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種跡象表明,貨幣政策在微幅放鬆。微調可以,大幅放鬆將出大錯。
市場視作利率先兆的一年期央票發行利率下行。11月8日,100億元人民幣1年期央票參考收益率報3.5733%水平,較上週下降1.07個基點。這是1年期央票利率在連續11週以來落在3.5840%後的首度下調。
上海銀行間拆借市場一個月以內的利率均處於半年以來的低位,11月8日隔夜拆借利率為3.1117%,小幅上漲1.84個基點,中長期品種依然維持在半年以來的相對高位。央行今年前6個月操作以緊縮為主,7天期回購利率一旦跌到3.2%以下,央行就會上調存款準備金率,或者加大回籠力度;目前逐步放鬆,10月底時對商業銀行進行了定向逆回購操作,連續暫停了三期的正回購操作。季度末放鬆流動性的意圖呼之欲出。
市場表現由陰轉陽,出現難得的深秋小陽春。
股市在上週大幅上升,截至10月28日的一週,股指出現五連陽,滬指全周累計上漲6.74%,創近一年來最大周漲幅,深證成指全周漲8.92%。
債市同樣火爆。由於7、8兩月城投債風波影響,導致槓桿債基市價在9月底創出上市最低點,如此下去,債券抵押、債券基金等業務風險均會出現高風險折價,到10月債市突然轉暖。11月7日,鐵道部公告,將於8日招標發行2011年第三期中國鐵路建設債券,規模300億元,7年期和20年期品種各150億元。由於此前第一期債券發行火爆,此次鐵道債7年期品種招標利率區間為4.63%~5.63%,20年期招標利率區間為5.03%~6.03%,較上月發行的第一期企業債利率區間整體下降50個基點,較第二期企業債整體下降30個基點。鐵路建設債券9月發行嚴寒與10月的艷陽高照,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說明市場預期實際利率已經大幅下降。
似乎有太多的理由應該放鬆貨幣。
年關將至,處於資金漩渦中的大大小小的項目與投融資平臺急需充足的資金。有了充足的資金,股市反彈,可以融資;債市反彈,可以低息發債;投資者有了吃飯行情。
全球主要央行頂不住債務危機壓力開始降息,中國實行嚴厲的緊縮政策似乎於理不合。11月3日,一向紀律嚴明的歐洲央行突然將基準利率削減25個基點至1.25%,負利率達到1.75%左右。歐洲央行並不孤獨,8月31日,巴西央行宣布降低基準利率50個基點至12%;10月19日,再次下調50個基點至11.5%。11月1日,澳大利亞央行將基準利率從4.75%下調至4.5%,這是該行兩年多以來首次降息。各國央行已經把債務危機下的實體經濟緊縮,當作了頭等大事,加息抗通脹暫時退出舞臺。
11月9日將要公布的10月份宏觀經濟數據,形勢喜人,為貨幣政策的放鬆提供了空間。絕大多數業內預測,通脹將回落到5.5%,路透社的調查顯示,中國10月CPI同比漲幅預計降至5.5%,環比漲幅則大降至0.1%;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PPI)同比漲幅亦回落至5.7%,上月為6.5%。此前食品價格與大宗商品價格的下降,已經為央行打開貨幣寬鬆的大門。
放鬆貨幣總是皆大歡喜,收緊貨幣往往鬼哭狼嚎。但一味放鬆貨幣將使中國經濟結構轉型停滯,放鬆在貨幣管制方面的改革,增加未來的通脹壓力,給國際大宗商品市場以漲價的明確暗示,對中國未來的經濟發展不利。
中國不缺資金,缺乏的是對資金的有效配置。
從長期看,我國廣義貨幣發行一直超出國際平均水準。據相關數據,2001~2003年,中國M2增速16.6%,GDP增速為9.8%,CPI增速為1.4%,M2增速超出GDP增速與CPI增速之和5.4個百分點;2005~2007年超出2.8個百分點;2008~2010年9月超出9個百分點。明顯屬於過度發放,導致通脹壓力居高不下。另據中金公司估計,11~12月份財政存款可能集中投放,投放量將超過1萬億元,7天利率有望回落至3%~3.5%之間,而銀行貸款環比大幅增加800億元左右,說明銀行資金緊張狀況將大大改善。只要中國央行表態放鬆貨幣,國際大宗商品與中國的房地產價格會再如脫韁野馬,無法控制,對中國經濟布局不利。
放鬆貨幣對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項目停工半停工等現象沒有實質幫助。中國有將近80萬億元人民幣存款,資金並不缺乏,而缺乏與中小企業對接的金融體制,缺乏與重點工程相對應的市場化改革。著眼於放鬆貨幣來解決經濟難題,無異於前門送狼,後門迎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