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價格就像鏡子,或者說一種心理指數,反照世界的經濟情況和人們對世界經濟的信心。所以,它的價格所反映的已不完全是它的基本面」
8月8日,黑色星期一,美國評級調降後的第一個交易日。全球期貨中心——芝加哥市中心的「華麗一英里」上依舊摩肩接踵、遊人如織。上週末,市中心格蘭特公園剛剛舉行過三天三夜的露天音樂節,吸引多達27萬人參加,空氣中仍瀰漫著濃郁的狂歡氣息。
然而,當天全球金融市場卻是風聲鶴唳、草木皆兵,繼5日美國長期主權信用評級被下調後,標準普爾又馬不停蹄將美國貸款抵押融資公司房利美和房地美的評級由AAA下調至AA+。
醞釀了60多小時的全球性恐慌情緒急劇膨脹,作為避險天堂的國際金市8日開盤後快速衝破1700美元的天花板,再創歷史新高,盤中漲幅一度超過70美元。
儘管從芝加哥街頭遊客的臉上,似乎感覺不到全球股市、原油期貨和大宗商品價格一瀉千里的恐慌和許多一夜間財富嚴重縮水乃至傾家蕩產的投資者和投機者的絕望,但在當地最暢銷的《芝加哥論壇報》上經常佔據大幅版面的「黃金回收零售」廣告以及各大黃金回收零售公司空前火爆的生意,些許透露出「後危機時代」失去安全感的美國人對財富保值的渴望。
信心不在,只剩黃金
今年4月下旬,黃金價格突破1500美元/盎司的重要心理關口,本報記者曾驅車前往位於芝加哥西南郊區專門從事貴金屬零售與回收業務的芝加哥硬幣公司,親眼目睹櫃臺前排起長隊的火熱場面。當時,公司合夥人比爾·伯德告訴記者,這是他入行30年來第二次看到如此瘋狂的景象,上一次還是1980年。
9日,這位滿頭銀髮的資深金屬專家激動地對記者說,入行30年未見的火爆行情這幾個月中頻頻出現——美國債務評級調降的第二天,店外排滿了滿臉焦慮的人,他們上週五看到美國國債「無風險」神話隨評級下調而破滅的新聞後,週六一早便去銀行取出部分存款,前來買金,全然不顧黃金價格已經較去年同期上漲40%,國際金價已躍升至1650美元/盎司上方。短短一天這家公司就賣出100盎司黃金,而平常日均銷售量僅20盎司,更為罕見的是,這家公司的公眾黃金回收量當天為零。
伯德表示,近年來,他的顧客群不斷擴大,社會階層越來越廣泛,其中佔主導的中上階層顧客通常有部分剩餘財富可以投資。近幾年美聯儲推行的弱勢美元政策和日益膨脹的通脹壓力,令他們不得不選擇黃金等傳統避險工具。
與此同時,美國經濟形勢每況愈下正在逐漸侵蝕普通美國人的生活質量,越來越多的美國人徘徊在被裁員和減薪的邊緣。8日、9日,伯德的公司陸續迎來一些變賣黃金的顧客,他們翻箱倒櫃找出1、2個金幣或取下金耳環來應付累積賬單。
2011年,雖然「黃金的窮表親」白銀看似遮蓋了維持「十年大牛市」的黃金的不少光彩,甚至接連出現「論投資回報,真金抵不過白銀」、「炒金不如炒銀」的慨嘆。但5月初,白銀的牛市戛然而止,國際金價在下挫震盪與創新高的交錯行情中蹣跚走來,將一路上不絕於耳的「拐點論」甩至身後,並在7月出現 40年來最長的連續10個交易日的上漲走勢。
截至8日,國際金價年內漲幅已達21%。同時,高盛集團也將黃金6個月和1年的目標價分別調高至1730美元/盎司和1860美元/盎司。據摩根大通最新預測,今年年末黃金價格將達到2500美元/盎司。
正如芝加哥期權交易所董事總經理鄭學勤說到,「黃金價格就像鏡子,或者說一種心理指數,反照世界的經濟情況和人們對世界經濟的信心。所以,它的價格所反映的已不完全是它的基本面。」當投資者對全球經濟前景和貨幣體系秩序的信心面臨崩潰邊緣時,黃金已成為對衝風險、尋求保值的一根重要稻草。
誰聰明誰傻?
儘管如此,英國《金融時報》著名財經評論板塊Lex專欄一篇《金價巔峰已近?》的文章依舊令人警醒,文章指出:「一個典型的金價即將觸頂的前兆已經非常明顯,那就是專業人士所謂「傻錢」(dumb money)的湧入。看一看安碩旗下持有1200萬盎司黃金的黃金信託基金就知道了。該基金注意到,小戶數量出現了不成比例的增長:過去一年,持股低於 1000股(合100盎司)的賬戶數量增長了兩倍,而大戶數量基本沒有變動。
按照歷史經驗,傻錢進入,離暴跌就不遠了。
那麼何為「傻錢」?
美國《新聞週刊》資深編輯兼專欄作家丹尼爾·格羅斯曾指出,所謂傻錢,是指悠閑的從CNBC電視臺的新聞中尋找炒股心得、獲利甚微的個人投資者,「他們通常像旅鼠一般,在行情大漲時歡呼雀躍、過分樂觀,而在行情低迷時恐慌失措、垂頭喪氣。」如果投資者能夠弄清楚「傻錢」的心思,並能及時採取與其相反的策略,那麼就找到了輕鬆盈利的康莊大道。
美國百利金融集團高級黃金分析師喬治·科卡利斯說,相比傻錢,他認為「散戶投資者」的說法更為準確「散戶投資者」也許更準確,這部分投資者的行為特徵是對投資缺乏計畫,投資傾向易受廣告、媒體等外部影響。
在黃金業內專家、興業銀行分析師蔣舒看來,「傻錢」本身就很難定義?所謂的傻錢往往是事後定義的,買在半山腰那就是「聰明錢」,買在山頂,那就是「傻錢」。「因此,在金價沒有大起大落之前,實在看不出哪個投資者臉上寫著「傻瓜」和「聰明」的標籤」。
而如今,所謂「傻錢」的大量湧入或許缺乏章法,但它卻與全球各大央行的決定不謀而合。
韓國央行2日發布聲明,韓國在過去兩個月買入25噸黃金,目前持有的黃金儲備達到39.4噸。這是自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以來韓國央行首次買入黃金。科卡利斯指出,作為美國的長期盟友,韓國央行近15年來首次出手買金,意味著其對美元失去信心。GFMS諮詢公司的統計顯示,2010年,各國央行累計買入73噸黃金,近20年來首次成為黃金的淨買家。而在2008年和2009年,各國央行累計淨賣出黃金2350噸和340噸。
金價進入「無人區」
「現在遠沒有那麼多傻錢進入到黃金市場。中國的黃金人均消費水平還很低,遠沒有被充分調動起來。安碩旗下的黃金信託基金小戶數量增長飛快是個案,不是普遍現象。」金頂盛世貴金屬投資研究中心總裁李珩迪如是認為。
「投到黃金裡的錢,除了投機盈利之外,也有相當部分是為了投資組合中的其他類型資產套保。」鄭學勤認為大量資金進入黃金是因為沒有其他可靠的資產,並非意味著金價巔峰已近。
蔣舒則認為,金價的趨勢主要是與美元趨勢相關,因此金價是否見頂,並不取決於個人投資者的蜂擁而入,而是取決於美國經濟復甦的進程和美國貨幣政策的變化。
但是,貪婪和恐懼是市場永恆的主題,「追漲殺跌」是人們的普遍心態,科卡利斯曾這樣發表觀點。當下黃金市場中也不乏懷有「撈一把」心態的投機資金,「這部分資金的風險係數比較高,所以特別需要嚴格的風控措施」。
一位中國黃金的人士分析,本輪全球黃金價格可謂拔地而起,快速上升,短短几個星期已經上漲了100美元,積累了大量獲利盤,已經完全脫離了實物供求關係。實際上市場稍有波動就可能引發大量的獲利回吐盤,從而快速打壓金價。
同時,從近幾年黃金市場走勢來看,也呈現越來越複雜的情勢,可以說黃金市場越來越不孤立,而是與其他市場緊密相連,或者說有一部分國際資本掌控了包括黃金、外匯、股票、債券在內的多種套利工具,進行複雜操作套利,在此過程中,處於歷史高位的金價可能隨時被壓低,這種情況前幾輪金價上漲出也出現過。
黃金資深專家劉山恩也指出,本輪金價上漲出現了一個顯著特點,就是在交易日內圍繞中間價上下30美元進行窄幅震盪,逐步走高,國內金價每克變化也在1美元左右,這樣頻繁波動,可能意味著資本炒作加深,市場風險也在加大。
科卡利斯建議,躍入「千七時代」的黃金市場已進入前所未有的「無人區」,與其他前景撲朔迷離的市場一樣,散戶投資者的應當更多尋求保值,而非盈利。
金價狂漲的四個理由
《國際先驅導報》記者李覓發自芝加哥 記者請多位金融界人士將刺激金價自7月底以來連續走高的動因排序時,多位金融界人士不約而同地將第三輪量化寬鬆政策(QE3)推出的預期排在首位。
近1個月來美國經濟數據低迷,經濟「二次探底」風險不斷升高,QE3可謂呼之欲出。由於這意味著美元進一步下滑和黃金保值需求的激增,其「印鈔」效應對黃金的推動作用則非常直接。
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9日宣布,將把聯邦基金利率在0至0.25%的歷史最低水平至少維持到2013年中期,這意味著投資黃金的機會成本將長期保持低位,對金價後市可謂重大利好。
其次,歐洲債務問題不斷惡化、針對歐盟制度缺陷的解決方案出爐遙遙無期,這都使避險需求居高不下。
第三,美國債務問題令全球投資者對世界最大經濟體的宏觀預期趨向悲觀,對美國政府制定政策與管理經濟的能力產生巨大懷疑。此間觀察人士指出,美國的政治制度缺陷決定美國政治家只做「受歡迎的事」,而不做「對的事」,而茶黨橫空出世,令美國債務口水戰局更加混亂——財政困局愈發無解,美國政府公信力每況愈下。
最後,美國財政減赤,將使得更多的儲蓄向發展中國家流動,這些國家不是面臨貨幣大幅升值,就是面臨嚴重通脹的風險。它們的居民因黃金具有良好的對沖通脹風險的作用,因此將繼續增加需求量。
多位業內人士對記者表示,目前只有兩個因素能徹底扭轉金價漲勢:美國基準利率大幅上調;美國財政預算平衡。而中短期,二者似乎都難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