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之「安貧樂道」(圖)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道」,即宇宙規律,一直是各家學說、各個學派所追求的總歸宿、最高目標和境界。安貧樂道是中國古人的一種立身處世之道,也是自古以來為人稱頌的美德。「安貧」反映的是對清貧的物質生活安然恬靜的一種坦然態度,「樂道」反映的是對真理孜孜不倦的追求。儒釋道在傳統文化中的淵源傳承,使得歷史上有很多安貧樂道之士,他們不為世間貧窮、富貴等外在環境所動,始終道心堅定,以學道、悟道、得道為最大的快樂,以下舉些例子。

孔顏樂處

孔子說:「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論語·述而》),意指如符合正道,即使吃粗糧,喝白水,彎著胳膊當枕頭,也是樂在其中了;孔子還曾這樣描述自己:「其為人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孔子稱讚他的學生顏回說:「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論語·雍也》),說顏回使用非常簡陋的竹器吃飯,用瓢飲水,住在陋巷,別人受不了這種貧苦,顏回卻處之泰然,不改安貧樂道的心境。對於孔子、顏回這樣品德高尚的人來說,快樂不在於物質享受,而在於精神境界的追求,人們把他們這種融於道的心靈深處的快樂,安貧樂道的精神,合而稱之為「孔顏樂處」。

孔子倡導儒家道義擔當的「安貧樂道」,對「道濟天下」的堅信,「以天下為己任」的社會責任和使命感,提倡道德教化,經常勸人安貧樂道,完善道德人格,幫助人們從功名利祿的貪慾中超脫出來,勿因迷失人生方向而墮落。他說:「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論語·為政》,告訴人們知順天命,就可以隨時隨地的安貧樂道了。

孔子和他的學生把實棧道義作為自己的理想、信念、準則,凡事以是否符合道義為前提,周遊列國而弘道。以人道去符合天道,人心合天心,以達到「天人合一」。後來的儒家知識份子都以尋求「孔顏樂處」作為自身內心世界充實的理想境界,追求崇高的道和「天人合一」。

曾參弘道

曾參,師從孔子,在修身和躬行禮儀上頗有建樹,傳承孔子主張,弘揚道義,他說:「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

曾參每日在家白天躬耕隴畝,晚間刻苦學習到深夜,生活窘迫,魯國國君聽說了他的品行後,非常關心和同情,決定贈以「食邑」。他固辭不受,依舊「敝衣而耕,常日不舉火」(《孔子家語》)。使者曾勸說他:「先生非求於人,為何不受?」曾參對使者誠懇地說:「我常聽說,受人者畏懼於人;予人者驕傲於人。縱然予人者並不驕傲,但我能不畏懼嗎?再說,無功受祿,不如自食其力。」因此,曾參依舊無怨無悔地過著貧困的日子,自得其樂。

曾參周遊列國時,齊國想聘他為相,楚國欲迎他為令尹,晉國有意尊他為上卿,但他看到自己施惠於民的建議未被採納,於是堅辭不受,始終從事教學,四處授館。後來他到衛國,與同學子夏等設教於西河一帶,從者甚眾。當時他的同學子路正在衛國做大夫,有人建議他去找子路,定能獲得高官厚祿。曾參說:「我以宣揚‘仁’為己任,並不求名利。寧願在西河教學,過安貧樂道的生活!」他就一直住在西河岸邊,有時連續三天不生火,十年沒做過新衣服,儘管生活如此艱苦,卻依然樂觀開朗,教學之餘,散步河邊,拂著輕風,唱著《商頌》,怡然自得!他還編著了《大學》、《孝經》等經典著作,流傳後世。

劉禹錫「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唐朝劉禹錫,寫了一篇著名的《陋室銘》:「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帘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南陽諸葛廬,西蜀子雲亭。孔子云:‘何陋之有?’」這篇文章不足百字,卻含而不露地表現了作者安貧樂道的志趣和不與世事沉浮的獨立人格。

為何作者身居陋室能「自得其樂」,而能不覺其陋?就因為在他看來,只要我提升道德境界,「惟吾德馨 」,那麼即使身處陋室又「何陋之有」?!他通過對居室的描繪,文章開頭以有仙之山,有龍之水比喻陋室,如溪流直下,十分自然地引出正題,而綠苔、青草、素琴、金經這些富於色彩美的點染,更使陋室光彩照人,別有洞天。交友的敘述,志趣的抒發,幽雅地彈素,潛心靜默地閱讀佛經。就好比南陽諸葛亮的草廬,又好像西蜀揚子雲的亭子,雖很簡陋,因為居住的人抱負遠大,所以受到人們的景仰。

文章篇末以「孔子云:何陋之有?’」典出《論語·子罕》:「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表明「陋室」的主人也具有古代名賢的志趣和抱負,雖因直言敢諫觸怒權貴而被貶謫到邊郡,但絕不改變自己的理想,難道這樣的陋室還不該銘文以志之嗎?

周敦頤《愛蓮說》

北宋周敦頤為官幾十年,清廉正直,淡泊名利,視軒冕之貴、金玉之富,猶如銖塵一樣的輕微,以孔子、顏回為楷模,倡導和實行善政。他晚年辭官歸隱,在廬山蓮花峰下建濂溪書堂講學,世稱 「濂溪先生」,平生酷愛蓮花,曾辟池種蓮,名「愛蓮池」,寫下了《愛蓮說》一文流傳千古,蓮之品格也是他不阿諛權貴、始終保持真我本色的寫照。

周敦頤寫道:「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淨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將蓮比作花中的君子,使蓮具有象徵君子美好品德的意義:「出淤泥而不染」象徵君子身處污濁環境而不同流合污、不隨俗浮沉的品質;「濯清漣而不妖」象徵君子的莊重、質樸,不譁眾取寵,不炫耀自己;「中通外直,不蔓不枝」象徵君子的正直不苟,豁達大度;「香遠益清,亭亭淨植」象徵君子的感化力量和美德的芬芳;「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象徵君子志潔行廉,儀態端莊,令人敬重而不敢輕侮。

蓮不隨波逐流,蓮之美麗在於它的高潔和給予,以蓮喻人,周敦頤強調人的人格修養,對於真理、對於道德,要有一種堅定的信念,像蓮花一樣潔身自好,不染纖塵。讀《愛蓮說》使人產生激濁揚清、蕩滌塵垢的精神力量。

二程安貧守節

北宋著名思想家、教育家程顥、程頤兄弟二人,「力學好古,安貧守節」,雖然個人經歷不同,卻都一生學而不厭,誨人不倦,追求共同的理想。程顥歷任地方官,書 「視民如傷」於座右自警,又婉拒宰相呂大防贈他百匹高檔精美絹帛,說何只我窮,「天下之貧者亦眾矣」,每於公事完畢,即親自教學傳道;程頤曾教皇帝讀書,向哲宗提出了君子應重視「涵養氣質,薰陶德性」,常接近品行高尚、敢於當面規勸君主之過失之人。這些都反映了他們二人不以自處清寒為意,而以百姓疾苦為念。二人後來因觸怒權貴而辭職回鄉。

二程在為學、為政與做人等方面都表現出高尚的道德風範,認為教育最高目的要使受教育者循天理,仁民而愛物,謹守綱常。他們的生活狀況雖然時常「蔬菜不繼」,但從不「輟教」,名節廣傳,故士子從其學者無數,甚至不遠千里而來,著名的「程門立雪」和「如沐春風 」的典故更被後人傳為佳話。

二程著作甚豐,曾自述:「昔受學於周敦頤,每令尋孔顏樂處,所樂何事」,認為心靈得道,天人合一的境界,乃是精神上樂趣之所在。程頤寫道:「天道、天理,是創造萬事萬物的根源,它在事物之中,又在事物之上。事事物物都有其規律,天之所以高,地之所以深,萬事萬物之所以然,都有其理」、「聖人循天理而欲萬物同之」。程顥在詩中寫道:「萬物靜觀皆自得,四時佳興與人同。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風雲變態中」,感悟道的莊嚴崇高,「樂」在於通於天地精神,乃至通於無量眾生之心,通於宇宙萬事萬物,他還寫道:「隔斷紅塵三十里,白雲紅葉兩悠悠」(《秋月》)、「水心雲影閑相照,林下泉聲靜自來」(《游月陂》),表現出其心境的寧靜、淡泊和從容。

古語云:「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歷史上有許多道德高尚之人,都是真理和道義的實踐者、傳播者和修身的典範。修道人有修道人的樂趣,本身就是樂在其中,看淡貧、窮、富、貴,修去各種物慾及人的執著,保持內心世界的祥和、充實和自得。樂在明理,明瞭宇宙人生真相,前程一片光明!「安貧樂道」理念彰顯出一種對高尚精神境界的追求,無論身處任何環境都要堅持道義,堅守心靈深處的高貴,義無反顧地追隨真理,永不懈怠!

原文題目:淺談傳統理念「安貧樂道」



来源:明慧網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