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臺攝影攝像的技巧

作者:鶴偉貴 發表:2011-10-22 12:53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攝影攝像是用光來繪畫(Photography = Photo光子 + Graphy繪畫),離開了光影就難以刻劃形象和營造氣氛。布光最主要要抓住三點:光的強度大小(Brightness),光的明暗對比(Contrast),和光的顏色-色溫(Color temperature)前兩者對黑白攝影攝像有用,如果要拍彩色電影,三者都要精確調節。佳能新推出的1D Mark IV的感光係數ISO可達10萬,推算起來比EX-1和EX3要好五級光圈,幾乎可以不要任何外在光源條件下拍攝。

當然,單純談亮度是不夠的,還需講究光的明暗對比,人物受光面和背光面的亮度對比控制在2:1或3:1左右,攝像的效果最佳。單反相機為了能保留下更多的細節,就必須把景物之間的反差的距離縮小。如果光線反差降低的話,照片本身就顯得灰。所以單反不能直接出片,必須經過後期對曲線進行調整。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保留想留下的影調,再提高反差。如果拍彩片,電影電視以及攝影都是在二種色溫的情況下拍攝的。一種是5600K色溫下拍攝的(戶外自然光太陽光拍攝);另一種是3200K色溫(戶內鎢絲燈燈光下拍攝)。在攝影前,必須調白平衡,讓攝影機在現場的光源下,以我們所知的白色物體(通常是白紙)所呈現出來的色澤當成標準的白色,這樣其它的顏色就可以有一個標準可依循,攝影機就可以呈現出較接近真實的色彩。

攝影攝像領域題材劃分很細,舞臺攝影攝像是最難、最不容易掌握的一門創作藝術。舞臺攝影攝像易學難精,是對攝影攝像師綜合能力的考驗。舞臺攝影攝像師不但要有熟練的技術和敏捷的反應,同時還得具有一定的音樂繪畫和美學修養。舞臺攝影攝像拒絕單純地記錄,必須轉向藝術創作,攝影攝像師對一部戲的整體氛圍,對空間和層次的把握必須要有藝術感覺。舞臺攝影攝像師最要緊的是要懂戲,懂得舞臺節奏,明白戲情戲理,因為懂戲就可以拍到戲裡的那些關鍵點。要讀劇本,泡排練廳,聽導演闡述,看台上合成以及和設計者交流。必須多看經典劇照,學習揣摩前輩藝術家最希望定格的畫面。再有就是要研究不同的演員的特點,他們在台上表演,演員周圍的環境場景氛圍,演員的口型表情和身段,和畫面整體美,才能捕捉到他們最好形象的特寫鏡頭。一場演出,其典型象徵意義的場面和精彩的瞬間是有限的,對舞臺的最佳拍攝時機--典型瞬間的預見性,為舞臺攝影攝像師所必須具備的內在素質。

舞臺攝影攝像師要利用一切途徑預先對劇情進行瞭解和研究,掌握情節的發展,找出應當重點拍攝的場景,為實拍做好必要的準備。對劇情的瞭解,只掌握劇情發展的情節是遠遠不夠的,還必需在視覺上有形象的瞭解,即攝影攝像師的腦子裡要有非常具體的畫面,主要演員的位置、具體動作,都要儘可能在事先做到心中有數,拍攝時才能從容不迫,掌握好適當的瞬間。所以,攝影攝像師應當盡量爭取多看幾次演出。如無這種條件,多看看彩排,確定拍哪些場面,在什麼瞬間拍,什麼拍攝角度,應該選用多長焦距的鏡頭等等。如果沒有後門可開,節目開始前購買一份節目單能瞭解一些有用的信息,以對內容過程基本有數。而對於有名的舞劇,可以事先充分熟悉劇情和音樂。舞臺攝影攝像主要靠抓拍,拍攝者很少有時間去思考構圖和快門光圈組合,為了不錯過佳作,碰到有潛力的場景應多拍,增加拍到好作品的概率。舞臺攝影攝像師的現場藝術感覺越強,對攝影攝像技術的理解和掌握越透徹,拍到大作的概率也越高。

舞臺攝影攝像的特點是地點相對固定,燈光變化多樣,演員的動作不可重複等等。在一臺戲的演出中,舞檯燈光會有幾十種、上百種的變化,尤其是許多戲用黑絲絨做背景,人物在臺口處表演,前後光比有時要相差15倍。從攝影角度看,光比如相差5倍以上,膠片都很難體現出舞臺空間的層次,CMOS或CCD感光板就更不行。因為場景光線暗淡,明暗對比強烈(舞臺背景很暗,但演員面部一般來說很亮),舞臺藝術燈光顏色複雜,所以對設備和技巧要求比較高。場景光線暗淡要求大光圈快鏡頭和配有高感光係數ISO大面積感光板的相機;明暗對比強烈要求增加感光板的面積和使用色彩層次捕捉好的鏡頭,舞臺攝影攝像師注意的不是亮度不夠,而是不要過曝;舞檯燈光顏色複雜要求把攝影機色溫手動調成3200K(鎢絲燈Tungsten),因為舞台大多使用3200K標準色溫的燈光來打光,用這個來當基準值可以呈現出該有的色彩。在光線條件好時使用長焦鏡頭拍攝特寫很合適,但當光線不好時,手持相機使用長焦鏡頭拍攝很容易造成照片或視頻模糊和晃動,此時使用廣角鏡頭影像相對清晰,當然人物比例縮小了,畸變也會有。最好用三角架,如果條件不允許,起碼要用單腳架,防止照片或視頻模糊和晃動。

舞臺攝影攝像在很大程度上還是以拍攝人物為主,在一個好位置上拍攝有時比攝影技術更重要。到劇場或廣場拍舞台照,首先要選好拍攝位置和視角。推薦機位是劇場正廳的3-10排,和舞臺中心成120度夾角的區域內,鏡頭的縱軸線與舞臺的縱軸線基本平行。仰拍機位通常在正廳的1-5排,俯拍機位可以考慮二樓廳的1-2排。視角太高拍出來的人物會變形,視角低了看不見人物的腳,在第5-7排的位置上拍攝時視角正好與舞臺台面保持平衡。不推薦機位太偏離舞臺中央或者離開舞臺距離過遠,因為光的亮度會隨著距離衰減,同樣的舞臺場景,使用相同的光圈,距離舞臺越遠,所需要的曝光時間越長,也就越不容易獲得清晰銳利的照片。

根據被攝體選擇拍攝角度,可以在側角度多拍攝一些特寫,正面舞臺的角度多拍攝一些舞臺全景或比較穩重的照片。通常選擇正面側30°∼60°的角度進行拍攝。大部分演員習慣用右手拿麥克風,所以在演員的左側方進行拍攝可以更好的防止麥克風擋住面部。一些莊重或對稱性的場景則適合正面拍攝,最後的集體造型也適合在正面拍攝。通常舞檯燈光的布局是正面光較強,這種正面光會減弱人物的素描關係,人物造型的空間感和層次感會被淡化,光影效果也平淡。而選擇偏一點的角度來拍攝,人物有正面光、側面光和逆光的組合,再加上各種不同色彩光源的豐富,畫面的層次感和光影效果都會體現出來。舞檯燈光的設計特點是:相對於配角、佈景而言主角的左右耳光是最強的,為此要盡量避免主體人物轉向左右耳光時拍攝。行家的經驗是:側面較正中為好;儘可能地不在劇場的第一排拍照,仰角拍攝人物易變形;拍大場面全景,樓上一排俯拍最好,前後人物不易重疊。

一般來說,舞臺拍攝以100米內為佳,鏡頭焦距應使用50毫米-400毫米不等,要使用遮光罩以降低雜光的影響。如果在劇場內可以自由行動,拍攝舞臺演出最常用的是標準鏡頭和中長焦距鏡頭。可以用標準鏡頭拍攝全景或中景,而用中長焦距鏡頭拍攝演員的單人舞蹈、獨唱、獨奏或者近景等。用廣角鏡頭拍攝,往往在畫面裡包括的邊幕太多,構圖不夠簡練,如果需要拍攝較大的演出場面,可以用標準鏡頭退後一點拍攝。在離臺口10米左右的位置上,用焦距為135毫米的鏡頭能把單人表演拍滿畫面,如果演員的表演動作大要用85毫米或50毫米的鏡頭拍攝,以免動作出畫面。如果在劇院前左右側拍攝,距離舞臺較近,佳能135mm F/2 L或萊卡180mm F/2.0 APO Summicron之類的鏡頭很有用,佳能135mm F/2 L是佳能系列鏡頭中成像最銳利也最值得保留的一支鏡頭,萊卡180mm F/2.0 APO Summicron鏡頭遠處成像極為清晰,細節保留超群,具有萊卡特色的色彩層次捕捉能力,可以在計算機上後處理時用數字放大功能(Digital Zoom)將視頻放大,也不會有太多失真。

根據劇院大小,在正廳3-10排的位置,70-200mm是最合適的焦段。如果在劇院後方後排甚至最後一排正面拍攝,最起碼要300mm F/2.8之類的鏡頭,因為這類超長焦大光圈快鏡頭一般都很重(3到5公斤),所以要架在三角架上,那麼佳能IS防抖鏡頭也沒必要,這樣能省很多花費。佳能的防抖超長焦大光圈快鏡頭一般都貴得離譜,300mm F/2.8 IS L單價在4000到5000美元,可以考慮買Nikon80年代生產的AI手動超長焦大光圈快鏡頭,如好成色的二手Nikkor AI 300mm F/2.8大約要1200美元,成像性能不亞於佳能鏡頭。好成色的二手Nikkor AI 400mm F/3.5大約要2000美元,Nikkor AI 600mm F/4大約要3000美元,是佳能相應IS防抖新鏡頭單價的1/3。好成色的二手Tokina 300mm F/2.8或SMC Takuma 500mm F/4.5鏡頭只要800美元左右,但成像性能略遜於Nikon佳能鏡頭。

在使用佳能7D相機作舞臺攝影攝像時,攝像師一般遵循以下程序:

1。調白平衡。在菜單上選取手動白平衡功能:色溫3200K或鎢絲燈Tungsten,因為舞臺基本光是3200K標準色溫。靜態照片一定用RAW格式存儲,在後期調整白平衡有餘地,市場上有些軟體可以在電腦上調校白平衡,但這些調校會影響相片的質素。

2。設光圈。拍舞台照需開大光圈,這已是共識。大光圈可以將背景虛化,虛化後的背景突出了前面的主體,而背景虛化後朦朧的效果更有一種形式上的美感。不同的鏡頭背景虛化效果不同,一般認為,光圈越大,焦距越長,虛化效果越好。鏡頭光學設計不同,虛化效果也不同。

3。測光。選取重點測光功能(Spot Metering)。相比背景來說,舞台上的演出者在射燈照射下光度顯得相當高,主體、背景的光差非常大。如果使用相機預設的平均測光,測光受到黑暗的背景影響,拍出來的主體一定會嚴重曝光過度,只能用重點測光鎖定演出者的光度,這樣7D可以實現自動曝光。在M手動檔設定光圈和快門速度,但選擇自動調節感光係數Auto ISO,這樣相機會根據重點測光測定的光線強弱自動調節感光係數,達到最佳曝光。在舞臺中,若主體在順光和逆光間不斷切換,仍須對重點測光結果作出大幅補償。補償量須考慮主體色彩,背景與主體的光比及在畫面中的大小比例,光源方向及舞臺氣氛等。由於舞台上的照明光線會隨著劇情變化,時而明亮,時而昏暗,人物的動作也時時處於動態之中,因此使用重點測光自動曝光功能能免去頻繁的測量計算及調節工作,可以極大地提高拍攝成功率。

也有專業人士人為,平均測光和重點測光本身並沒有優劣之分,要根據實際情況靈活運用,即便是重點測光,如果測光區域恰好落在白色的服裝或者黑色的背景上,也會產生完全錯誤的曝光值,必須根據「白加黑減」的原則進行增減。如果相機使用平均測光模式或偏重中央測光模式,而且攝影者是在觀眾席上進行測光拍攝,那麼,可以根據舞臺在取景器中所佔據的面積大小來估算應該補償的曝光量。

一般規律是:當舞台上主要被攝體的面積約為整個取景器的一半大小時,就應在測得的數值上減少2級曝光量進行拍攝,當主要被攝體約佔取景器面積的1/3大小時,減少1級曝光量進行拍攝。實用方便而又正確的曝光方法是攝影師根據自己想要表達的東西去進行測光,比如,要表現臉部的表情,就用重點測光測演員的臉,按實際讀數再加1檔曝光量,其他部分就不用管;如果要表現高光部分,就按重點測出來的實際讀數曝光就行了。行家的經驗是,曝光務以人物面部為準,可以移動7D高清彩顯上的白色對焦框對準演員的面部。如果用佳能的自動鏡頭,還可以開動7D的人臉識別(Facial Detection)功能,全自動對焦,識別人臉,曝光,但速度較慢,難以適應快速變化的場景。此外,應在7D菜單打開以下選項:Highlight Priority: On,它們可以幫助保留更多高光部分的細節層次。

舞臺的光線複雜,變化大。其照明是來自舞檯燈光,它比自然光要暗得多,加之每個劇場的燈光條件都不一樣,在演出過程中光線常隨劇情發展而變化多端,TTL自動測光不能適應,曝光極易失誤,此時,經驗、技術、手動要比電子測光更為可靠。就算最高級的相機,它的測光系統在複雜的舞臺光面前也顯得很不可靠。如果舞台照明情況比較穩定,最好使用手動方式對快門光圈組合進行設定,這樣會比自動測光方式更為準確。如沒有1度窄角測光表時,可以使用照相機的內裝式測光系統測光。可以預先用長焦距鏡頭測光,根據測得的讀數確定曝光,然後換上焦距適當的鏡頭拍攝。每當舞台上的亮度發生變化時,便換上長焦距鏡頭測光。

以劇場內舞臺的各個區域來說,臺中心偏前面一點的部位最亮,一般比臺邊的亮度相差1-1.5級光圈,也比靠近天幕的縱深部位相差1級光圈。所以,要隨演員在表演中的位置及時地調整。此外,還必須及時判斷有無色光照明,色光會使照明的亮度降低很多,尤其紅光、藍光最暗。可以根據現場,在M手動檔,用手動鏡頭的光圈調節環設定光圈,在相機上設定快門速度和感光係數ISO,從而實現手動曝光。一般先在開場時對著演員的臉部測光,拍一張大特寫照片,看看亮度頻率圖(Brightness Histogram)或色彩頻率圖(RGB Histogram)是否合適,就可得出基準的曝光組合,然後正式拍照片或視頻。在以後的拍攝過程中就根據這個基準的曝光組合來進行手動調整,如果演出者穿全白衣服,就要增加約1級至1.5級曝光(即+1.5EV),如果穿黑色衣服的話,就要減少約1.5級曝光。

4。對焦。7D自動對焦功能很先進,中央八向雙十字、全19點十字型自動對焦。但因舞臺光線暗,使用大光圈景深極短,自動測距常常不靈。所以在拍攝舞臺演出時,通過目測事先調好焦點的方法是常會用到的。演出前要測量舞臺兩側及中間演區的距離,拍照時根據演員的調度活動,按已知的距離手動對焦,成功率較高。可以事先測好舞臺中心、舞臺前沿、舞臺深處、臺角等不同部位的距離,記在心中,根據演員表演時的位置迅速調好照相機上的距離際尺便於抓拍。過去手動鏡頭操作麻煩,最大的問題就在小光圈或暗光下取景框太暗,無法手動對焦。現在7D可以在3寸高清彩顯上自動曝光,小光圈或暗光下高清彩顯依然明亮,手動對焦沒有任何問題。高清彩顯上還有白色對焦框,可以用專用的多方向功能按鈕360度移動,非常方便。此外,7D還有專用的放大功能按鈕,提供5倍和10倍的屏幕放大功能,對手動對焦特別有幫助。

5。選圖片風格(Picture Style)。為了能保留下更多的光影細節,就必須縮小反差。可以在7D選取中性(Neutral)圖片風格,然後將銳度(Sharpness),反差(Contrast)調到最低-4檔,將顏色飽和度(Color Saturation)調到-2檔。這樣拍攝出來的視頻或照片保留有很多的光影細節,有利於後期圖像軟體的處理。Adobe公司的Photoshop軟體是處理照片的業界標準,Premier Pro + After Effects軟體是處理視頻的業界標準。但是也有專業人士認為,7D視頻模式下信息收集速率是1800MB/s,但存儲速率只是45MB/s,絕大部分都過濾掉了,所以最好選取模仿特種膠片的圖片風格,從而儘可能多的保留亮度和顏色的信息。現在網路上有免費下載的模仿柯達,富士等膠片的圖片風格,柯達膠片偏暖色,比富士膠片更自然主義,還原更真實;富士膠片偏冷色,稍微偏藍綠,偏品紅。

6。圖像後處理。如果照片反差很小,就必須經過後期對曲線進行調整。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保留想留下的影調,再提高反差。可以用Photoshop/After Effects軟體中的套索、編輯、圖像調整(曲線、色階、色彩平衡、飽和度)、圖層(圖層樣式,混合選項)、選擇(全選、反選、色彩選擇、羽化)、濾鏡(模糊、雜色、銳化)等功能進行調整和修改。



来源:看中國首發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