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縣米橋鄉「毀麥種果」,涉嫌毀壞基本農田,不符合土地政策。
據焦點訪談報導,11月中旬,甘肅慶陽市寧縣米橋鄉部分農民在基本農田內種植的小麥被推倒,政府要求種蘋果樹。部分農民稱,他們不同意種果樹,鄉里也沒按規定給予補償。寧縣果業局稱,「果業」與「基本農田」沒區別;寧縣國土局承認,佔用基本農田種果樹不妥。(京華時報11月28日)
想民強,為民富,找項目,發補貼,這樣打著燈籠也難找的好事,到了米橋鄉卻成了令人非議、出力不討好的「臭政策」,不能不說是一個莫大的笑話。原因何在?
從大的方面講,寧縣米橋鄉「毀麥種果」,涉嫌毀壞基本農田,不符合土地政策,影響糧食安全,得不到國家的支持。
就事論事講,寧縣米橋鄉的「毀麥種果」,選項不科學,沒有雄厚的科技支撐,種下的果樹難成活,需反覆栽種,而且三年就應挂果的果樹,「從2005年種到現在仍未進入挂果期」。顯然,這裡還存在著一個引種的果樹是否適應當地氣候的問題。
村民們不願意種蘋果樹還因為「這些地裡種植的小麥是他們一年的口糧保障」,而當地政府給予每畝200元的補貼,按現行物價水平,可以說是杯水車薪,而且還涉嫌不能及時兌現到位,長遠來說更是遠水不解近渴。更為要命的是另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種出的蘋果能否賣出一個好價錢?這就也就是政府不僅要看項目,更要看市場,不但看現在的市場,更要看未來的市場,但這裡似乎缺的正是這些。此問題不解決,農民種蘋果樹「沒有積極性」自在情理中。
而事實上,不看市場看政府,正是農民辛辛苦苦勞作生產出來的農副產品,市場滯銷價格畸低,賠了本錢和力氣的根源。就在不久前,山東、安徽、遼寧、新疆等地又出現了白菜滯銷的情況,價格從去年的一元跌到現在的一毛甚至幾分錢。而今年生薑價格也從最高的9.6 元/公斤暴跌至0.7元/公斤,姜農平均每畝損失1500元以上。等等,像這樣讓農民「賠光了腚」的事件,在近年的媒體新聞裡可謂「鋪天蓋地」。
分析其中原因,與政府不科學的「強力」引導有很大關係。說政府不科學引導,除了項目不合實際、違背民意,依靠行政手段強硬推行外,更重要的是指政府沒有充分考慮市場因素和千變萬化的市場特點,有的項目可能推行時還可以,但到產出時就會「產能過剩」,貨多價賤;有的項目可能產出時還是不錯的項目,但由於地方政府只重「產」而不重「銷」,造成產銷脫節,農產品銷不出去或價格偏低;而有的項目從一開始推行就缺乏充分研究,就是「過時項目」、「低產項目」、「無效益項目」等。這些問題的出現,都是政府應該解決而沒有解決好的關於我國「大農業、弱產業」、「大市場、小產業」、「農業與市場信息不對稱」等問題的具體表現。
既然這些基礎工作沒有做充分,那為什麼一些地方政府熱衷於強力推行「毀麥種果」這樣的政策呢?一句話,都是急於創造政績惹的禍!本來,創造政績沒有錯。相反,政績正是為民父母者的題中應有之意,但關鍵是,這種政績的創造、政策的推行,要在符合民意、充分研究市場、能為民切實帶來收益為前提。但現在,一些地方政府和官員,為了一味追求所謂的「政績」,不考慮實際、市場、農民意願和具體後果,強行實施一些「好政策」,結果是誠心辦壞事,好項目成了坑農的餿主意!
有多少麥田可以毀了重來?提出這一問題,是希望地方政府不僅要考慮群眾的吃飯等現實問題,更是希望地方官員在推行一些農業政策時,能從根本上考慮農民的利益,幫農致富。誰人不想多富裕,只因政策不為民。政策若能惠民富,豈有不領政府情?真正富民的政策才受歡迎!
来源:BBC中文網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