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部委選擇臨近週末甚至快下班時才公布「三公」經費,體現其技巧性。因為週末關注度小「挨罵」的可能性也就小。
據京華時報7月16日報導,昨天(7月15日),國家發改委、交通運輸部、衛生部、監察部、農業部、國家知識產權局公布了本部門的「三公」賬單,商務部也在前晚公布了賬單。引人關注的是,公開「三公」先行者科技部昨天進一步公布了「三公」細賬。這些部門的「三公」賬單基本類似,最詳細的當屬農業部,其明確說明,農業部今年人均「三公」經費約為2500元。
農業部亮出人均「三公」
相比此前其他部門公布的「三公」賬單,農業部有一定突破,在公布的今年「三公」預算中明確提出,該部本級及49家部屬二級預算單位今年「三公」預算為23802.67萬元,預算總人數為179548人(含3個部屬科學院及2個中央直屬墾區),其中在職人員93041人,離退休人員86507人。按在職人員數計算,年人均財政撥款「三公」經費約為2500元,其中,因公出國(境)費年人均500元,公務用車購置及運行費年人均1600元,公務接待費年人均400元。
此外,在這八部委中, 農業部去年的「三公」支出是最多的,達到23649.56萬元,其中公務用車購置及運行費也是最多的,達到15140.2萬元,公務接待費在八部委中最高,達到3655.68萬元。
交通運輸部再增公車費
除農業部外,交通運輸部去年的「三公」支出也超過億元,達10454.99萬元,其中公務用車購置及運行費達8256.08萬元。
交通運輸部「三公」支出包括部本級和部屬行政事業單位,共339個預算單位,截至去年底,實有人數85642人,其中在職人員53873人、離休人員962人、退休人員24027人、其他人員6780人。記者據實有人數計算,去年交通運輸部人均「三公」經費支出約1220元。
今年,交通運輸部「三公」預算也超過一億元,比去年實際支出增加540餘萬元,但就兩年的預算而言,今年的預算有所降低。不過今年該部公務用車支出預算達8871.75萬元,比去年增加615.67萬元,令人咋舌。據交通運輸部解釋,所屬行政事業單位分布點多、線長、面廣,設立的派出機構、監督和救助站點達960多個,承擔著沿海、沿江、島嶼和內河的交通安全監管、公共安全和人命救助等職責,隨著交通安全監管、應急搶險保障等任務的增多和燃油成本的上漲,去年公務車輛購置及運行費支出預算比上年有所增加。
科技部進一步「細晒三公」
繼今年4月在部門預算中披露「三公經費」,成為第一個響應國務院號召「晒三公」的中央預算部門後,昨天科技部進一步在官方網站顯著位置公布了「三公」的具體數字,並對財政撥款情況作出翔實說明。
在這張科技部「三公經費」財政撥款情況表裡,列出了去年「三公經費」財政撥款預算數和撥款決算數,以及今年「三公經費」財政撥款預算數三組完整數據。
科技部去年「三公經費」財政撥款決算的3655.88萬元比當年預算的3909.23萬元少支出253.35萬元。
科技部今年「三公經費」預算總計4018.72萬元中,公務用車購置和運行費預算按照國務院統一要求較今年預算壓縮2%;公務接待費預算較今年預算零增長;因公出國(境)費預算根據實際工作需求有所增加,主要是科技部新增了參加氣候變化談判,落實中美創新對話以及中歐創新集群合作、中德政府間磋商等多項工作任務,經費相應在今年的預算中體現。科技部沒有隱諱今年「三公經費」預算總數比去年預算數字略有增加,而是坦率地介紹了「三公」中壓縮項、零增長項、增長項的背景和緣由。最快速、最明晰,科技部在公開「三公經費」上較其他部門「先行一步」。
臨近週末公開是一種「技巧」
昨天(7月15日),全國人大代表葉青表示,從已公布的20多個中央部門的「三公」支出情況來看,最早公開今年「三公」預算的是科技部,最早公開去年「三公」決算的是中國工程院,最細緻公開「三公」支出的是審計署。審計署可謂「標桿」,其7月11日公布的「三公」支出詳盡程度至今仍無人超越,為其後的各部門樹立了典範。
昨天,國家發改委、交通運輸部等部門公布的「三公」經費,普遍較7月10日之前一些單位公布的情況詳細。例如交通運輸部公布了預算單位數量和實有人數。但是,在公眾關注度最高的公車方面,這些部門僅公布了「公務用車購置及運行費」的總額,並未如審計署那樣披露公車數量、每輛車的運行費用等詳細信息。其原因不難理解,因為這些部門的公車數量和養車成本普遍較高,擔心招致公眾批評,因此對這些信息進行了模糊處理。
同時,這些單位選擇了臨近週末的時間,甚至快下班時才公布「三公」經費,也體現了其技巧性。因為週末關注度小了,「挨罵」的可能性也就小了。
葉青預測,下週一有望迎來各部委公布「三公」經費的高峰期,目前大家都在觀察這週公布後的效果。希望未公布「三公」經費的部門都能在下週公開。但是,可能不會有太大的驚喜,畢竟能像審計署這般詳盡地公開「三公」賬單的單位應該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