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洞間相互吞噬(網路圖片)
天文學家發現位於星系心臟核心位置的巨型恐怖的黑洞正在被另一個更大的黑洞吞噬。這個發現也是科學家首次瞭解到這個真實的現象。而在幾乎所有的大型星系中心都存在著一個巨型黑洞,其質量是太陽的數百萬倍至數十億倍不等,通過模擬星系的形成和增長的數學模型上看,星系心臟部位的黑洞也存在合併而逐漸增長的情況,通過互相吞噬變成更大的黑洞。
天文家在此前也目睹過同等質量的大星系合併的最後階段的情景,即大星系之間的兼併,而較小的星系之間發生兼併情況,從理論上說應該更為普遍,因為通過相互的兼併是一種星系增大的方式。但奇怪的是,到目前為止這個現象還沒有被觀測到。
在一份新的研究報告中,天文學家可能意外地發現在距離地球1.6億光年處的NGC3393星系中,存在較小規模星系的合併情況。利用美國宇航局錢德拉X射線天文臺,已經探測到該星系的中心心臟部位中存在兩個黑洞,並且這兩個黑頂正在發生相互吞噬的情況。這兩個黑洞分別具有一百萬倍和三千萬倍的太陽質量,大約相互僅僅490光年。根據美國宇航局的分析表明:這同時也是距離地球最近的超大質量黑洞。
同時,據位於馬薩諸塞州哈佛大學史密森天體物理中心的天體物理學家法比亞若(Giuseppina Fabbiano)介紹:探測到這個現象完全是個較為意外的事件。而天文學家原先對這個星系進行觀測,只是為了對黑洞在星系中的具體情況進行研究觀測。
而星系之間的碰撞是個較為「戲劇性」的情況,這個兩個星系附近的NGC6240和MRK463星系就是通過遠古時代的碰撞而產生的,並最後合併成一個較大的星系,但是,這個過程是非常緩慢的,而且星系的形狀以及恆星分布都會受到影響,並且還會在核心周圍產生新的恆星。相比較之下,這個新觀測到的星系合併現象,算是個較為小規模的碰撞融合,但是其也具有類似銀河系這樣的漩渦狀外形,並且在星系心臟中心附近大多是處於年老的恆星。
通過這個研究觀測,也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較小規模的星系碰撞可能並不會擾動較大星系。這同時也說明瞭為什麼我們到目前為止還沒有發現較小規模的星系合併現象,就是因為其對周圍的星系夠不成干擾,僅發生在一個較小的範圍之內。即使我們通過可見光或者X射線的探測觀測設備也較難獲得這些證據。而如果星系的碰撞與黑洞的相互吞噬發生在同一時間段上,那就會極大地增強各種電磁輻射的強度,也使得其較容易被地球上的各種觀測裝置探測到。
而錢德拉X射線空間望遠鏡就可以檢測到這個微小的變化,而現在,我們已經觀測到了這個現象,也正在研究其中的到底發生了什麼,據法比亞若介紹:兩個黑洞距離如此之近,還會觀測到什麼現象還是個未知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