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買具有中國概念的股票或債券曾經是一條確定無疑的致富之路,市場對這個全球最熱新興市場股票的需求非常強勁。現在這種交易已經轉向。
由於投資者幾乎迴避所有中國概念股票,在紐約、香港和多倫多等全球最著名股市上市的中國股票最近幾週大幅下挫。一系列海外上市的中國公司被指涉嫌欺詐、會計造假或其它方面的企業治理不當,因此市場不安情緒日益升級。
自兩週前被指責誇大銷售額和資產價值以來,在多倫多上市的林業公司——嘉漢林業(Sino Forest)股價已暴跌逾80%,儘管該公司堅決否認指責。嘉漢林業的最大股東是約翰•保爾森(John Paulson)管理的370億美元對沖基金。
週四,嘉漢林業發行的6億美元債券的交易價格大約是其面值的55%,這批債券將於2017年到期。
實際上,自賣空者卡森•布洛克(Carson Block)管理的渾水研究公司(Muddy Waters)首次指責嘉漢林業涉嫌欺詐以來,國際債券市場對許多尋求上市的中國企業關上了大門。過去一年內,至少20家在美上市的中國公司股票因審計師辭職或會計問題而被紐約證交所(NYSE)停牌或摘牌。
中國股市專家、《紅色資本主義:中國非凡崛起之下的脆弱金融基礎》( Red Capitalism: the Fragile Financial Foundation of China’s Extraordinary Rise)一書的作者侯偉(Fraser Howie)表示:「這向所有人敲響了警鐘,揭示了在中國做生意非常陰暗的一面。」
「這很可能導致市場對這些公司進行重新評估。以後,人們將根本不願意為中國概念支付高價,因為風險要比他們意識到的高得多」。
偽造銀行聲明、虛構資產和客戶,以及隱瞞關聯方交易,這只是其它中國海外上市公司近期被揭露出的一部分可疑問題。
這些指責開啟了華爾街賣空者的做空熱潮,引發了美國證交會(SEC)的調查,並迫使納斯達克(Nasdaq)收緊了上市規則。
私人情報公司Kroll的中國主管何越(Violet Ho)表示,過去十年間,「淘金熱心理」誘使數百位中國企業家進入國際證券市場。其中某些人可能確有欺詐行為,但許多人只是對國際投資者期望的嚴格企業治理標準準備不足。
許多中國公司通過收購已公開上市的殼公司而在美國上市。這些被稱為借殼上市或後門上市的交易使得它們可以繞過首次公開發行(IPO)的嚴格審查。
這些公司的業績急劇下降。自今年年初以來,一個追蹤美國的中國借殼上市企業的彭博(Bloomberg)指數暴跌44%,對中國內地經濟硬著陸的擔憂加劇了跌幅。而標準普爾500指數同期則處於上漲態勢。
借入股票並賣掉,然後寄望於以更低價格買回的賣空者大賺了一筆。據Data Explorers稱,自今年年初以來,要求賣空中國在美上市公司股票的數量增長了一倍,這些股票的借出比例超過了6%,遠高於標普500指數成分股平均2.5%的借出比例。
香港對沖基金中環資產投資基金(CAI)行政總裁譚新強(Eddie Tam)表示:「人們現在把所有中國公司混為一談。兩三個月內,一旦情況有所緩和,就會出現買入機會。」
但就目前而言,做空者仍佔據上風。連富達國際(Fidelity International)明星基金經理安東尼•波頓(Anthony Bolton)也遭受了巨額虧損。波頓曾因擁有從市場下跌中逃生的能力而被比作魔術大師哈里• 霍迪尼(Harry Houdini)。
波頓的富達中國特殊情況基金(Fidelity China Special Situations)今年已暴跌逾20%。這家在倫敦上市的投資信託基金股價自去年5月以來首次跌破資產淨值,表明投資者已經不再相信波頓有能力在中國上演奇蹟。
隨著欺詐指控數量上升,投資者的擔憂不太可能在短時間內消退。國際監管機構、律師和審計師在獲取中國公司明確信息方面面臨著難以克服的障礙,更不用說在欺詐行為得到證實的情況下凍結資產或執行法庭命令了。
澳新銀行(ANZ)亞洲信貸交易策略主管歐文•加利莫爾(Owen Gallimore)表示:「這些所謂的欺詐指控可能持續很長時間而沒有結論,從而損害到更廣泛的市場情緒。又不是說可以迅速劃定底線,然後宣布這家公司欺詐或不欺詐。」
與此同時,分析師預計隨著謠言傳播,市場會出現極度劇烈的波動。真正造假的公司或許永遠不會被證實——它們可能只會看著自己的股價急劇歸零。
原題 中國概念股風光不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