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後海歸下鄉養土雞 創業初期飽嘗艱辛

發表:2011-06-15 11:52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28歲的彭然,穿著一件白色的T恤衫,皮膚黝黑。昨天,他講述了自己從一名留學歸來的富家子,到貸款創業睡草窩的故事。

  彭然2001年到澳大利亞留學,學了8年的多媒體設計。他沒有想到,自己最終選擇的事業,是養雞。從澳洲回到重慶後,彭然從自己的高中同學李興懿那裡得到一個消息,林間養雞現在很吃香,但是搞成規模的並不多。兩人一合計,決定以此創業。想到沒想到的困難也就此開始。

  創業初期睡草窩

  銅梁安溪鎮龍峰村,安溪河就從村頭流過。在龍峰村外有一片山林,茂林修竹。彭然和李興懿看好這裡達80畝的竹林,把這裡租了下來,準備進行林間養雞。

 
 真幹起來,彭然才知道,想當雞倌不是那麼容易的。雖然從父母那裡得到一些創業的知識,但是從來沒幹過的彭然和李興懿還是吃足了苦頭。錢是貸款來的,父母已經說明白了,要創業可以,自己白手起家,如果這一點都做不到,後面的苦肯定吃不下來。

  「每天醒來,就想起自己從銀行貸的款。那就是欠的錢呀!」彭然知道了背著一身債的感覺。「那裡就是一片山林,什麼也沒有,人跡罕至。」彭然說,建立養雞場時,沒有床睡覺,就用草堆了一個草窩睡在裡面。長這麼大,第一次天天晚上睡草窩,這滋味,一輩子都不會忘記。

  等養雞場建好後,買來了蛋,在師傅的幫助下,小雞孵出來了。「小雞要呆在37至38℃的孵化室裡。」彭然說,因為電壓不穩,為了保證孵化室不斷電,他們和工人就不敢開電暖爐。春節期間零下好幾度的溫度,大家就這樣躺在床上,冷得睡不著,就起來到孵化室裡巡視,觀察小雞的生長情況。

  不開跑車開長安

  最難過的還是寂寞。養雞場的風景很好,但是安靜得讓人心慌,除了工人,就沒其他人了。電話不通,網路不通。這讓從小到大生活在城市裡的彭然很不適應。「到現在,我也只敢說,我適應了這樣的生活。」彭然說。在辦養雞場後,自己的跑車很少再摸了,換成了更為實用的長安貨車。

  從父母那裡取經,有創業經歷的父親一再告誡要注意銷售。但是彭然和李興懿沒當回事。結果,當出欄量達到1萬隻時,兩人慌了。這麼多雞,沒人買怎麼辦?「這讓我好幾個月睡不著覺。」彭然說,平均5個月就能長成一批雞,全是用穀子、玉米餵大的,但是雞再好,沒人來買還是變不成錢。銀行的貸款就在頭上懸著。那段時間,天天早上4點起床去跑銷售,直到晚上回雞場給雞準備第二天的伙食。「人都累變形了。」彭然說,還好現在銷路打開了。

  「我終於知道了父母創業來之不易。」彭然說,自己會養雞場當成一項事業來做,把它發展壯大起來。
 



来源:重慶晨報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