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山寨西方品牌店包羅萬象,從蘋果手機到冰雪皇后冷飲,現在這種山寨延伸到了農作物種子身上。
【看中國記者李晴綜合報導】中國出現山寨蘋果(Apple)店、宜家店和冰雪皇后(Dairy Queen)店的消息並不令人意外,畢竟仿冒名牌手提袋和盜版軟體多年來一直在中國存在。不過,現在這種山寨延伸到了最基本的大宗商品身上:農作物種子。
據《華爾街日報》報導,中國各地數千家企業正將一袋袋的玉米、大豆等農作物的普通種子當做孟山都(Monsanto)和先鋒良種(Pioneer Hi-Bred)等全球性生物科技巨頭的超級種子出售。超級種子有的是轉基因,有的就是一般優良品種。
至少1/3種業公司出售假冒種子
高端種子的需求很強,因為它們經過了改良,可以穩定生長,產量比普通品種高出約10%到15%。中國官方媒體《中國日報》說,這種假冒行為在中國1/3的種子公司中十分猖獗,中國共有8,700家種子公司。
這次事件中被冒充的公司或許沒有蘋果那樣出名,但它們卻是現代資本主義的元老級企業。先鋒是一家近百年歷史的種業公司,1999年被杜邦集團(I.E. DuPont de Nemours & Co.)收購,後者是創造了特氟龍塗層(Teflon)和合成纖維凱夫拉(Kevlar)的化工業巨頭。而孟山都是世界轉基因種子主要生產商,常常不經意間成為食品影片的主角。
假冒種業公司正在加緊生產
2010年,中國農業部提議制定新規,提高種子生產公司的註冊資本要求。分析人士說,這些尚未實施的新規可能會令中國合格種子生產商減少到200左右。與此同時,中國國務院正在鼓勵該行業的兼併和收購活動,就像鋼鐵和稀土等其他大宗商品一樣,希望能藉此培養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公司。
目前,儘管地方和省級公司已經和先鋒、孟山都等全球性企業聯合成立了種子生產合資公司,但尚未出現全國性的種子工程集團。其中一個原因是政府規定外資公司在合資種子公司中的股份不得超過49%。
與此同時,中國的假冒種子生產商似乎在加緊生產,希望趕在新規實施前賺盡量多的錢。
山寨現象為何遍地開花?
中國山寨現象如此普遍,為什麼呢?一是掙快錢心態。經歷了中共建政幾十年的艱苦歲月後,中國人一直在努力提高生活水平,卻沒有把握現代資本主義的精髓:在創造財富時遵守既有社會規範,包括尊重他人的知識產權。
二是認為知識產權是社會共同財富。有些中國人認為,包括品牌名稱在內的知識產權可以免費分享。另外,中國保護知識產權乏力,尤其在起訴和懲處違法者的時候。
暴露中國企業開發自有品牌的無力
福布斯中文網分析道,在西方國家,開發一個新品牌是需求導向型創業的一種形式。這種形式以顧客始、以顧客終,對消費者進行大量的調查,這就是西方品牌取得成功的原因。
但在中國,品牌開發只是供應導向型創業的一種形式,以供應始、以充足勞動力和融資終,沒有與消費者的交流。這就是中國品牌失敗的原因。所以,中國對西方品牌的大規模山寨折射出了眾多的文化和體制因素,正是這些因素制約了中國國內品牌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