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週一曝出乳品新國標由企業起草的內幕。奶企紛紛辯稱:不代表企業單方意志,會綜合各方意見。」引發輿論炮轟,指專家意見被臨門一腳翻盤,新標準大幅度倒退,起草過程黑箱操作。
廣州南方都市報星期二社論。(網路截圖)
中國奶製品安全疑問不斷,有媒體報導,黑龍江飛鶴甘南歐美養殖公司的幾十名員工、六百餘頭奶牛陸續感染了布魯氏桿菌病,且有染病職工爆料說,「奶牛得病後還在產奶。」飛鶴乳業已承認,有11名員工感染了布魯氏桿菌病,但否認奶牛感染此病。不久各大網站的報導突然被刪。當地政府部門發表聲明,稱奶牛並未得病,奶源安全。北京記者李秀江星期二在新浪微博寫道,他的一位媒體朋友前往‘飛鶴’採訪,回來後初步診斷染上布魯氏桿菌病。恐怖。據瞭解,此病與非典同屬一個傳染級別,這麼大的事,可不能再瞞著了。
在乳品安全堪憂之際,《人民日報》星期一刊登題為《誰在制訂食品安全標準——專家講述乳品新國標出臺過程》的報導,曝出乳品新國標是由企業起草的內幕。對此,《北京晨報》星期二報導稱,乳企紛紛予以否認。伊利發給晨報記者的回覆中承認在參與標準的起草工作,並表示:「除伊利、蒙牛外,光明、聖元、完達山等國內知名企業都在參與不同標準起草。」但伊利對企業綁架和左右標準制定的說法稱:「企業負責起草的只是最初的討論稿,需提交給專家組,最終報國家相關部委,不代表企業的單方意志。」
據報,有關專家就每百克乳蛋白質不得低於2.95克的標準,被降至2.8克。專家反映他們最初提出的2.95的標準是25年前制定的,社會進步了,技術水平提高了,反而倒退。達不到25年前的標準。連雲港的結石患兒家長相慶玉說:「這些監管部門把這些職責完全下放到廠商,他們完全漠視了老百姓的健康。奶業的標準完全被大廠商給綁架,他們本身就是穿一條褲子,他完全忽視了健康,完全把企業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了。作為中國人來說是非常悲哀的一個事情。」
據報,由各部門牽頭修訂的這項全球最低乳業標準內部待議稿顯示,以巴氏殺菌法加工牛奶的標準是由蒙牛起草,生鮮乳標準由伊利起草,酸奶的標準則是由光明乳業起草。關注事態的乳製品維權群體「結石寶寶之家」發起人趙連海星期二對本臺表示:「這些企業利用這樣的方式已經欺騙了非常多的消費者。這個標準讓人非常無法接受的地方,一、把這50萬的菌落總數提升到了200萬,再有最重要的是,我這邊所瞭解到的讓人無法容忍的,這一次新的標準當中包括像沙門氏菌,像黃色葡萄球菌這樣的致命病菌都不再進行檢測。」
趙連海表示,更令人憤怒的是一些必須檢測的項目,在新標準中被省略:「這些致命病菌在國際上都是必須要檢測的,包括在我們以往的標準也都是要檢測的,而這一次的標準都已經徹底的取消了。這些乳業集團目前的這一套標準是完全無視消費者的生命健康的,他們是為了自己的利益,他們在生產收購的時候,可以大量的降低成本」。
患兒家長蔣亞林批評奶企:「根本就沒有自律,沒有道德可言,由他們來制定標準企業肯定是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肯定是成本降低的越低越好,而且前段時間,飛鶴乳業爆出來有一部分飛鶴乳業的員工被牛感染的病毒傳染到了人身上,這些牛在發病的時候仍然在產奶,仍然在生產奶粉,那麼它們又會對我們的孩子,對我們的人體健康造成什麼樣的損害我們都不知道。現在各個政策的出臺並不是考慮到民生,而是利益集團的利益,是他們互相爭利的結果,否則這個世界上最差的標準不會出臺。」
新華每日電訊星期二刊登了丁永勛的評論說,事實上由龍頭企業牽頭起草行業標準,幾乎是一種慣例。因為龍頭企業一般掌握先進技術,熟悉生產工藝,彙集了該行業一流的專家,按說標準應該更嚴格才對。
趙連海認為問題根源在體制:「面對國內的這些乳製品企業如此不負責任的狀態,我們能做的就是拒絕去購買它來表達我們的態度。這些問題的最根本的還是體制的問題,目前來講完全沒有輿論監督,導致了他們隨便去做。」
《南方都市報》週二發表社論說,乳品行業是個讓國人創巨痛深的行業,然而就是這個行業,在幾近摧毀國人食品安全信心之後,卻不思振作,不從恥辱中奮起,反而鼓搗出了一個「全球最差標準」,如此公然冒天下之大不韙,緣由何在,底氣何在?這堪稱一個謎團。評論呼籲向公眾釋疑,否則公眾無法樂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