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新發地農產品批發市場 (圖: 美國之音)
儘管北京強調中國食品安全合格率達96%、食品安全總體有保障,但是消費者仍然難以放心。有維權人士呼籲,應該允許社會辦檢測機構。
食品安全醜聞層出不窮
北京農產品市場的食品安全快速檢測車(圖: 美國之音)
近日,國務院食品安全委員會官員張勇強調,中國當前的食品安全總體上是有保障的,並說這樣講「絕不是掩蓋矛盾、粉飾太平」。
可是,接二連三不斷出現的食品安全事件,不能不讓消費者心驚膽戰,發出「還有什麼敢吃的」感嘆。
在重慶,三聚氰胺「幽靈再現」,警方查獲了2.6萬公斤用於生產冰糕的三聚氰胺含量超標的劣質奶粉。在入渝公路旁,執法人員還查獲了涉嫌灌注重晶石粉的活雞近千隻。 此外,毒花椒、毒筍子、毒血旺以及含有有害物質的「假蹄膀」也現身重慶市。
重慶市並不是食品安全最差的城市,發生類似問題的其他城市也不在少數。比如,廣東中山市就發現,有45噸攙入石蠟、墨汁和染料的所謂「墨汁粉條」流入市場。
北京新發地農產品批發市場(圖: 美國之音)
民眾難以買到放心食品
面對層出不窮的食品安全問題,維權人士王海說:「作為消費者,要想真正買到放心的食品的話,應該說是還是比較困難的,而且要付出比較高的代價。比如說,花更高的價錢去大型的超市或者一些大的賣場去購買食品。」
王海認為,檢測是個大問題。他說,如果取樣只在大型超市或者大型賣場進行,那麼檢驗結果當然大部分是合格的。
目前檢測工作仍顯力度不夠
新發地市場的食品檢測設備(圖: 美國之音)
其實,即便是在北京「新發地」這樣的大型農產品批發市場,檢測工作仍顯力度不夠。「新發地」擔負著北京80%的農產品供應,每天蔬菜成交量達1.5萬噸,可是那裡每天檢測的農藥殘留樣品只有180幾個。
而且,對於「問題蔬菜」,市場方面只能拒絕接收,並無扣押和銷毀的權利。檢測室負責人李常菊告訴記者:「我們是快速的檢測,沒有權力把商戶的蔬菜給銷毀掉,我們只能讓它勸退。(記者:所謂‘勸退’就是讓他們走了就算了。那他們去別的地方呢?)這個我們控制不了,只能控制在這個市場上,讓它交易的蔬菜是合格的。」
官方檢測結果受到質疑
新發地市場的食品檢測人員(圖: 美國之音)
維權人士王海說,檢測結果的真實性和公正性也值得懷疑,因為一些大的食品企業往往就是官方檢測機構的客戶。
他說:「我很難相信這些和食品企業有合作關係的檢測機構做出的檢測結果是可靠的。當然了,像生豬的檢驗,花錢就能買到檢驗合格證的這種情況,也是非常普遍的。」
王海表示,檢測系統不能由官方壟斷起來,應該允許社會辦檢測機構。
超市驚現「永不過期」食品
另外一個問題是,即便過了檢測關,不含「牛肉膏」、「瘦肉精」、「蘇丹紅」、「三聚氰胺」等添加劑,貨架上的食品就一定安全了嗎?未必。
據《中國經營報》,現在超市裡驚現「永不過期」食品。報導說,有些食品外包裝上不註明生產日期,有些過期食品被商家任意修改到期日期或者生產日期。
制度設計「不給力」公眾監督
維權人士王海認為,關鍵在於,食品安全工作必須有消費者的參與和公眾的監督。他說,現在的做法,從制度上講,並不鼓勵消費者或者知情者舉報。
北京新發地農產品批發市場(圖: 美國之音)
比如,被發現出售不合格食品的單位,會被衛生局或者工商局課以罰款,但是所收罰款不會轉給受害者或者舉報人。
王海說:「罰款雖然是交給財政了,但實際上是有返還的。這就意味著,消費者上當受騙,或者說,消費者吃到不安全的食品,受益者是執法單位。」
政府機關紛紛自辦農場
在防不勝防的食品安全陷阱面前,一些國家機關拿出了自己的新招,那就是,自種蔬菜,自辦農場,以確保蔬菜瓜果無毒無害。
《南方週末》說,北京海關就有一個佔地200畝的蔬菜基地。每週拉菜三次,一次拉走蔬菜至少數千斤。報導說,這只是眾多政府特供食品基地中的一例,全國各省級政府也有類似基地。而位於北京西山腳下的巨山農場則是國家高級官員的瓜果蔬菜主要供應地。
對此,王海評論說:「官員可以免受不安全食品的毒害。我前些日子看到報導,質監局在北京郊區還有一個食品基地,可以自己去種菜。」
北京新發地農產品批發市場(圖: 美國之音)
食品安全納入多地政績考核
中國政府正在加強整治力度。國務院、公安部已下發通知,要求嚴厲打擊食品非法添加等犯罪行為。北京、上海、浙江、廣東等地還把食品安全工作納入領導幹部政績考核,以實現有效監管。
不過,仍有不少民眾和專家表示,形勢不容樂觀,效果有待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