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個交易日,A股市場出現暴跌走勢。尤其是8日,上證指數暴跌近百點,跌幅高達3.79%,創下今年以來A股最大單日跌幅;而9日的盤中低點2437.68點,則創下一年來A股市場的最低點。面對股市的暴跌,置身苦難之中的投資者,盼望著管理層能挺身而出伸出援助之手。
面對本輪暴跌,作為對A股市場發展負責、對投資者負責的管理層是不應該置身事外的。雖然,本輪A股暴跌的主要原因是美歐風雲變幻、外盤暴跌,與A股市場本身沒有直接的關係。
因為本輪暴跌之所以讓投資者痛苦萬分,還有其他原因。其實,就本次暴跌的跌幅來說,A股市場作為一種「陪跌」,其跌幅還算是偏小的。比如8日這一天,美股三大指數的跌幅均超過A股跌幅,其中道指跌5.5%,納指跌6.9%,標普跌了6.6%。那麼,為什麼A股投資者卻有著刻骨銘心的痛呢?
其原因在於A股市場陪跌不陪漲。很明顯的現實是,2007年道指最高點在14000點附近,而今年道指的高點逼近了13000點。但上證指數2007年的高點為6124點,今年的最高點僅為3067點,不到2007年高點的一半,而本次暴跌前上證指數更只有2700點。可以說,本輪暴跌前A股投資者原本就處於深度套牢狀態。因此,本輪暴跌,實在是讓A股投資者雪上加霜。
那麼,A股市場為何一直「內虛」呢?究其原因,在於A股市場一直處於失血狀態。一方面是新股發行讓市場疲於應付,如去年A股發行新股347家,融資金額高達4883億元;另一方面是再融資同樣獅子大開口,去年全年共有184家公司再融資,融資金額高達5317億元,甚至超過了新股發行的融資額。此外還有源源不斷的限售股解禁。去年限售股減持市值達到677億元;而今年上半年,上市公司重要股東減持的股票市值就達到616億元。
正是由於這三臺抽血機的加速運轉,從而導致A股市場長期失血。因此,在目前嚴峻市況下,管理層更有必要對症下藥,為投資者醫治傷痛。
首先,要放緩新股發行節奏,控制新股發行市盈率,把市場化發股納入到窗口指導中來。畢竟A股市場不是一個成熟的市場,並沒有完全市場化的土壤。而目前的市場化不過是一種偽市場化。對此,管理層要有糾錯的勇氣。
其次,要進一步完善上市公司的再融資制度。把上市公司的財務融資(不論是公開再融資還是非公開再融資)與上市公司給予投資者的現金回報結合起來。比如可規定上市公司的再融資金額不得超過前次融資以來上市公司給予投資者現金分紅總額的2倍。要堅決拒絕上市公司把股市當成自家「提款機」的做法。
其三,要進一步完善限售股解禁辦法。一方面是上市公司高管辭職,其所持限售股不予提前解禁,其套現方法仍按《公司法》規定執行。另一方面,出現上市公司業績變臉現象的,應凍結解禁限售股的上市流通。公司控股股東套現後出現業績變臉現象的,如果時間不足一年,應責成控股股東從二級市場上買回相同數量的股份。此外,為維護上市公司的穩定發展,現有控股股東減持後的持股比例不得低於公司股本的30%,直到有人願意成為公司新的控股股東時,可將30%股份一次性轉讓給新的控股股東。這一規定,可以大大減輕限售股的套現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