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二、三線城市限購令的出臺,已經有接近20個城市同意自9月起實施限購令。我們也在憎恨炒房團,但我們更好奇這些整日「東征西戰」的炒房團從哪裡來的這麼多錢?限購令真能滅了炒房團嗎?
困境下的製造業資金何去何從
炒房子是一件一點技術含量都沒有的事情,很多以前做實業的人,現在基本都跑去炒房了。他們的觀點基本相同,都說現在這種大環境下,做實業又累又掙不到錢,但炒房又簡單,利潤又高,那我幹嘛還做實業呢?那我們的製造業究竟是怎樣一種狀況呢?我們製造業現在的平均毛利潤只有5%,如果再刨去一些其他費用的話,我們的製造業基本是不掙錢的。那究竟是什麼讓我們的製造業這麼艱難呢?經過我們的調查分析發現,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人工成本越來越高,能佔到40%~50%。更可怕的是,就算你願意承擔這麼高的成本,你也不一定能雇到人,因此企業開始主動漲工資。工資上漲不是工人的待遇變好了,而是因為四萬億造成的通貨膨脹。
誰成就了炒房團
很多人提起溫州炒房團、山西煤老闆就非常惱火,認為就是因為這些人的存在,房價才會這麼高,才搞得大家買不起房!我們其實也不能全怪他們,真正要怪的是我們的金融政策,因為很多都是錯的,正是這些錯的金融政策給了溫州炒房團、山西煤老闆炒房的動力。2008年的時候,為了刺激房地產,央行在一年之內四次下調利率,幅度達到1.71%。同時二套房貸也有購房貸款利率7折的優惠。這意味著什麼?其實就意味著我們國家在大力鼓勵大家炒房。
最近,針對房地產市場,我們政府密集出臺了很多調控政策,還有信貸調控的力度也是前所未有的。但是,透過對這些調控政策的分析,我發現一個很有意思的事情,那就是即使到現在,我們的信貸調控還是沒有傷及到房地產。原因很簡單:第一,對於地方政府來說,土地出讓金是很大的一筆收入。第二,在現在這種大的環境下,我們的金融機構最怕的就是房價下跌,因為對於金融機構來說,房價下跌是最大的系統風險,金融機構不會自取滅亡。
失效的稅收制度
因為我們的稅收制度出現了很大的偏差,所以根本無法調節進入樓市的資金。要衡量稅負是不是重了,我們不能只看稅率,因為這只是表面上的,根本沒辦法反映真實的狀況。我們應該看的是這個稅最終能否轉嫁出去。打個比方,從表面上看,中石油和中石化每年都要繳納資源稅。可是,就算對這兩個寡頭徵收200%的稅也沒用,因為無論政府征多少稅,它們都能夠透過價格把它消化掉。也就是說,它們能把所有的稅負都加到價格上去,最終轉嫁給消費者。所以,它們能保證自己的利潤率不會因為資源稅而下降。同樣,對於炒房者來說,也完全可以把稅費轉嫁出去,而且還不擔什麼風險,至於炒房的利潤究竟有多高,大家心裏已經相當明白了。
我們目前房地產流通過程中的稅費已經夠高的了,初步統計,我國現階段涉及的房地產的稅種有12項之多,涉及房地產的收費多達57項,這還不算土地出讓金。計算下來的話,我們現在的房價裡已經包含30%~40%的稅費了。可為什麼還有那麼多人跑去炒房呢?其實這個問題很簡單,就是因為跟製造業相比,炒房的實際稅負已經算是很輕了。從房產稅實際效果來看,確實也像我說的一樣,根本沒有起到打壓房價的作用。所以說,在我們還沒有在全國範圍內大面積推廣房產稅之前,我仍然強烈建議政府放棄徵收房產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