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眉日出與山月(組圖)

作者:整理/董心弦 發表:2011-12-03 17:28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一、日出

高山觀日出,萬里山河,到處可見,不足為奇。但登峨眉山觀日出,就大不一樣了。峨眉山在海拔3000米以上,視點更高了,踞高望遠,更加浩瀚壯闊,峨眉山高立在四川盆地的西地邊緣,鳥瞰著縱橫千里的「天府平原」。靜謐的山林,綿綿的雲朵悄悄地將朝陽托起,「日出驚山鳥」的畫面更顯出仙山的寧靜祥和,在這樣的氛圍中觀日出,又是怎樣的一個心靈洗滌。峨眉山夜雨居多,常常是雨霽晨曦,霧露中的冰晶和水珠,將陽光中豐富的色相展示得淋漓盡致。

站在金頂捨身岩上遠望東方,只見天邊一脈鑲上金邊的灰色雲層緩緩浮動,金邊映射周圍厚厚的雲層灼灼閃光。慢慢地,灰雲裂開了一條縫,縫中透出橙黃的光芒,雲縫越來越大,顏色也逐漸與周圍雲層變為橙黃,稍頃,紅日露出一點弧形的金邊,弧形越來越大,雲層也為它閃開一條道路,當橙紅色的旭日冉冉上升,露出大半個腦袋時,速度突然增快,像一顆打足氣的皮球,猛地一剎那,跳出地平線,光芒四射,穩穩噹噹地嵌在地平線上。人們的臉上被塗上了一層酒後的紅暈,金頂也披上了一件金色的綵衣。這時你會忘記了山頂寒氣襲人的晨霧,不停地跳躍歡呼,久久不願離去。

峨眉山觀日出,不僅開闊視野,滌蕩了胸襟,而且是深深地密切了人和大自然的關係。北宋詩人蘇東坡詠道:「秋風與作雲煙意,曉日令草木姿。」南宋詩人範成大在詩中這樣寫道:「雲物為人布世界,日輪同我行虛空。」明代詩人楊升庵也有詩抒情:「窗含曉日明巴蜀,樹綰煙雲鎖牧樵。」這些流芳百世的詩人,在觀賞峨眉日出之後,詠唱了他們的直感和真情。有的說:「這朝陽的溫馨育著山川草木。」有的說:「這陽光照亮了巴蜀大地。」有的說:「我伴隨著日輪,游在浩無邊際的太空。」這是多麼的寄意真摯,多麼的豪情滿懷。

看到這個畫面,我就想起了電影《少林寺》裡面的那個畫面,洪亮的鐘聲迴響山林,幾隻小鳥被驚的飛向寺院的一角。古觀悠悠,晨鐘暮鼓,修行的山地在黎明破曉前顯得格外的寧靜。

衝破重重雲層,霞光萬丈。

乍一看,你以為是冬日的雪地,其實是雲。遠處的陽光投來暖暖的黃色,寒意盡失。

美輪美奐的日出,一望無際的雲海,地平線上露出太陽的半個臉,照透雲層,像是映出太陽的倒影。天空黃光的波浪托出紅色的弧形,佈滿了整個天邊。朝霞滿天,萬道金光射向大地,此時的峨眉山,宛似從頭至腳逐漸披上金色的大氅,呈現出它全部的秀美身軀。

萬佛頂,日落。山林又回歸寧靜。

二、山月

峨眉山的月亮同樣有很豐富的內涵。峨眉山月自古就是「神州秋月」的代名詞,唐詩人李白在《送蜀僧晏入中京》一詩中,全詩十六句,竟有七句詠及峨眉山月;他的《峨眉山月歌》成為了千古絕唱,成為了當今世界漢詩唐風的典範:「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發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據說李白是修煉人,號青蓮居士,他思念著能返回天上的故鄉,其著名的《靜夜思》,在歷史上很多版本的收錄中,第三、四句寫是「舉頭望山月,低頭思故鄉」,這也許是李白對峨眉山修煉文化的嚮往。

站在雲層之上來觀賞峨眉山月,自然是「月光清朗照乾坤」。用皎潔如玉來形容銀光四溢的峨眉山月,可以說是毫不虛誇的。

太陽還沒有下山,月亮已經升起。

峨眉山十景之一:像池夜月。月亮變成了金色。

山高離月近,峨眉山看的月亮特別大。

彩林映山月。



来源:看中國論壇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