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車事故遇難司機之子畫悼父親(組圖)

發表:2011-08-03 01:16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3個留言 列印 特大


7月30日下午,潘一恆的家人來到出事地點祭拜。


兒子翔翔畫他爸爸出事的場景。

動車司機潘一恆家人在事發現場悲痛悼念——

我聽到老公出事的消息後崩潰了,字典裡找不到什麼詞可以形容……妻子黃又玲捂著臉說。

7月30日,溫州雙嶼鎮下嶴村,溫州城郊的一個「城中村」。烈日當空,荷塘裡荷花搖曳。出事時的爛泥路被鋪上了石子,走上去咯吱咯吱響,一切都恢復到往常。唯有一陣大風吹過,燃燒著的紙灰飛舞起來,似乎提醒路人,這裡就是「7·23」甬溫線特別重大鐵路交通事故的現場。

潘一恆老母親哭倒在地上

7月30日下午,潘一恆的妻子和7歲的兒子翔翔以及他的父母來到出事地點,祭拜潘一恆。他們跪倒在169號橋墩下,滿腔的話都化作淒厲的哭聲。「我的兒啊,你現在在哪裡?」潘一恆的母親哭倒在地上,一列動車從頭頂上的高架駛過,她的聲音被隆隆的呼嘯聲淹沒。

7歲的翔翔或許還不能理解死亡的意義,但當他媽媽讓他跪下時,他突然哭著大喊:「爸爸,快回來!」爺爺顫抖地把孫子摟進懷裡。邊上有人悄悄摘下眼鏡,擦一擦眼角。哭岔了氣的母親最終暈倒在橋墩下,被眾人抬進了車裡。

凌晨上班,再也沒有回來

7月23日傍晚5點多,潘一恆打電話給妻子黃又玲(音):「我9點回來,記得來接我。」當天,他出門上班時天還沒亮,黃又玲和兒子都沉睡在夢鄉里。

潘一恆口裡的「接」就是讓黃又玲到崗頭公車站等他。從他們家走到崗頭的公車站,大概有3公里,黃又玲每次都到公車站等老公,然後手挽著手回家。這條路潘一恆一個人走需要20分鐘,兩人膩在一起走就要30分鐘。數不清多少個日日夜夜,只要是潘一恆上下班,黃又玲都會去接送。送他走時叮嚀一聲平平安安,等下班就說一聲:「你回來了。」唯有7月23日這天,她沒有等到潘一恆。

聽到他的消息我崩潰了

「他這次是凌晨上班的,往常我都知道他是凌晨幾點走的,但就那天我不知道為什麼,沒有醒過來。」黃又玲特別後悔自己睡得太沉,連丈夫的最後一面都沒見到。

「他每次凌晨上班,都很怕吵醒我,都是小心翼翼的。」

在7月23日的早上,還沒開車之前,潘一恆還給放假的兒子翔翔打了個電話。他告訴兒子,爸爸上班,本來約好送他到奶奶家上游泳課的事情,得推後一天。等爸爸回家後,再送翔翔去奶奶家玩。

當晚8點多,黃又玲還沒來得及出門,就看到了電視新聞。她的心咯噔一下,趕緊給潘一恆發了條簡訊。「平時他上班,我都不打電話的,怕他分心。」沒有回應,再打電話,沒接通。黃又玲感覺頭嗡嗡直響,她一連打了二十多個電話,都沒有接通。到了大概12點多,潘一恆的幾個同事帶來了噩耗。「我聽到這個消息崩潰了,字典裡找不到什麼詞,可以形容……」黃又玲捂著臉說。

生活儉樸衣服都沒幾件

來到溫州之後,黃又玲在殯儀館裡見了潘一恆最後一面。「他好像睡著了一樣,很安穩。」

好幾次夜裡,她都一個人跑出賓館,「他一個人在那裡又冷又孤單,我要去陪他……」家裡人趕緊追下去,把黃又玲拖了回來。

「他太節儉了,一輩子連衣服都沒買幾件。永遠都穿著鐵路的工作服。」黃又玲反覆嘀咕著。出事後,家裡要帶一件衣服給潘一恆換上。黃又玲翻箱倒櫃半天,就翻出一件西服。這件西服潘一恆只在結婚那天穿過一次,之後就再沒捨得穿過。

「叫他買衣服他都不買,說有工作服穿,還買什麼衣服?」

事發當天生日剛過去10天

潘一恆和黃又玲結婚八年,從來沒吵過架。他今年39歲,按照福州老家當地的傳統,認為這是人生的一道坎。在今年正月二十九的時候,家裡人還按照傳統做了太平面給他吃,圖的就是平平安安的意頭。7月23日事發當天,距離潘一恆過完39歲生日剛剛過去了10天。

兒子似乎長大好多:「我以後一定會乖」

兒子翔翔是23日下半夜才知道爸爸出事的。爺爺一直安慰他,說爸爸受傷了。小孩子剛上一年級,想像力好,自己已經猜出了幾分。這幾天在電視裡看了很多新聞,他話都不說。前幾天,家裡人看他一個人躲在房裡,一直不出聲,原來在畫畫,就畫他腦子裡爸爸出事的場景,畫好了給媽媽看,家裡的人都哭了。

祭拜爸爸的時候,翔翔哭得滿臉是淚。哭完之後,他對著祭拜的地方小聲地問:「你把我爸爸收掉了?」回到酒店,叔叔問翔翔,你知道發生了什麼事嗎?翔翔輕輕點了點頭:「我知道,我以後一定會乖。」

翔翔奶奶哭昏後,被送回房間,傷心地靠著床邊。翔翔見狀馬上從自己房間裡拿出兩瓶牛奶,遞給奶奶說:「奶奶,給你喝。」

從事機車乘務工作18年 從未發生任何行車事故

潘一恆是廣鐵的早期畢業生,他所學的是內燃機專業。畢業以後,他開了整整18年的火車,是鐵路上真正的老師傅。

潘一恆是家裡的獨生子,小時候家境不好,就靠父親一個人種地。一家人千辛萬苦把潘一恆培養成一個動車司機,他曾經是全家人最大的驕傲。當年,他學習成績很好,本可以念高中,但家裡沒錢,為了找個穩定的工作,就報考了廣州的廣鐵技校。

雖然相隔18年,但潘一恆當年的班主任蔡老師對來自福建農村的孩子潘一恆仍印象深刻。蔡老師回憶,「潘一恆身高約167厘米,是福建農村過來的孩子。他人十分老實、穩重,不張揚,是個內秀型的學生,內斂和低調,不善於表達自己,但人還是十分樂觀的。農村的孩子和城市的孩子比起來,他顯得更加樸實、心細。」

蔡老師說:「在班裡,潘一恆的學習成績相當好,門門功課都是優秀。跟同學相處得也很好,他與福建來的5個同學關係特別好。」

2008年5月,溫福線動車組開通運營,他報考了動車組司機,2009年6月取得動車組駕駛證。2009年10月,走上動車組司機崗位。據統計,到發生事故犧牲前,他安全駕駛動車238262公里,從事機車乘務工作18年,從未發生任何行車事故。

2003年,他和黃又玲經人介紹相識結婚。生下翔翔後,黃又玲在家照顧孩子。潘一恆知道,只有干好工作,才能支撐起這個並不富裕的家庭,讓妻子、孩子、父母過上舒心的生活。

2009年,潘一恆終於住進了一套70多平方米的經濟適用房,家庭環境改善了。家人也都以為,從此要過上好日子了。

沒想到,7月23日,駕駛著D301這列動車,家裡的頂樑柱突然坍塌。

来源:新快報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