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4月,美國多地區每加侖汽油價格已上漲至4美元。歐巴馬認為油價過快增長是投機者炒作的結果,誓言要取消補貼政策。(Getty Images)
【看中國記者劉林編譯報導】6月23日,美國聯同國際能源署(IEA)27個成員國宣布,計畫在7月份1個月內向市場釋放6,000萬桶戰略石油儲備,每天200萬桶。其中,美國能源部將釋放3,000萬桶,佔整個國際能源署釋放量的一半,歐洲將提供總釋放量30%的石油,亞太地區提供20%。
應對供應短缺威脅 28日油價創新低
國際能源署官員說,利比亞生產中斷導致市場失去1.32億桶高質原油,以致原油價格上漲,這會傷害到脆弱的全球經濟復甦。隨著夏季來臨,石油需求量加大,預計7月、8月將達到用油高峰期。釋放戰略儲備石油是為應對「供應短缺的迫切威脅」。
這一消息直接導致紐約和倫敦兩地原油期貨直線下跌,其中,國際油價「風向標」──紐約原油期貨價格盤中急速出現了近5%的重挫,至6月28日紐約原油盤中跌破90美元,最低跌至每桶89.83美元,刷新近4個月來新低。
國際能源署現有超過40億桶原油儲備,作為國際原子能機構成員國之一,美國戰略石油儲備(Strategic Petroleum Reserve)目前擁有7.27億桶原油,相當於85天進口量的石油,處於歷史最高水平。自20世紀70年代阿拉伯石油禁運之後成立以來,美國戰略石油儲備很少啟用,以前只動用過兩次,一次是在1991年波斯灣戰爭期間,另一次是在2005年颶風導致美國墨西哥灣沿岸地區石油生產中斷之後。
為什麼釋放戰略石油儲備?
業內分析人士認為,美國發起這次行動,一方面抑制本國通脹,幫助國內經濟復甦,另一方面是向石油輸出國施加壓力,同時,也為警告石油市場投機客。此前,美國曾向沙特遊說,勸其說服其他石油輸出國一道增加石油產量,但效果甚微,因此,美國這次向石油市場傳遞信息:石油消費國不容忍油價持續上漲,並有決心採取必要手段干預市場,促進全球經濟復甦。
有專家分析,國際能源署的動作背後閃現著美國大選的「影子」。原油在美國居民消費結構中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油價持續上漲讓民眾頗有怨言。雖然美國經濟開始復甦,但由於石油價格持續走高、失業率居高不下、聯邦政府和國會在赤字問題上難以達成一致,這讓謀求2012年連任的歐巴馬面臨的競選壓力越來越大。因此採取市場干預、遏制通脹、穩定油價,也必然成為他的選擇。
敲山震虎 警告投機客
這一舉措更多是給市場投機者一個警告,並引發市場資金拋售以石油為首的大宗商品轉而選擇購買美元規避風險,從而提振美元需求,間接降低油價。
今年4月,全美多地區每加侖汽油價格已上漲至4美元。歐巴馬認為油價過快增長是投機者炒作的結果,誓言要取消補貼政策。他4月21日在內華達州召開能源會議時說,已責令司法部調查油價飆升的潛在違規原因。此外,6月初,法國總統薩科齊呼籲加強控制投機客,他指責他們抬高食品和能源價格。
「超過60∼70%的石油市場交易是投機行為,」海灣石油公司執行總裁培川斯基說,「當市場開始疲軟,要麼供給充足,要麼需求降低或者經濟疲軟的時候,你就打擊了投機客的興趣。」投資銀行奧本海默的石油分析師哥海特也表示,根據供需基本原理計算,石油價格應該比目前每桶價格低20美元。
所以說,釋放6,000萬桶的總量儘管壓低油價只能在短期內有效,但在心理上造成的影響要遠大於市場的持續反應。
各方回應 油價走勢仍不明朗
儘管國際能源署表示,此前已經就釋放石油儲備計畫與主要產油國以及中國等石油消費國進行了磋商,但據《華爾街日報》6月24日報導,一些石油輸出國警告說,他們可能會針對全球幾個石油消費大國釋放石油儲備的決定採取報復措施。
因此,短期油價是漲是跌不足以評判此番行動的效力。國際能源署是表明它代表的石油消費國不會坐視油價持續上漲,並且有能力對市場形成干預。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對此會做出何種反應值得關注。如果在消費國大開儲備閘門增加供應的同時,產油國選擇削減產油馬力,那麼未來的國際油市將更難以捉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