會主義只不過是用來進行宣傳的口號而已,是用來討中國領導歡喜從而得到一些優惠政策的招牌,也是用來保護自己的一塊護身符。
對內,他的「集體主義道路」和「堅持黨的領導」也不過是用來控制村民,保證自己和自己的家族對華西村的財產的控制權的一種手段。近來,中國媒體揭露,吳仁寶和他的四個兒子實際上控制了華西村的百分之九十以上的財產的支配權。可以說,「集體經濟」和「黨的領導」只不過是兩張遮羞布而已,所遮蓋的是一個典型的中國農村的家族資本主義企業的本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