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警方日前公布十大詐騙手法,以及展示詐騙信件、「中獎」彩票通知電郵和偽鈔等。並強調其中七項詐騙案華裔易成為目標。警方稱新移民不瞭解本地情況,以及因言語隔膜和具同情心,很容易被騙。...
據加拿大《明報》報導,溫哥華市警方聯同卑詩商譽局(BBB)昨日公布「2011年十大詐騙手法」,並強調其中七項詐騙案華裔易成為目標。排首位的騙案是電腦「中毒」詐騙,騙徒冒充「微軟」(Microsoft)或大公司職員,致電事主稱其電腦「中毒」,以騙取維修費外,個人資料也可能遭竊警方稱新移民不瞭解本地情況,以及因言語隔膜和具同情心,很容易被騙。
溫哥華商業罪案調查組警長史葛(Jim Scott)表示,警方平均每個月接獲100宗涉及詐騙投訴案件,其中有七項詐騙案華裔較易成為目標。大部分事主受騙後會報警求助,但華裔則較少報警。警方為此特別派出懂華語的警長朱鎮波講解詐騙手法,呼籲華裔遇詐騙案要報警。
史葛表示,排在「十大詐騙手法」
No.1的電腦「中毒」騙案,騙徒以「飛線」方法,在印度打出電話,但接聽者卻可看到是本地電話號碼。騙徒報稱他們是美國「微軟」或大公司職員,稱事主電腦「中毒」,要求事主開啟電腦後,依照提示瞭解情況。騙徒這時隨即入侵和利用程式干擾事主電腦,令到電腦不能正常運作。
騙徒會要求事主用信用卡支付150元「維修費」,藉此騙財,也可能透過電腦盜取事主個人資料作為非法用途。
No.2騙徒將「中獎」彩票以信件或電郵方式作通知,要求事主依照步驟提交行政費用等便可獲取巨額款項。這項詐騙手法主要是針對長者。
No.3騙徒用偷來的信用卡購進球賽或音樂會入場票,尤其是近期舉行格雷盃(Grey Cup)入場票,然後在網上出售。事主若受騙付款買入場票,到入場時才知道門票是用假卡購買,已被取消,事主未能入場。
No.4可分兩類的「求救電話或電郵」,其中一類是騙徒冒充事主親友,通常是事主的孫兒,在國外遇上麻煩需要幾千元作為「救急」用途,要求事主匯錢「救人」。另一類是騙徒入侵事主親友的電郵和面書(Facebook)後,佯裝是該親友稱不便講述困難詳情,但騙事主提供金錢協助。
No.5騙徒冒充業主,透過網站稱有屋出租,騙取租客金錢。
No.6騙徒透過網上購物,使用偽鈔向事主購買例如iPhone等物品後,再轉售他人「套現」。
No.7「神秘購物者詐騙」(Mystery Shopper Scam)。事主從網上找到該份職業,收到「支票」後存入銀行,事主將「支票」兌現後,部分款項用作購物,部分自動轉帳到該公司。銀行稍後獲悉支票是假的,事主這時才知道被騙。
No.8「預先付款」詐騙手法,騙徒稱事主若從國外協助其提取巨款,會將部分款項與事主分享,騙徒又要求事主預先繳付某些行政費用等。由於騙徒是從奈及利亞(Nigerian)打出,電話地區號碼是419,該詐騙也稱為「419」詐騙法。
No.9「假銀行保安電郵通知」,騙徒發出假銀行通知,要求核對事主個人銀行戶口資料。當事主啟動電腦觀看附件後電腦便會中毒,且讓騙徒盜取個人銀行信用卡等資料。
No.10騙徒假冒善慈機構代表,上門向事主籌募「善款」,甚至以壓迫手法,要求事主交善款等。該類騙案亦包括假扮房屋或防火設施檢查等手法行騙。
来源:美國中文網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