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峽工程是偉光正的癩疤 胡溫不想揹黑鍋(組圖)



三峽大壩(網路圖片)

【看中國記者金曉剛綜合報導】據蘋果日報23日消息,三峽大壩從1994年12月14日正式動工修建到2006年5月20日全線建成後,長江沿岸災害頻繁,中下游近期又遇特大乾旱,證明三峽工程已成禍害中國人民的包袱。中共國務院日前發布《三峽後續工作規劃》,首認三峽工程問題多多,引發全方位討論。有評論指,中共即使承認錯誤,也是有它的目的。

蘋果日報報導,當年主張三峽上馬派稱,三峽工程既可助長江防洪、改善航道,又可發電;但大陸內地媒體指,大壩蓄水後長江流域暴雨、山洪、泥石流等災害頻發,併發生不同等級地震數十次,包括2008年汶川大地震;通航問題也沒解決,唯一收穫的是發電。今年以來,長江中下游又是50年罕見大旱,各主要江河蓄水量較同期少一至七成,當局透露全國耕地受旱面積達9,892萬畝,有497萬人、342萬頭牲畜因為大旱飲水困難,引發輿論對「三峽大壩惹災」熱議。

三峽工程問題胡溫與鄧李江等劃清界限?

據官媒透露,溫家寶在本月18日主持國務院常務會議,討論通過三峽工作規劃,並一反常態直指工程蓄水後對長江中下游帶來不利影響,要求沿岸對移民問題、庫區生態環境問題、庫區地質災害問題「妥善處理」。消息引起關注,被視為是1992年三峽工程決定上馬以來,中央政府首次公開轉態,以否定態度檢討該工程。

左派人士近日在「烏有之鄉」網站撰文,質疑溫家寶拋出三峽問題是基於權鬥需要。

蘋果日報援引長期關注三峽問題、環保人士戴晴指,這份規劃其實是胡錦濤、溫家寶政府的公告,宣布在三峽工程問題上與決策上馬的鄧小平、李鵬政府劃清界限。

連日來,大陸媒體紛紛熱炒三峽工程惹爭議的話題,不少網站重發清華大學已故著名水利專家黃萬里生前反對三峽上馬,在三峽大壩開工前,向江澤民三次上書的諍諍進言。更有網民貼出前總理李鵬早前出版的《眾志繪宏圖──李鵬三峽日記》中,多次提到時任中共總書記江澤民對三峽工程的支持。日記中寫道:「江澤民同志就任中共中央總書記以後,第一次出京考察的地方就是三峽壩址。1989年以後,所有關於三峽工程的重大決策,都是由江澤民同志主持制定的,他對三峽工程的建設發揮了重要的領導作用」。

專家、官員紛紛與三峽工程「保持距離」

天涯社區評論,在一片反對聲中強行上馬的三峽大壩工程自開工之後,尤其是近幾年來,問題一個一個地被揭示出來,中共對三峽的歌功頌德也逐漸變調,專家、官員紛紛與三峽工程保持距離。官方對三峽工程的形容也從2003年的「三峽大壩可以抵擋萬年一遇洪水」,到2007年的「可防千年一遇洪水」,再到2008年的「可抵禦百年一遇特大洪水」,直至2010年的「勿把希望全寄託在三峽大壩」上。

中國網消息,事實上,以毛為首的中共中央常委,早在20世紀50年代就提出了建設三峽工程的設想。

著名水利專家王維洛認為,中共官方承認三峽工程部分問題,說明問題已經相當嚴重,官方已無法掩蓋,部分官員和專家主動提出來,是不想在將來揹黑鍋。

體制內的人是三峽工程利益相關者

從80年代中期開始就關注三峽工程問題、目前旅居德國的學者王維洛撰有《三峽工程三十六計》一書。他表示有很多人在評估到建設過程中,早已認識到三峽工程是個「錯誤」,但包括從鄧小平到江澤民,從李鵬到張光斗、到譚家真、錢正英,他們沒有一個人會為這個錯誤決策承擔責任。「因為他們在整個決策過程中,已經為這個錯誤結果準備好了後路。他們已經為自己留下了一個逃生的計謀。」

上海老筍21日撰文評論:三峽工程缺乏嚴密的論證程序,同時,許多反對者被排除在論證的專家之外。不少贊同三峽工程的人,都是體制內的人,是三峽工程的利益相關者。

外媒:中共即使承認錯誤也是有它的目的

有評論指,歷史上中共從不為錯誤承擔責任。即使是半遮半掩的承認了錯誤也是有目的的。《華盛頓郵報》對中國國務院承認三峽大壩存在問題發表社論指,中國統治者糾正歷史錯誤往往有現實政治背景。社論說,據說目前有人主張把大力攔河造壩發展水電列入下一個五年規劃,但總理溫家寶對此不滿。即使這次溫家寶勝利了,那種使三峽大壩工程上馬的中央集權、不容異議的決策程序不會有什麼變化。因為「只要共產黨保持著對權力的壟斷,他們(中國人民)就別無選擇。」



来源:看中國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