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為何做夢 可消除痛苦回憶?(圖)



科學家新研究發現,做夢能夠消除痛苦記憶。(網路圖片)

據美國國家地理網站報導,近日,美國科學家進行的一項新研究發現,做夢可能是一個治療過程,能夠消除痛苦記憶。該研究發現刊登在11月23日的《當代生物學》雜誌上。

在最近進行的一項實驗中,參與者首先觀看可以激發情緒的圖片,而後進入夢鄉。此時,研究人員對他們的大腦進行掃瞄,結果發現控制情緒的大腦區域在出現夢境的快速眼動期活躍性降低。

研究人員表示,參與者第二天報告稱這些圖片對情緒造成的影響有所減弱,說明快速眼動期可能幫助我們消除生活中對不快經歷的記憶。研究領導人、加利福尼亞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神經系統科學家馬修-沃克爾表示,我們為什麼會做夢仍舊是一個不解謎團,睡眠與情緒健康之間的關係也令人難以捉摸。

目前,科學家已經發現軼事證據,證明睡眠具有治療功效。所有人都知道,頭天晚上睡得好,第二天才會擁有充沛的精力,投入到工作和學習中去。臨床數據顯示焦慮、創傷後應激障礙等情緒障礙能夠導致睡眠異常。沃克爾說:「儘管研究顯示情緒與睡眠相互影響,但我們對情緒和睡眠間關係背後的基本大腦科學原理仍知之甚少。」他進行的研究發現,治癒創傷的並非時間,而是睡眠過程中的快速眼動期。

為了進行這項實驗,沃克爾和同事將34名身體健康的志願者分成兩組,每組志願者觀看150幅圖片,而後給自己的反應打分。這些圖片每間隔12個小時展示給他們一次,核磁共振掃瞄器會在此過程中監視他們的大腦活動。

沃克爾表示這些圖片曾被用於數百項研究,有的展示台面上的水壺等普通物體,有的則展示事故中的傷者。一組志願者早晨觀看這些圖片,晚上再次觀看,中間不睡覺。另一組志願者在晚上入睡前觀看同樣的圖片,第二天早上再次觀看。實驗結果顯示,在兩次觀看圖片間睡覺的志願者在第二次觀看後對圖片的情緒反應更溫和。

在志願者快速眼動期進行的核磁共振掃瞄結果顯示,大腦扁桃體的活躍性降低,可能允許額葉前部皮層弱化圖片的影響。扁桃體是處理情緒的大腦區域。睡眠腦電圖顯示,與壓力有關的大腦化學物質水平呈下降趨勢。沃克爾表示,在經歷影響情緒的事件時,與壓力有關的化學物質釋放,對這個事件進行標記並以優先順序排列,而後在睡眠過程中提醒大腦處理這個記憶。

沃克爾說:「在最初經歷這個事件和後來回想起這個事件之間,大腦耍了一個精妙的小把戲,將情緒與記憶分離,使得記憶不再帶有情緒色彩。這是一個治療過程。」但睡眠專家、美國密蘇里州塞達利亞博斯韋爾地方健康中心睡眠醫學部門負責人大衛-庫赫爾曼表示,這個研究小組的結論可能有些草率。做夢並不能緩解所有情緒壓力。雖然做夢能夠幫助提高處理應激情境的能力,但快速眼動期不太可能完全驅散不良記憶。他說:「這是在人為控制環境下在數量有限的研究對象身上得出的一項有趣的發現。」

這兩位專家都認為睡眠往往被醫學界忽視,雖然研究發現睡眠擁有多種健康益處。研究領導人沃克爾指出,此項研究再一次提醒人們,睡眠並不是一個大腦停止活動的狀態。研究顯示睡眠擁有多種重要功能,其中一個功能就是幫助我們保持情緒和心理健康。



来源:美國國家地理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