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正值上市公司2011年中報披露高峰期。據統計,截至8月22日滬深兩市已有59家公司公布了利潤分配方案,其中,提出10送轉5股以上的上市公司多達32家。中小板和創業板公司成了分配的「主力軍」,共計有46家公司,佔比78%;並且分紅派現較為慷慨的公司也多為創業板和中小板公司。
面對上市公司的高送轉、高派現,人們很容易把它與上市公司對投資者的回報聯繫在一起。尤其是當創業板與中小板成了利潤分配「主力軍」時候,更容易給市場一種錯覺,似乎創業板與中小板公司更注重回報投資者。
這其實只是一種表象,實際上在創業板與中小板成為利潤分配「主力軍」,在上市公司高送轉與高派現的背後,往往存在四大貓膩。
首先,推出高派現的利潤分配方案主要是滿足控股股東或大股東對現金的需求。推出高派現的公司,主要以創業板、中小板上市公司為主。這些公司往往上市時間不是很長,控股股東與大股東所持有的股份還不能套現。為此,這些控股股東與大股東需要上市公司進行高派現來滿足他們對現金的需求。以大富科技為例,該公司去年年報每10股派發現金紅利12.3元;今年中報又推每10股派6元轉增10股的分配方案,兩次分紅總額接近3億元,其中僅實際控制人孫氏家族就可獨佔其中的約2億元現金。
其次,推出高送轉旨在為限售股的套現作準備。一方面通過高送轉,可以擴大公司流通股本,增加股票的流動性。另一方面通過高送轉,可以進一步攤薄限售股的成本。此外,高送轉還可以激活股性,推高股價,讓限售股套現時獲得更多的盈利。
其三,推出高送轉也是為了配合企業再融資的需要。對於那些將要再融資的公司來說,推出高送轉方案,既可以推高市場價格,又可以攤薄再融資價格,這是有利於再融資順利實施的。對於已經實施再融資,尤其是已經實施定向增發的公司來說,推出高送轉似乎已經成了股市的潛規則。比如今年中報推出每10股轉增12.807股高轉增方案的恆源煤電,去年11月以每股36元的價格向6家特定對象增發了4409萬股 ,這些股份將於今年11月2日上市流通。因此,借中報之機推出高轉增方案,顯然不乏向6位特定對象「答謝」之意。
此外,推出高送轉方案也有配合市場炒作之意。通常說來,推出高送轉公司往往在方案推出前,其市場走勢就是比較強勁的。在這種強勢的背後,則是機構投資者進駐其中。 因此,一些上市公司推出高送轉不乏配合機構炒作之意。比如南通科技中報憑藉政府部門6800萬元的補助才得以盈利,但公司打腫臉充胖子,中報推出10轉增10股的股本轉增方案。該公司中報顯示,其十大流通股東中,有包括4家基金在內的多家機構持有該股,因此該公司的高轉增被市場質疑是「補貼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