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大私募股權公司黑石集團已同意將所持有的上海Channel1購物中心95%的股權出售給香港富豪鄭裕彤旗下的新世界發展有限公司,價格為14.6億元人民幣。據說,這是黑石集團首次從中國地區房地產投資中撤出。
作為全球最大私募股權投資公司的黑石,實力大、研判能力強,其一動一舉備受投資者關注。特別是其投資方向、領域、地區變動往往被看做是市場的風向標。在全球經濟病發期、經濟已經顯露二次衰退跡象時期,在中國房地產調控步步緊逼、經濟出現回調跡象的大背景下,黑石這個當口從中國房地產投資中撤出,格外引起市場側目。黑石的撤出是否意味著中國房地產乃至中國經濟的冬天來了?黑石到底從中窺視到了什麼?市場發出一連串疑問。
目前,中國經濟正在痛苦轉型。傳統拉動經濟方式已經走到盡頭。大舉投資特別是政府主導的投資弊端越來越大,已經不可持續。依靠粗放式、竭澤而漁式、極大浪費的刨雞窩式的挖煤挖礦等資源能源推進型拉動,環境資源都已經難以承受。出口拉動帶來的問題越來越大,一個通脹持續走高就非常頭痛,加之巨額外儲帶來的縮水和投資管理問題都暴露出來。長期依靠房地產泡沫式發展創造的GDP,釀造了巨大房市金融風險向,而且使得住有所居的民生矛盾異常激烈。
中國經濟必須轉變發展方式。如何轉?轉到哪裡呢?從三駕馬車上看,轉到主要依靠消費拉動上;從生產要素看,轉到主要依靠技術創新、效率提高和自主品牌上;從產業上看,要轉到低耗能、低耗資、節約土地、高科技上來。然而,所有這些都不是一蹴而就和一日之功。都需要一個過程甚至是很長的過程。這就是為何被稱作痛苦轉型期的原因。當然,這完全是中國自主調控、自我加壓、自我轉型的調控政策使然。目前,最為擔心的是,外部經濟二次探底預期增強與中國內部經濟回調、金融亂象等結合在一起,使得中國經濟下行超出自主調控範圍而變得不可掌控。這是中國經濟的最大風險。
黑石可能瞄準中國經濟預期走低的趨勢而棄中國房地產而去。黑石脫手的是商業地產,商業地產往往是經濟的晴雨表。目前,商業地產包括門面等商業出租房產的房租並不高、商業地產價格也一直徘徊在低位。這折射出對經濟預期走低的一個信號。據說,在上海等地棄房地產而去或者脫手房地產的不止黑石集團,還有一些外企。大的經濟環境是一個方面,另一個因素這次中國政府對樓市調控的決心異常之大。從目前來看,不會因為經濟出現下滑而動搖調控決心,再走回頭路的可能性不是很大。下決心擠干房地產泡沫,消除樓市金融風險不可動搖。筆者主觀臆測,黑石一直在觀察中國政府調控決心,在分析中國市場走向,憑其在中國如魚得水的高層消息面,這次拂袖而去可能預示著其篤定調控政策堅定不移,走回頭的幻想徹底破滅了。這是否預示著中國房地產將徹底回調、房價加速回歸理性?筆者認為可能心非常大。只要調控不受干擾,不因經濟下滑等因素而反覆,房價徹底向下拐去應該不出預料。
當然,精明的黑石集團是不會做賠本買賣的。眾所周知的中國中投公司2007年5月斥資約30億美元以每股29.605美元的價格購買黑石近10%的股票。2007年黑石的股價一路下跌,到2009年初市場復甦之前,最低跌至5美元以下。2008年10月中投通過子公司抄底增持了黑石2.5%的股權,成交價格在9-10美元之間,約耗資2.5億美元。兩次綜合算賬,如果中投目前持有黑石股份不變,仍虧損15億美元左右,虧損幅度接近50%。無論從黑石投資中國房地產算賬,還是從中投投資黑石算賬,黑石都是贏家。不過,中投15億美元浮虧的學費確實高了一點。
中國當務之急是在控制好物價的同時,必須防止經濟大滑坡、大波動。筆者認為,財稅和金融調控必須雙劍齊發。財稅政策做一件事:大幅減稅降費。央行和銀監會的主要任務是除了恰當運用利率和準備金率外,急需從管理金融體系內流動性盡快轉為管理社會總體流動性。
當務之急是通過對金融秩序的整頓和調控使得社會總體流動性向實體經濟流去。當前社會不缺流動性,缺的是流動性不進入實體經濟而進入投機炒作領域和高利貸市場。管理、引導流動性進入實體經濟是央行、銀監會當務之急的事情,也是應對中國複雜經濟局面的關鍵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