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下,很多人都喜歡用「黑天鵝」來形容雖然很少發生、但一旦發生卻有很大衝擊力的事件。不管是標普調低美國主權信用評級還是歐債危機,乃至中國居高不下的通脹,都被稱之為「黑天鵝」現象。應該說,受到這些事件的影響,一段時間來境內外股市都出現了幅度比較大的下跌,問題的嚴峻性還在於,這種下跌被普遍認為在短期內難以得到抑制。
其實,很難說上述事件都是「黑天鵝」現象,這是因為這些事情的發生並非沒有預兆,並且本身就具有內在必然性的一種現象。美國長期以來的「雙赤字」財政,必然會導致債務高企,貨幣貶值;歐元區經濟不振,投資乏力,一些較為弱小的國家發生主權債務危機,更是不可避免的。至於說到中國,在貨幣投放巨大且需求上升而生產成本又在不斷增加的三股力量驅動下,出現通脹是必然的,今年年內物價水平比較高,也是人們在年初就預期到的。所以,把這些稱之為是「黑天鵝」事件,並不太準確。如果一定要這樣說,那麼也許就只能這樣講:「黑天鵝」早就在大家的頭上飛了。
既然那些利空並非突然出現的,並且也是被人們都已經發現了,那麼何至於現在會對市場產生極大衝擊呢?換言之,應該說人們都不是剛看到「黑天鵝」,可是為什麼它的光臨還是對當前股市產生了極大衝擊呢?說到底,這裡存在一個準確預期的問題。就以今年股市而言,像通脹、調控以及經濟增長減速問題,在年初就為人們所熟知,但總還是有人對此有幻想,認為通脹會很快過去,調控將鬆動。特別是進入6月份以來,持這種觀點的人還越來越多。6月中旬的股市反彈行情,在某種程度上就是與此有關的。但是,現實是通脹仍然處於高位,即便到了三季度漲幅會趨緩乃至回落,但是高物價局面並不會改變。這樣一來,指望政策鬆動就只能是一種奢望。8月份以來,之所以股市持續陰跌,近期跌幅還有所擴大,就是政策進一步收緊的結果。顯然,由於對通脹以及政策走向的預期發生偏差,導致了不少投資者無視「黑天鵝」在頭上盤旋的事實,對後市盲目樂觀。結果,當「黑天鵝」降落下來時,措手不及,在股市投資上遭受到重創。顯然,這裡的本質問題是對宏觀面的把握和在投資策略選擇上的失誤。
不過,話也要說回來,既然說是「黑天鵝」,那麼前提還是它本身是小概率事件,只是在今年出現得相對比較多一些。既然是小概率事件,也就不可能長期存在。現在說「黑天鵝」早就飛過來了,也就是說離它飛走也不會太遠了。還是以中國的通脹來說,在接下去的時間段裡,應該會緩慢回落的。而在這種背景下,政策調控自然不太可能一下子就鬆動,但也未必會再緊。日前央行表示已經實施了大半年的差別準備金率到期不續,就可以認為是對沖存款準備金繳存基數擴大的一項措施,其象徵意義還是相當大的。這也意味著,如果接下來的通脹壓力真的有所緩解,而緊縮政策也沒有進一步收緊的話,那麼反映在股市上,是否至少可以得到一個喘息的機會?那種因為前期樂觀預期落空而走向另外一個極端,對後市極度悲觀的情緒,以及由此帶來的股市超跌,是否也將因此得到改變呢?畢竟,白天鵝要比黑天鵝來得多。
面對連日來的下跌,很多投資者都在擔心大盤會否再創新低,其實股市跌到2450點還是2400點,乃至2300點,都不是最重要的,因為下跌趨勢確實還沒有改變。但是,換個角度來看,當各種利空都已經被充分認識,大家明明白白地看清了有幾隻「黑天鵝」時,也許市場的下跌行情真要進入尾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