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綦江蓮花保寨的岩壁下,發現7枚非常罕見、填補白堊紀中期翼龍足跡的化石。(圖/重慶晚報)
蓮花保寨岩壁下發現大量的恐龍足跡。(圖/重慶晚報)
從南宋至今都有人類居住或活動的重慶綦江蓮花保寨,僅140多平方公尺的岩壁下發現300多個恐龍足跡化石,其中有7枚是非常罕見、填補白堊紀中期翼龍足跡的化石。
《重慶商報》報導,在大陸,首例翼龍足跡化石發現於甘肅省,屬白堊紀早期;第二例化石發現於浙江省,屬白堊紀晚期。而重慶7枚翼龍足跡是目前大陸唯一發現、屬白堊紀中期翼龍足跡化石,這也意味著,它們承擔起了翼龍在白堊紀時期的承上啟下的研究重擔。
有趣的是,這些恐龍足跡化石群竟然是被牛屎混稀泥保護起來的。原來,周邊農戶發現,化石發現地是晒稻穀的好地方,唯一遺憾是其看似平坦的表面總有奇特花瓣狀的坑,於是用牛屎混稀泥的土作了平整。後來,有關單位實地勘查,才得知「花瓣」是甲龍類恐龍足跡。
今年4月底,中外古生物學者來這裡聯合科考,罕見翼龍足跡化石被發現,美方學者驚呆了。這些是大陸西南地區中生代時期有翼龍類生存的證據,無論從形態或保存的完整性層面來看,都有別於大陸其他兩例,甚至國外發現的一些翼龍足跡化石。
在橫七豎八、呈立體、凹形和凸形3種保存現狀的足跡化石群中,翼龍足跡化石很渺小,普遍長度約10公分,寬僅約成人2根手指寬。其他足跡,普遍大如小湯盆,而且深度可沒手掌。
專家推斷,7枚足跡的主人可能是只翼展約2公尺、體重約30公斤的翼龍;足跡的排列表明,它是剛從空中降落,後腿和前爪在地面留下痕跡,隨著泥沙迅速掩埋形成化石。據瞭解,這隻翼龍可能生活在1.1億年前。
專家指出,翼龍骨骼很輕,造成它體重不大、腳印不深的狀況,致形成足跡化石的機會遂非常小;通常翼龍脆弱的骨骼幾乎沒形成化石的機會,所以不論翼龍化石或其足跡化石都十分珍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