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走進中國大大小小的銀行網點,什麼賣的最火?答案十有八九是各種期限的銀行理財產品。萬得資訊統計,2011年上半年,中國銀行業發行理財產品超過1萬支,中金公司估算上述產品總金額達14萬億,其中8.5 萬億為個人理財產品。半年銷售的數量和金額,均超過了2010年全年的水平。
理財產品市場爆髮式增長並非偶然:相比定期存款由央行限定的利率,銀行理財產品的收益率遠高出同期的儲蓄利率;相比基金、保險等潛在高收益但有虧損風險的投資選擇,以銀行的品牌銷售理財產品,在大眾眼裡安全性上明顯處於優勢。
在中國存貸款利率上下限仍分別被管制的條件下,銀行理財產品讓資金和投資渠道有限的普通儲戶分享到了更接近真實市場利率的收益,對於中國的利率市場化和減輕存款的負利率,不得不說是件好事。
然而,沒有免費的午餐。理財產品能產生高收益,其資金運用過程中就必然承擔了相應的風險。理財資金究竟投向哪裡?銀行在銷售理財產品時往往將投資對象概括為債券、同業拆借、貸款組成的資產池,至於資產具體類別的比重和收益,投資者很難單獨核算。對此,在銀行公開的財務報表中也難以找到更詳細的披露。
銀行運用理財資金的風險到底如何?如果投資遭受損失,會不會給銀行體系造成危機?這是個敏感但必須關注的話題。
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以來,中國銀行業的表現公平地講,比歐美的同行要好得多。中國銀行業沒有引發經濟危機,也沒有重演過去藉助政府施救避免破產一幕。用利潤、分紅、市值、成長性等指標衡量,中國幾大銀行都可以位居全球最賺錢的銀行和中國最賺錢的上市公司之列。
中國銀行業迄今沒有爆發危機,得益於對風險的有效監管(也可以說是管制,同混業經營的歐美銀行相比,中國銀行的業務範圍要小很多)。當代銀行監管最核心的要求就是資本充足率,即銀行自己要有足夠的資本覆蓋其資產可能遭受的風險,不至於給儲戶和納稅人帶來損失。對於工、農、建、中、交這樣的大銀行,中國銀監會的資本金底線目前已經提高到11.5%,即銀行每100元風險加權資產(承擔不同程度信用風險的資產,如貸款),銀行自己必須擁有至少11.5元本錢以備不測。
目前中國大銀行的不良資產率普遍不到2%,資本金11.5%應該說這是一個相當謹慎的標準。但是標準有效的前提是,銀行的所有風險資產必須真實地反映在銀行的資產負債表上。英美銀行在本輪危機爆發前,同樣按照《巴塞爾協議》的要求留足資本。不幸的是,這種充足只是相對於表內資產而言的。歐美銀行通過資產證券化和金融衍生產品,讓很多高風險的次級抵押貸款從資產負債表上消失,甚至包裝成高信用的資產重新出現。在這個複雜的過程裡,哪怕是CCC級的資產也可以製造出AAA級的金融衍生品。結果銀行實際承擔的風險遠遠超過了報表所反映的水平。當風險爆發時(比如房價下跌),銀行帳面充足的資本無法覆蓋其隱藏的巨大風險,不得不由納稅人買單。
理財產品問題正在於此。很多理財產品的條款中,都不承諾保證本金和實現預期收益,也就是說理論上理財產品在投資過程中的風險由理財產品自身承擔,銀行無需再為此保留資本金(信用風險已從銀行資產負債表轉給客戶)。現實中,目前還沒有出現過銀行理財到期不能兌付的情況。理財產品實際上被看作同儲蓄存款一樣的安全。可以想像,面臨激烈競爭和社會穩定壓力,即使理財資金出現損失,銀行很可能也會選擇用自有資金彌補虧損,兌付客戶。也就是說,銀行帳面上不承擔理財產品的風險,也無需準備相應的資本金,但事實上又難以逃避其中的風險。
表外理財產品和表外金融衍生品一樣,都是銀行資產風險中的盲區。不可否認,理財資金中一部分投資於國債或高信用級別的債券、銀行間拆借等較為安全的資產,但是也有一部分資金(估計佔總額的三分之一左右)被用於發放貸款,包括地方政府融資平臺貸款。這也是理財收益率能夠超過儲蓄利率的重要原因。
銀行理財市場發展有合理的因素,但是其發展必須是規範的。銀行與投資者之間的風險劃分必須明確,屬於銀行承擔的信用風險必須如實、充分地反映在資產負債表上,並適用銀監會關於資本金、風險權重、撥備覆蓋率等一系列監管要求。
中國銀行業受到資本金和宏觀調控的約束,一整年新增貸款的規模在7.5萬億上下,而僅僅過去的半年銷售理財產品已達14萬億之巨。中國銀行和銀監會對此應當高度警惕,只有在審慎監管的前提下,理財產品才能健康發展,否則終將像次貸衍生品那樣,成為銀行體系隱藏的定時炸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