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郭美美事件」而牽出的中國紅十字會總會募款制度問題讓中國慈善事業陷入信任危機。風波遲遲未能平息,中國紅會昨天在北京召開廉政工作會議,通報「郭美美事件」並要求加強規範化管理,維護紅十字會的聲譽。
中國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中國紅十字會會長華建敏在會上說,清正廉潔是紅十字會工作的生命線,一定要以「嚴肅的態度、嚴格的要求、嚴厲的制度、嚴明的紀律」做好工作,緊抓制度建設,提升紅十字會的社會公信力。
紅會風暴已重創紅十字會的公信力,在新浪微博一個「你還向紅十字會捐款嗎?」的調查中,978個參與者裡,有87%的人表明不會再捐款。儘管紅會日前發出微博澄清「郭美美」事件,但跟帖的上萬名網民中,幾乎一面倒地要求中國紅會「還錢」,寧夏紅十字會網站昨天還成了第一個被黑客宣泄攻擊的目標。
接受本報訪問的學者指出,作為一個准政府機構,中國紅十字會必須轉型,不能以社會機制和政府機制相混淆的模式操作,既通過社會機制募款,又通過行政機制花錢。學者也認為,這起事件暴露出中國慈善市場缺乏競爭的問題,紅會在人們的視野裡是最大的慈善組織,紅會一出問題,人們就認為整個慈善市場都出問題了。
上個月,一名自稱為「郭美美baby」的女子在新浪微博上涼晒自己的奢華生活,後來被網民發現她的認證信息是「中國紅十字會商業總經理」,因而引發這次紅會風暴。
為澄清「郭美美」事件,中國紅十字會秘書長王汝鵬週一(4日)正式加入新浪微博。不過網民並不買賬,在跟貼的上萬名網民中,超過一半是要討回捐款的。網民的帖子包括:「我只想要回我捐贈的錢、還有我無償獻的血」、「再給你捐錢,我就是豬」、「抵制紅十字會,再也別想從我們這裡騙錢」。另有網民要求,紅十字會盡快公開紅會的歷史賬目收支明細以及改變紅會的體制。
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副教授、清華NGO研究所副所長賈西津認為,作為一個准政府機構,紅會必須轉型,否則未來肯定還出問題。
賈西津在受訪時指出:「紅會在體制裡面存在著社會屬性和政府屬性不清的問題,面向社會的時候以社會組織的面貌出現,但卻又通過行政機制花錢,這其實是和慈善的理念背道而馳的,慈善的主體必須是獨立機構,而不是政府主辦的大型機構。」
她也認為,紅會風波凸顯中國慈善市場缺乏競爭的問題,而一個根本問題是中國的管理體制不夠開放,很多民辦組織不能獲得合法身份,即使是獲得註冊登記,很多組織仍然沒有募款的資格,這大大壓縮了社會組織的自我成長空間,也減少了公眾行善的選擇權。
中國的慈善事業目前還處於初期發展的階段,能夠面向公眾募款的公募基金會並不多。一是中國紅十字基金會,二是中華慈善總會,三是各個部委下設的基金會,他們共同的特點就是具有政府背景。而個人的基金會都是挂靠在官辦的公募基金會名下的,例如為公眾熟知的、由藝人李亞鵬、王菲夫婦發起的「嫣然天使基金」和在轉型前由武打明星李連杰發起的「壹基金」。
要解決「半官半民」問題,政府就必須把更多權力下放到民間,但這又牽涉到行政管控的問題。《南風窗》曾引述香港中文大學公民社會研究中心主任陳健民說,國家要認識到寧願出現一個有組織、理性、非暴力的公民社會,好過一個散漫、激進、以憤青為主體的暴民社會,當政府明白公民社會是一種改革而非革命力量時,便無需處處設防。
在法律規範方面,中國學界和輿論界多次討論到制訂《慈善法》問題。中山大學社會學與人類學學院公民與社會發展研究中心執行主任曲棟認為,「郭美美事件」要從根本上化危機為轉機,重塑慈善事業的公信力,關鍵還在於推動《慈善法》的出臺。曲棟告訴《南方日報》,中國目前缺乏的是《慈善法》和《公益組織法》等實體法律去明確責任主體、規定捐款人和慈善機構的權利和義務,一旦出現危機能夠找到責任人,並加以處罰等。
雖然郭美美事件重創中國紅十字會的形象,但賈西津認為,長期而言這不失為一個推動大型慈善組織改革的契機,「讓人們開始去揪問題,瞭解紅會是怎麼運作的,類似紅會的組織又是怎麼運作,長遠對慈善市場的公開、透明和規範,能產生積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