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週,我訪問了深圳的一所小學,感覺讓人難以忘懷,且很說明問題。
我聽了一節該校最優秀的英語教師的一年級英語課,該老師大約20多歲,穿著白色襯衣和黑色裙子,很漂亮。這是一節「示範課」:由同一位教師講給同一群35名學生,「表演」給來訪「名流」觀看。在40分鐘裡,這位老師精確地控制著課堂進度,先讀課文,再分組練習,再用音視頻來練習詞彙,再回到分組練習,最後以詞彙測試結束。
在昏暗擁擠的教室裡,我注意到有位學生打呵欠並伸展四肢,抱怨這節課太簡單無聊了。
雖然教室裡的活動看起來熱火朝天,其實與學習無關。一年級的孩子就像海綿,他們應該讀英文的兒童書。但是,他們所做的只是簡單的詞彙訓練。
更讓人憂慮的是看起來教師注意到孩子的存在。這是中國形式主義的又一個例子:老師站在講台上,機械的例行公事,而沒有主動和學生互動,沒有對他們的鼓勵他們的有建設性的反饋。孩子們分成小組互相鞏固他們的「中式英語」,看起來就像老師在放羊。老師的漠然傳染到學生那裡,成了冷漠、慵懶、沉悶。
一個優秀的小學老師應欣賞並珍惜她的一年級學生,這個年紀的孩子好奇心強、活力四射、 性格多樣。但中國的小學老師一直都被告訴忽略那些舉手的孩子,不許孩子們問問題,懲罰特立獨行的學生。這位中國教師在這方面真做得很好。
這位教師創建了一種僵化、程式化和簡單化的學習環境,壓抑了她的學生天生的熱情和好奇心。這真是讓人心碎的畫面:坐在教室後,我看到的是當他們熱切、純真地探索世界、探究未知、敞開心靈時,光線黯淡了、門被關上了。
我在深圳小學一年級教室裡目睹的教學情境,換句話說就是:簡直就是有步驟地、機械化地肢解人的心靈的過程。當我漫步校園,我留意到夾雜在大孩子裡的一年級孩子眼裡的靈氣已經死去──這是他們所接受的那種"示範教育"的必然的結果。真的,抵抗是無效的。
心理學家Mihaly Csikszentmihalyi在他的書《心流:最佳體驗的心理學》(譯註:此書的中文版是中信出版社的《生命的心流》豆瓣鏈接)中稱家庭、學校課堂和辦公室都可以成為理想的學習環境:「能夠形成最佳體驗的家庭環境具有五大特點。第一,清晰:青少年清楚地知道父母對他們的期望(家庭內部的互動中的目標和反饋清晰明瞭)。第二,關注,孩子們能感覺到父母是對他們正在做的事,對他們具體實在的感受和經歷感興趣,而不是關注他們將來能否上好的大學或賺取高薪。第三,選擇:孩子覺得自己有在多種發展可能中選擇的能力,包括打破父輩的規則,當然前提是他們準備好了去承擔後果。第四個很不一般的特徵是‘承諾’:能讓孩子放鬆得能卸下自己對成人的防禦,對父母信任,孩子因而可以無私地投入到他們感興趣的事。第五‘挑戰’:父母努力創造日漸複雜的機遇讓孩子處理。」
這所深圳小學的課堂在這五個指標上全部失敗。該課堂深受虛假之苦(老師好像想讓孩子學習,實際想的僅僅是他們能端坐),深受應試教育之苦,深受課堂氛圍僵板之苦,深受老師的冷漠、無趣和枯燥的反覆灌輸之苦。
最後,我走進了正全神貫注於英語聽力測試的六年級教室。學生聽英語音頻時,我在旁邊四下走動。測試是這樣的:錄音每放播報一個英語單詞,學生就在他們的多項選擇答題紙上把那個詞圈上。我注意到有個女孩特別認真,就看了她的答題紙。她的答案全錯。我仔細觀察,連一個正確答案都沒有。我看了她的同桌的試卷,我明白了:她翻錯了頁。
那是一個十分用心聽題卻不在乎找到對的試卷頁的中國女孩。或許,她知道別的孩子不知道的秘密?
作者簡介:蔣學勤是北大附中副校長,也是該校國際部的主任。
譯者說明①:我是一名小學教師,每天痛苦又無可奈何的看著學生被教委的官老爺們誤導,對本文觀點非常贊成。
原文:Resistance Futile in Chinese Class
作者:蔣學勤(見文末的作者簡介)
發表:2011年6月14日
本文由"譯者"志願者(說明①)翻譯並校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