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思提出共產主義理論已經有一個多世紀的歷史了。一百多年來,馬克思描繪的按需分配的美好社會吸引了無數的仁人志士為之奮鬥,甚至獻身。一個又一個共產主義國家建立了起來,可惜的是,它們無一例外的都在不長的時間內以失敗告終。仔細審視這些共產主義國家的所作所為,包括已經解體的前蘇聯、東歐各國,也包括現存的共產中國、北朝鮮、越南、古巴等國,它們都宣稱要將人民帶入共產主義的美好社會,可是現階段老百姓的生活中卻看不到一點美好的影子。相反,貧窮、飢餓、極度的社會不公乃至大規模的殺戮充斥其中。很多人不理解,包括身處共產國家內部的人和那些生活在其他國家處於局外者身份的人。他們想不通為什麼共產主義的實踐總是失敗?現在許多人仍然認為,共產主義是十分美好的,甚至是最美好的人類社會形態,可惜的是所有的共產黨都偏離了馬克思描繪的通向共產主義的道路。由於共產黨的腐敗,特別是某些領導人的墮落,將原本美好的共產主義革命引向了一條不歸路。
直到今天,共產主義是最美好的社會形態,是人類社會發展的終極目標這一觀念仍然深深的根植在許多人的頭腦中,包括絕大多數從小在共產主義國家受到政治教育的人和不少其他國家但對馬克思主義有粗淺瞭解的人。今天共產黨國家的惡劣現狀雖然讓他們對共產主義實現的可能性產生了懷疑,可是並沒有影響到他們對共產主義的美好嚮往。可是,共產主義真的那麼美好嗎?今天共產黨領導的失敗是共產黨自身的原因,還是共產主義理論的本質所導致的?
共產主義的本質是什麼呢?翻看共產黨為我們編寫的政治教科書,我們看到它對共產主義社會做了這樣的描述:生產力極大發展,實現按需分配。馬克思的社會發展理論一直只強調兩個因素:生產力與生產關係。生產力就是物質生產的能力,生產關係就是生產過程中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比如老闆與員工的關係,當然也包括產品的分配方式。馬克思認為生產力的增長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而生產力會影響並改變生產關係。在他的社會發展理論的最終點,就是生產力極大發展,生產關係實現各盡所能,按需分配。從這樣的理論角度講,共產主義是歷史發展的最終,也是最美好社會形態了。
雖然共產黨把馬克思理論當作絕對真理,絲毫不加以懷疑來崇拜。可是冷靜想一想,馬克思理論並不是完美的,其社會發展理論也並不完善。馬克思理論的最大缺陷就是它只重視物質,卻忽視了人在精神方面的需求,比如對自由的追求等。在其理論中,人的物質需求是高於精神需求的,而自由等屬於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那是生產關係,是由生產力決定的。
馬克思對共產主義社會的描述也是僅僅停留在物質生產和分配層面的:生產上各盡所能,分配上按需分配。可是其他方面呢?舉個例子,假設共產主義實現了,確實是按需分配了。雖然物質上你可以擁有你想擁有的一切,可是你沒有信仰自由,除了馬克思主義你不能有任何宗教信仰;社會管理仍然實行戶籍制度,你只能在戶籍所在地生活和工作,沒有遷徙的自由;沒有言論自由,與親朋好友的談話全部都被記錄與監視,一旦出現敏感詞將被有關部門警告,拒不悔改者勞教判刑;政府有絕對權威,任何對現行政策的不滿與牢騷都會被視為顛覆政府的犯罪行為。請問你願意生活在這樣的社會之中嗎?
很多人想當然的把物質極大豐盛與社會公平聯繫在一起,認為達到共產主義社會時由於按需分配,一切社會矛盾將自然消除,社會公平也自然會實現。這個想法是錯誤的。按需分配的承諾至多也只保證了分配方式的公平,對其他方面並不具有絕對的制約力。舉個例子,假設共產主義社會政府仍然是絕對權威,某個官員貪圖一個普通百姓妻子的美貌,誣告此人殺人放火從而霸佔其妻室。這樣的故事可能發生在過去,可能發生在現在,也同樣可能發生在共產主義社會!不是嗎?馬克思的共產主義理論有哪一條可以保證避免這種現象的出現呢?
為什麼一百多年來馬克思的理論受到了那麼多人的追捧,甚至在被實踐接二連三的否定之後還是有人對其樂此不疲呢?其實我們看一看那個年代的歷史背景就知道了。馬克思主義出現在十九世紀,共產主義革命在全世界蓬勃發展是在二十世紀初。那個時代正是全世界範圍內強權混戰的時期,包括歐洲國家內部的混戰,殖民主義戰爭以及第一和第二次世界大戰。再加上許多國家君權統治的腐朽沒落,各國的百姓都處於極其艱難的生活之中。特別是由於戰爭的消耗導致物資極端匱乏,底層人民最基本的吃穿都成問題。社會要變革,應該走怎樣的道路?許多有學識的知識份子提出了自由民主的道路,指出了社會發展的正確方向。可惜的是,自由民主的理論對於許多缺衣少食,也沒有受過多少教育的底層人民並沒有太大的吸引力,他們也不能理解那些言論自由等等權利有著怎樣的重要性。相反,馬克思提出的共產主義以對按需分配的承諾成功擄獲了社會底層人民的心。對財富的渴望讓他們瘋狂的推崇共產主義革命理論。也難怪,對於一個幾天沒有吃飯的人來說,能吃飽飯就是最大的幸福,他想不到也不會認為人格尊嚴、人身自由、天賦人權什麼的會比物質財富更加重要。
中國古人是十分智慧的,他們很早就認識到人性中善與惡兩種本質同在。中國古代在教育上使用的聖賢之書和各大正統宗教信仰都是教化百姓要揚善抑惡,維持社會和諧穩定。可是馬克思的理論恰恰相反,他的社會發展理論說生產力決定生產關係,其實只體現了人性的惡,還認為這是社會發展的源動力。比如說他認為原始社會生產力非常低,人們採取平均分配的方式。原因是如果有人餓死了,整體生存的機率也會變小。用現在的話說,是博弈的結果。當生產力發展,出現了稍微多一點產品後,就一定會有人強佔這些多餘產品,而把其他人淪為奴隸。馬克思想當然的認為,人與人之間只能同貧賤,不可同富貴,這是人性惡使然。馬克思認為人天性就要佔有儘可能多的財富,社會形態的發展就是人們搶奪財富與互相博弈的結果。為什麼馬克思認為共產主義是最美好的呢?因為實現了物質的極大豐盛之後,人們終於可以按需分配,人性的惡得到最充分的滿足,人們再也不用為物質財富而相互爭奪了。最終實現和諧穩定。
從這個角度上說,馬克思也認識到人性的惡,也希望消除人性惡所帶來的種種災難。他認為社會發展最終將消除人性惡的因素,因為人性的惡,人性對物質的貪婪將在共產主義社會得到最大滿足,從而消失。所以他認為進行共產主義革命,推動他的理論上的社會進步,讓共產主義早日到來是解決社會矛盾的最佳方案,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必然方向。
如果說,馬克思的社會理論還勉強可以自圓其說的話,接下來他提出的為實現共產主義而進行的革命理論就漏洞百出了。
首先是革命的目標問題。當勞苦大眾被共產主義理論點燃激情進行暴力革命的時候,他們的目標是什麼呢?當然是實現共產主義。可是共產主義實現得了嗎,什麼時候才能實現?很難,每個人都明白,共產主義的理想太過遠大,需要很長一段時間,甚至永遠也不可能實現。至少,人的一生是短暫的,真正投身革命,去上戰場打仗的人是不可能看到共產主義實現的那一天了。於是問題就出來了,投身共產革命的人雖然勞苦大眾居多,可是他們的覺悟能有多高?他們覺得共產主義美好說白了是對物質財富的貪婪,他們革命的目地是獲取物質財富。可是他們在有生之年卻享受不到革命的成果,他們的犧牲僅僅是為了未來人類的福祉,這與他們投身革命時的思想境界是不相符合的。
馬克思的革命理論,包括後來各國共產黨加以完善的革命理論,一直都是把物質極大豐盛的共產主義社會作為目標。我說過了,這個理論是以人性惡為基礎的,以滿足人的貪慾為目標。可是它們的革命理論在論述如何實現這一目標時卻要求為了盡快實現這一目標而無所不用其極。這些極端的措施包括燒殺搶掠,如打土豪、鬥地主、清算資本家等;也包括要求民眾省吃儉用,絕對服從集體,犧牲個人利益滿足集體利益等。如前蘇聯為了和美國對抗軍力,集全國之力發展重工業,導致人民生活物資極端缺乏。這樣一來,馬克思革命理論就變成了為了未來的財富,而犧牲當前的利益。換句話說就是為了未來能夠縱欲,而在當前必須清心寡慾,過著清教徒、苦行僧的生活。但是那個「美好的未來」何時能夠到來?暫時不可能,反正你這輩子是看不到了。為了後人可以過上豬一般生活,你就乖乖的過著豬狗不如的生活吧。
講到這大家應該可以看到矛盾所在了。革命的目地是為了物質和財富,革命的過程中卻要求放棄一切物質和財富,而革命的目標不可能在革命者有生之年實現。這是怎樣的邏輯?誰能夠為一個不可能實現的目標去忍受如此巨大的苦難?從共產主義革命的一開始,其革命理論的矛盾就注定了革命的失敗和一系列悲劇的發生。
馬克思主義是不講究安貧樂道的,不像以前佛教盛行的西藏社會那種對財富的看淡和對現有生活的滿足。很簡單,如果你滿足現有生活,如果你不看重物質財富那還追求共產主義幹什麼?可是共產革命的目標遲遲不能實現,相反卻要求革命者繼續過更為清貧的生活,時間一長任誰有多麼熱烈的革命激情也要被現實生活的冷水扑滅。對現狀的不滿就會導致反抗,就會破壞革命。那麼怎麼辦?所以所有共產黨都對人民一遍遍的洗腦,要求人民具有集體意識,要對組織,對黨絕對服從。同時開展一系列整肅運動,通過在國內或革命隊伍內部製造恐怖來加強對每一個人的約束,保證每一位革命者仍然聽從黨的指揮,仍然能夠堅持革命道路,儘管你的物質財富比革命前更為貧乏,一無所有甚至處於餓死的邊緣。
整肅是上級對下級層層下壓的恐怖運動。集體意識看似合理,但與西方的民主有著本質的區別。共產黨強調的集體意識是下級對上級的絕對服從。這樣下級服從上級,上級服從上上級,最後呢?就到了最高級。誰呢?黨的領袖。黨的領袖服從誰呢?理論上講,服從馬克思主義,服從共產主義革命的道路。那麼實質上呢,就是這位領袖不用向任何人負責,不受任何人監督,說白了就是大獨裁者,就是戴著共產革命皇冠的皇帝。所以你看歷史上所有的共產主義國家包括現存的共產黨國家都是獨裁統治,這不正是馬克思革命理論的缺陷導致的惡果嗎?
前面說了,由於革命目標不可能在短期內實現,革命者的革命意志必然會動搖。上級對下級的絕對領導和恐怖的整肅運動保證了下級革命者意志的堅定。那麼到了最上級,當那位獨裁者的革命意志出現動搖時呢?很顯然,整個革命道路必將隨著其意志的轉移而偏移。從本質上說,馬克思理論為了實現共產主義而製造了一個極權社會,實際上就是獨裁者藉助革命理論,通過共產黨控制全國人民的奴隸制社會。當獨裁者決定放棄清貧的生活而享樂時,全國人民將傾其所有滿足獨裁者的慾望。而這一切都是通過一黨專制的強制力來實現,而全國人民甚至還以為自己的付出是邁向共產主義的道路!好比今天的北朝鮮,當金正日挪用國際救援朝鮮人民的救濟金購買高檔葡萄酒,當金正日發給人民不足果腹的低收入,而將他們的產品出口外國換回美味的魚子醬時,許多朝鮮人民還在對金胖子感恩戴德,以為他正在帶領自己走向美好的未來,那遙不可及的共產主義呢!
綜上所訴,我們不難看出:共產主義僅僅保證了物質財富的分配,忽視了人對精神方面的需求,更加缺少對自由和天賦人權的許諾,因此並不是多麼美好的社會形態。馬克思的共產主義革命理論存在本質矛盾:以追求物質財富為目標,但要求革命者為實現這一目標而不惜過著物質上極端貧乏的生活,更糟糕的是,美好的目標不可能在革命者有生之年實現。最後,革命理論的缺陷使得共產黨必須用恐怖來約束人民的行為,用集體意識洗腦來強化人民的革命意志,最終不可避免的形成了獨裁者(黨的領袖)對全社會的絕對控制和奴役。當獨裁者傾全國之力為自己享樂,為自己爭取國際霸權地位的時候,被其愚弄的革命者們還在期望他帶領他們走向美好的共產主義!現在你還相信馬克思描述的共產主義是最美好的社會形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