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拉盛到處是中文的招牌
前往紐約觀光的遊客都知道紐約的華埠位於曼哈頓下城。但是,紐約還有另外一個「華埠」,即皇后區的法拉盛。它不大為外地遊客所知,但卻同樣的生機勃勃,美味飄香。美聯社有消息指出,這是一個很好玩的地方,值得遊客花上一天時間瀏覽、購物,...
法拉盛(flushing)是紐約的另一華人聚集區,位於皇后區,第一代華人移民就在這裡定居。這裡展現在你面前的是你好像回到了中國,熟悉的華人面孔,街道,店舖,熟悉的語言,甚至 你在這裡隨時都可以找到老鄉。近年來逐漸成為亞洲裔移民特別是來自臺灣、韓國、中國大陸等地的移民聚居的地方,併發展出具有濃厚東亞風味的商圈。
法拉盛這個名稱源自荷蘭西南方的一個名為法拉盛的城市,1620年由新尼德蘭的荷蘭殖民人士命名。即使到現在,仍然可以在法拉盛找到昔日荷蘭殖民者的蹤跡,例如位於邦街(Bowne Street)的John Bowne House、邦街社區教堂(Bowne Street Community Church)、以及Flushing Quaker Meeting House。美國權利法案的前身法拉盛抗議書也是在1657年12月27日於法拉盛簽署。
在1989年紐約市的市區合拼前,法拉盛是位於皇后郡(Queens County)的一個小鎮。近年來由於包括華、韓、印度、巴基斯坦、薩爾瓦多和希臘裔等移民的湧入,使法拉盛成為紐約市族裔最多元、皇后區內種族最繁多的社區,在這裡使用的語言超過150種。現在定居在法拉盛的華人已經超過了曼哈頓的華埠,成為紐約乃至全美最大的華人聚居地。
法拉盛多元化移民的企業活力使皇后區經濟欣欣向榮,十年來經濟地位不斷提高。2004年法拉盛就業人口成長4.4%,而全紐約市只成長0.5%。法拉盛方圓半英里內有約40家銀行,逐漸形成地區性的金融中心。紐約市的經濟發展向來以曼哈頓為中心向外擴展,而大約5英里外的法拉盛居然能夠成為皇后區的經濟重心,誠屬異數。
法拉盛最初能夠吸引移民到此定居,是因為這裡是皇后區一個重要的交通樞紐。法拉盛是7號地鐵的終點站,有24條巴士線路經過法拉盛,並且還能乘坐長島鐵路直通曼哈頓。法拉盛在I-495、I-678高速公路旁邊,居住長島、威徹斯特和新澤西州的華人,都會到法拉盛購物消費。
法拉盛有皇后區植物園,Meadows-Corona公園,圖書館,藝術博物館,科學中心,國家網球中心,大型體育場等。拉瓜蒂亞機場就在此附近。
法拉盛圖書館
漫步法拉盛街頭,真是令人驚嘆:這是在美國嗎?這是在紐約嗎?怎麼滿眼都是中國字,到處都是中國人,和你擦肩而過的人都說著中國話。
街上絕大多數是中國人,到處聽見講中國各地方言。
漫步法拉盛街頭,也會對東西方文化的交匯留下深刻印象。緬街38-03號是USA糖果店,出售適合各族裔消費者口味的多種糖果。「世界書局」、「中華書局」出售從凱魯亞克作品到《哈利波特》的各種書籍的中文版本。羅斯福路136-50號是梅西百貨公司。緬街38-21號的「mango」則是來自西班 牙的時裝連鎖店。
「舍拉頓拉瓜地亞東方旅館」門前是一對獅子,亞洲風味十足。拐過牆角就是聖喬治教堂,它用英語、漢語和西語傳播聖公會和英國國教的教義。
飛達西餅店光在法拉盛就有3家分店,其中一家位於39街136-18號。最近,又在中美超市旁邊開設一家分店。小麵包有火腿餡和蛋黃餡等品種。炸麻團外邊是芝麻,裡邊是棗泥。各色糕點不到一美元就可以買一塊。
法拉盛的餐館如滿天繁星,許多餐館價格低廉。緬街37-02號是東麗宮大酒樓,專營粵式「點心」,就是廣東人「喝茶」時吃的小碟食物,諸如蝦餃、燒賣、 腸粉和叉燒包等,統稱為「點心」。每盤量不大,只花幾塊錢,服務員用小推車送來,由你隨意揀選。吃「點心」最好與幾位朋友同去,可以多點一些花樣,大家分享。每人10美元,就可以享受一頓盛宴。
訪問法拉盛不可錯過37路136-21號的「鹿鳴春」。這裡的小籠包遠近馳名。麻州的格麗• 伯林女士正和她的丈夫安迪在鹿鳴春吃午飯。她說,只要他們到紐約來,總要光顧鹿鳴春。不過,需要注意的是,鹿鳴春的小籠包裡充滿汁水,咬第一口的時候要小 心一點,不要上來就是一大口,以免湯水溢出來。
羅斯福路135-18號是天仁茗茶。它的總店在臺灣,130家分店遍佈全世界。你可以在這裡喝茶,也可以買茶葉。最名貴的茶葉1袋11盎司,價格110美元。它還出售各地種植的人參。
在法拉盛品嚐過美食之後,你肯定意猶未足。所以,在離開法拉盛之前,別忘了逛逛超市。法拉盛超市近幾年增加不少,緬街上就有好幾家,它們出售各種各樣的調味品、麵條、烹調配料和鍋具。這樣,你可以把法拉盛的美味帶回自己的廚房中。
紐約市長彭博已經注意到法拉盛迅猛的發展趨勢,為了法拉盛的經濟再加上一把火,市府已制定了一個商業開發區以及土地開發的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