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總理默克爾最近說,解決歐債危機無法一蹴而就,歐洲國家需要用十年時間才能走出困境並重振經濟。此話聽起來挺嚇人的。因為這兩年光希臘一個小國就搞得世界不得安寧,而歐元區其他國家的債務問題如果一個個引爆開來,還不知會發生什麼事情。因此看起來前景不妙。
但,事實果真如此嗎?
前些日子讀了一本書《歐元、美元和國際貨幣體系》。這是2005年1月在美國的一個經濟年會上一些經濟學家發言的彙編。這本書主要是針對歐元來展開的。編者是一位美國大學的教授。而對歐元、美元和國際貨幣體系發表看法的知名學者有Feldstein等。
由於這次會議是在歐元區表現最好的時候召開的,因此這本書充滿了對歐元、歐洲央行及歐元區前景的讚許。如,Otmar Issing在《歐洲央行和歐元:第一個六年》中說,「頭6年存在的貨幣政策被證明是成功的嗎?公眾對歐洲央行監管能力的信心在增強嗎?」
他的看法是「歐元在各成員國都構建了穩定的宏觀經濟環境:通貨膨脹和產量波動都得以降低。不考慮各國最近的財政波動,穩定和增長公約被作為原則來保持公債的適度水平。隨著近期的經濟適度增長率,歐元區內公共財政狀況比其他發達國家都好。」
這裡,得先交代一個情況。歐洲貨幣聯盟是在1999年元旦成立的,初始成員有11個國家,同日歐元正式面市。這件事在國際金融體系中是一件大事。所以在2005年的美國年會上,才有第一個6年的提法。而在這個時間點上,Otmar Issing說的也許是事實,但是他顯然過於樂觀了。
從歐元的表現看,歐元從1999年1月1日推出時的1比1.17美元,到2000年10月的0.82美元,再翻到2004年12月的1.36美元,6年走了一個先跌和升的大V字形。到2005年初,歐元區主要經濟指標都有所改善,因此經濟學家們有理由為歐元的成功給予讚許的目光。但是檢驗的時間還嫌太短。
所以,就在這本書裡已經有學者對歐元的致命問題表示了擔憂。比如,Martin Feldstein在《歐元與穩定公約》中說,「歐洲的組織結構是集中的貨幣政策和各國分散的財政政策。這種結構使成員國有一種推行大規模的持續財政赤字並提高負債對GDP比率的強烈傾向。」
「這種傾向的原因在於,在整個歐元區使用單一貨幣,意味著在其中某一個國家發生的過度的財政赤字不會引起該國利率的上升或匯率變化,而這些變化對於一個使用本國貨幣的國家是本應該發生的。簡而言之,缺乏規範大規模財政赤字的市場反應。」
「由於貨幣單一,歐元區國家的政府無法運用貨幣政策來應對短期的經濟低谷。所有的歐元區國家只能在一個貨幣政策和本質上同意的利率水平。因此,甚至連在國內經濟活動放緩的時候自然利率下跌這種在獨立貨幣國家正常發生的變化,對歐元區國家都不會發生。匯率也是如此。」
未曾想,又過了6年,歐元區的問題果然被Feldstein說中了。歐元區從最初的11國發展到現在的17國,其中希臘是被高盛做了「手腳」後加入歐元區的。而在單一貨幣政策下,各成員國由於失去了利用貨幣政策來平抑經濟波動的工具,因此只能靠各自的財政政策來應付經濟問題。這樣日積月累問題叢生。
現在回過頭來從整個過程看,歐債的問題和歐元區問題並非一朝一夕的事,也不是學者們沒有意識到、沒有研究過的事,而是早在觀察之中。就拿希臘債務危機來說,也早在觀察之中。為什麼今年這些問題會弄得這麼突然、這麼突出、這麼嚴重呢?這是在演什麼戲?恐嚇誰呢?
仔細看,這些問題在今年好像突然爆發,主要是因為歐元區的結構性矛盾已難以維持下去了,需要有一個了斷。而這種了斷不僅有經濟含義,更有突出的政治含義,需要歐元區17個國家對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有更強的約束。而能不能做到這一點,對未來的歐元區發展非常重要。
這樣一來,就連帶了對全球經濟的影響。因為歐元區國家雖然人口不多,但在世界經濟中的比重卻很大。尤其與新興經濟體的互補性很強,當歐元區財政從緊時,自然會影響對新興經濟體的產品與服務的需求。所以新興經濟體現在有點緊張,也是很自然的。
其實大可不必。因為歐元區的問題主要還是它們的家務事,而新興經濟體與它們的互補性貿易是有剛性的。因此儘管對歐元區的貿易在未來的增長可能比較困難,但是它的基本需求還是有的,還在那兒的,只是今後的談判會艱苦些,工作更難做罷了,需要有思想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