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時間: 2011-12-07 13:06:45作者:Panos Mourdoukoutas
經濟學家使用「滯脹」一詞來形容經濟體中同時存在高通脹和增長放緩的狀態——這是一個自相矛盾的概念,因為通脹和經濟增長通常呈正相關。在涉及到中國經濟時,這一詞彙就更顯矛盾了,因為中國一直都處於「飛速發展」之中。
來自中國的最新統計數據證實,該國可能正迎來某種滯脹。經濟增速正在放緩,而通脹勢頭依然不減。上週六,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宣布,非製造業部門的增長大幅放緩,非服務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從10月份的57.7下降到了11月的49.7。
緊隨著非製造業的減速,製造業也出現了類似放緩現象,上週四宣布的數據顯示,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從10月的50.4下降到了11月的49——而這一經濟萎縮現象發生的同時,通脹率仍然在5.5%的水平上居高不下。
中國的滯脹增加了經濟政策制定的複雜性,使決策者處於兩難的困境。為刺激經濟增長而提高銀行準備金率及增加基礎設施方面的支出將使眼下的通脹進一步加劇,而遏制通脹的努力則將導致經濟增長放緩。但中國的滯脹對投資者意味著什麼呢?
對中國股市的投資者來說,滯脹不是什麼好消息,尤其是在大家的期望都很高時。增長緩慢自然會對企業銷售和盈利能力帶來負面影響。高通脹通常會對企業營收帶來積極影響,但只適用於得以在成本上漲之前就給產品提價的企業——通常是那些像中石油和中石化這樣的國有企業。
對於大宗商品投資者,中國長期的經濟停滯意味著商品需求和價格將趨於疲軟,尤其是工業品的需求和價格。這意味著,大宗商品價格的回升態勢在短期內可能出現暫停——如果不是結束的話。保守的投資者或不妨減持如GLD、SLV、OIH和FCX等大宗商品交易所交易基金(ETF)頭寸,尤其是考慮到它們最近有所上漲。積極投資者或可考慮建立短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