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美的中國古典式園林(組圖)


中國的園林藝術,曾於17世紀左右在歐洲刮起「中國熱」的旋風,當時在歐洲各國建造了不少中國風格的園林和建築。1980年後,中國建築的精華之一的造園藝術再次被介紹到西方世界。不同時期的兩次「中國熱」成為中西建築文化交流史上的一段佳話。

17至18世紀在歐洲文化史上有一個詞語頗為引人注意,這就是chinoiserie——中國風。當時中國的瓷器、壁紙、刺繡、服裝、傢俱、建築等風靡了以英國和法國為代表的歐洲國家。其中特別重要的是中國的園林,它深刻影響了歐洲的造園藝術,使之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中國園林藝術受到歐洲人的關注和喜愛,他們也開始了創作的實踐。短短几十年間,歐洲大陸上興建了不少中國式園林。英國的實踐分為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自然風致園,設計師的代表是坎特和勃朗。這個時期可以看作是中國園林藝術對西方世界的第一輪衝擊波。18世紀之後,歐洲的「中國熱」漸漸消退,以後的一兩百年間,中國一直處於被侵略、鄙視的地位,中國文化的價值呈現出弱勢的狀態。西方人直到20世紀80年代才再次在自己國家見到中國式園林。而這次中國古典園林藝術的西傳,無論原因、背景、影響、結果都和18世紀的那一次完全不一樣。

1980年,紐約大都會博物館在介紹中國傳統繪畫的同時介紹中國園林,陳從周先生推薦具有明式典型的網獅園殿春簃移植到博物館陳列,取名「明軒」,既作為陳列品介紹蘇州園林的成就,又作為休息廳供觀眾駐足觀賞。這樣,第一次在海外由中國人建造了一座完整的中國傳統園林。其後,隨著國際交流的不斷增多,中國園林頻繁出現在世界舞台上。至2000年,我國已設計並在國外建成園林五十多處,分布在五大洲的二十多個國家,在歐美也有數十件作品。這可以算作是中國園林對西方世界的第二次衝擊。

中國園林兩次傳到歐美國家,相比較而言,第二次影響的範圍更趨廣泛。第一次(17—18世紀)西傳,受到中國園林藝術影響最大的是英國和法國,其他還包括德國、瑞典和俄國。而第二次中國園林已經分布到了美國、德國、英國、荷蘭、澳大利亞、瑞士等多個國家。而且值得注意的是它們在英法的影響不像過去那麼大,而在美國則頗多建構(第一次西傳不包括美國)。

18世紀的歐洲花園多為莊園府邸的附屬花園,供主人遊覽觀賞之用,多數為私家的。1980年後修建的中國式園林內容更為豐富,大致有以下幾種:展覽廳、園藝節參展作品、城市之間的友好贈建、紀念性的修建、觀光園林。

18世紀歐洲的中國園林,在很大程度上融合了中國園林和西方園林的特色。由於部分花園是從古典式改建而來,還在局部保留了古典主義的手法,東西合璧的做法比較多見。總的來說,這時的歐洲中國園林,多數是在局部模倣,手法比較簡單。自然風致園相對中國傳統園林而言,處理過於粗糙,類似荒野的景色,缺乏中國園林的精心佈置。圖畫式園在此基礎上增加了一些中國建築,不過模倣得不太地道。

第二次西傳的中國園林,一般都能抓住中國園林的某種特點很好地加以表達。比如以中國典型的江南蘇州古典園林為藍本的美國紐約市明軒、加拿大溫哥華市逸園、加拿大蒙特利爾夢湖園,模倣北方皇家園林的英國利物浦市燕秀園,以嶺南園林為藍本的澳大利亞雪梨市誼園,表現雲南園林特色的瑞士蘇黎世市中國園,以楚地風格為基調的德國杜伊斯堡市郢趣園等等,不一而足。這些園林或以山水為主,或突出建築物,風格上有的傾向樸素淡雅,有的明快開闊,變化豐富,基本上反映出中國園林多姿多采的面貌。

附:國外的中國園林

1.紐約大都會博物館明軒

明軒1980年4月竣工於美國紐約的大都會藝術館北翼。它是以蘇州「網師園」為藍本而建造的,佔地400平方米。因以明代建築風格為基調,故名為「明軒」。這座庭園充分體現了中國傳統古典造園藝術,凝聚了匠師們的心血,作為代表中國傳統文化、民族特色的永久性珍品,所產生的政治意義和深遠影響是無法估量的,時至今日,仍為世人所矚目。它也是中國園林走向海外的開山之作。

2.慕尼黑芳華園

芳華園位於慕尼黑的西公園內,是歐洲的第一座中國公園。公園佔地面積700平方米,是為1983年在慕尼黑西公園舉行的國際園藝展覽會,由廣州園林局設計並承建的一座小巧玲瓏、具有江南風格的中國公園。園內有釣魚臺、方亭、船廳等傳統建築小品,配以中國園林中傳統的花木,如松、竹、梅、玉蘭、丹桂等,形成具有強烈中國特色的園林空間,布局合理,輕巧明朗,花木繁茂,景致優美。

公園象徵四季的景觀布局很有特色。邁進芳華園高敞的竹門,一塊刻有「起雲」二字的褐色山石首先映入眼帘,似在恭候來客。一座平板小橋靜臥在前。佇立橋上,滿園風光盡收眼底:一汪清池居中,四時勝景傍依。園中建築均有金黃瓦頂、五彩飛檐。走進園中的小小亭臺,可見月洞門內精細的壁石,錯落有緻。滴水穿石入池,聲韻不凡。此春水飛濺小景,令遊客欣然「入趣」。園中主體建築——水上石舫,裝飾非常精美。船尾飾有鍍金雙龍戲珠木雕,栩栩如生。石舫前後門框分別鑲以流金溢彩的梅花喜鵲木雕和古色古香的松鶴木雕。舫內8塊印花玻璃,映現著古代中國園林的秀姿和青銅器皿的圖影。兩盞宮燈高懸於舫首頂端。憑欄可極目遠眺,臨碧賞月、對奕……夏之納涼樂趣,由此便可領略。濃郁的秋意從一堵蓋有金黃磚瓦的鏤空花牆周圍溢出。牆後樹叢中彩葉多姿,與牆前花壇渾為一體,後內蘭花簇擁著一塊多孔山石,蘊含秋之清冷。經秋牆,登坡臺,步入園內地勢最高的四方亭,腦中便湧出「高處不勝寒」的詩句。又見亭旁「歲寒三友」松竹梅,不由為冬亭叫絕。雅坐亭內,登高四望,聽亭邊石壁流泉,風聲作響,正是「一亭詩境」。

3.新加坡蘊秀園

蘊秀園的整個工程建築材料和磚均來自中國。園內的疊石和假山全是出自中國太湖的太湖石。園中的亭樓和一房山水將會與多個盆景區互相搭配,給遊人一種渾然一體的感覺。盆景區將分為:微型盆景、樹木盆景、精品盆景和水式盆景。「蘊秀園」除蘇州式的景觀盆景之外,亦採用中國嶺南派、川派、楊派、蘇派和海派設計的盆景。

4.法蘭克福春華園

春華園選址在法蘭克福古老的貝特曼公園內。原址內有池塘、樹林和草地,規劃設計充分利用原有條件,營造出中國徽州水口園林的氣氛。園名「春華」,喻欣欣向榮之意。園內建築造型為徽州園林的傳統形式,提煉了較多的當地民居建築元素,除採用大木作的營造制度,還多用徽州的「磚、木、石、竹」四種雕塑點綴,體現出濃郁的地方特色。因是首次在歐洲建造徽派園林,令人耳目一新,備受青睞。

5.紐約斯坦頓島寄興園

寄興園自1985年開始策劃至1998年建成,歷時13年之久,幾經周折。其間中美雙方多次相互考察,選定建造蘇州園林風格的中式園林。造園資金由當地華人團體主持籌措,並由我公司捐贈部分人工及材料費用,最終促成了該園的建成。寄興園為典型的蘇州古典園林風格,依地就勢,堆山理水,所有的駁岸和疊石所用太湖石均由國內運去,其間的亭臺堂榭、曲橋飛廊、花街鋪地、雲牆月洞應有盡有,在大洋彼岸共同構成了具有濃郁中國風情的園林空間,受到了當地各界的極大關注和讚賞,著名建築大師貝聿銘及許多美國政府要員也親臨參觀,以高度評價。

6.德國郢趣園

郢趣園作為友好城市的禮物,由武漢市贈送給德國的杜伊斯堡市。由於古楚之國都稱郢,故名郢趣園。為體現古韻楚風,在色彩、彫刻、擺件、小品等方面頗下功夫,全園採用孔雀藍色琉璃瓦,木作以棕黑為基調,明顯區別於皇家園林和蘇式園林,別具特色。

7.日本熊本縣孔子公園

孔子公園為泗水町政府投資興建的一個以紀念中國古代偉大先哲孔子為主題的城市公園。整個公園由紀念廣場、祭祀區、展示區和演出區幾部分組成。祭祀區中的高台上設有大式重檐六角亭一座,供奉高達3米的孔子石像,周圍有迴廊和方亭供人停留和觀賞。另有一組四合院式建築作為展示和資料研究。結合建築布局亦有小橋流水的園林景觀,所有古建都是按清代北式建築風格加以設計的,為弘揚中國文化、推動中日友好作出了貢獻。

8.英國燕秀園

英國燕秀園1984年建於英國利物浦的黑賽河畔,佔地共920平方米。「燕秀」題名喻其風格具有我國宮廷園林的神韻,園中的建築是倣照北京北海公園靜心齋建造的。

9.日本橫濱友誼園

橫濱「友誼園」位於橫濱市民公園的人工湖上,按照上海園林風格興建,由九曲橋、湖心亭、玉蘭廳三部分組成。廳堂正門是一座牌坊門,進門是古色古香的小庭院,院內正面是主建築玉蘭廳,對面立著一塊太湖石。步出玉蘭廳,沿著九曲橋,便來到湖心亭,在亭內可觀賞園內景色和眺望人工湖美景。此外,在橫濱著名的三溪園內有片「中國梅園」,每年綠梅盛開時節,吸引著眾多遊人。

10.美國西雅圖西華園

西華園位於西雅圖之南社區學院,佔地6英畝,並公開徵求園名,最後名為「西華園」。「西」指西方或「西雅圖」,「華」指中華或華州。1994年設計圖獲得通過。擬定建設兩棟主要樓堂,其一將作為展覽及教育之用。圍內並有多座假山及小徑,溪水流經蓮花池,通過岩峽,成為一股瀑布,流注為一大湖。另一為一楝三層之華麗寶塔及數座涼亭。此園以四川園藝為藍本,並在園內遍植松、柏、楓、竹等中國樹木。

11.加拿大溫哥華逸園

加拿大溫哥華有座享有盛名的中國古典園林—一逸園。它坐落在溫市華埠與市中心之間的中山公園內,是加中兩國攜手合作於1986年4月建成的,曾榮獲國際城市中心協會1987年度「特別建設獎」。逸園建築精緻,景色秀美,風格獨特,幽靜典雅,已成為加拿大著名的遊覽勝地。

逸園面積不大,佔地僅兩畝多,按照蘇州名園模式設計,整體布局利用假山、水池、花木和中國傳統的亭臺樓閣、榭廊橋洞有機組合,並形成「多方景勝,咫尺山林」的意境,充滿詩情畫意。全園劃分為入口主堂區、復廊水榭區、書齋庭園區和曲池山林區等四大景區,相互穿插,有合有開,疏密相間,各具特色。

溫哥華市中山公園圓月形洞門西側入口處,黑色大門上端嵌有磚砌「逸園」二字,顯得古色古香。入園門有一小院以曲尺形走廊與主廳華楓堂相連。堂坐北朝南,面闊三間,內四界前後帶軒廊。堂南側是園內主要景況空間,右翼壘石造山,一亭枕山,左翼曲池復廊,一榭浮水,對面水軒,是觀賞全園景色的最佳處。

復廊水榭區復廊曲折起伏、變化多端,曲直有序,步移景換。南邊歇山式建築涵碧榭,兩面臨水,前後空透,水面湖光波影;岸畔壘山堆石,山水相映,妙趣橫生。水面架有一橋,迂迴曲折,花木配置虛實有緻。水軒面北而筑,與華楓堂、雲蔚堂互為對景,是逸園主要觀賞點之一。

書齋庭園區建築精緻,造型美觀,古樸淡雅。書齋門上懸有「四宜書屋」匾額。屋內一側為坡鄒角亭,另一側湖石散置,松竹梅蘭等花木點綴,景色別緻,幽雅宜人。

曲池山林區主要由東部島山和西部壁山組成,以山洞水溪相隔,池水繚繞山間,水隨山轉,山因水活,渾然一體。島山峭壁之西有一花洞,佐以石崖道,遊客可涉水而入,觀瀑聽濤,天趣信然。島山頂部建有雲蔚亭,遊客在此可眺望中山公園和逸園景色全貌。

12.澳大利亞雪梨誼園

誼園1988年初在澳大利亞雪梨市達令港畔落成,佔地1萬平方米。總體布局共分六個大景區:門庭導引區、主景區、竹林小院區、山澗瀑布區、山林野趣區、樓臺水庭區。



来源:中國網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