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科學》雜誌2008年4月號封面
國際知名的兩份科學雜誌的主編日前不約而同的指出,中國學者在國際權威科學雜誌的論文發表量近年有增加的趨勢,但優秀的論文少如鳳毛麟角。美國《科學》雜誌亞太分社主編李察史東更說,中國論文被退稿的比率高達98%。
史東和英國《自然》雜誌的主編吉爾瑪日前出席廣州舉行為期5天的美州華人生物科學學會第13屆學術研討會時,分別接受了中新社的訪問。
史東透露,2008年《科學》中國論文發表量為7篇,而2010年發表量已上升到21篇。《科學》每年都會收到1.4萬份論文,最後被接受刊發的只佔投稿總量的8%。他說:「《科學》雜誌對論文質量的要求是非常高的,只有擁有真正價值,並在某些領域改變人們思想的科研論文才會被我們發表。」他說,瑞士的用稿率最高,而中國論文的拒稿率非常高,為98%。
吉爾瑪說,中國論文在《自然》上的發表量從2000年的6篇增長至2010年的149篇。面對中國論文發表量的「火箭式發展」,吉爾瑪認為,中國政府對科研的資金投入是論文發表量激增的一個因素,「中國政府對科研的大力支持,讓中國科學家有更好的設備和環境進行科學實驗,激發了科研的創新性,科學論文的價值就提高了」。
但吉爾瑪同時指出,中國在不同科學領域的研究水平是不平均的,有一些領域達不到國際的標準,如果中國想要在國際科學領域中起到領導作用,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不過,有些中國論文仍然帶學術界帶來不少驚喜,史東說,有一篇中國學者的論文駁斥了鳥類是由恐龍進化而來這一說法,讓他印象很深。
来源:法廣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