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爾街日報:中國高通脹將成常態


中國政府似乎已經接受了一個事實,即通脹率走高是其更大經濟戰略的必然結果。中國消費價格漲幅只有2%到3%的日子已成過去。目標漲幅變成了4%,然而今年春季的同比漲幅已經超過5%。

這種轉變的背後存在三個主要因素:信貸、食品和工資。2009年信貸膨脹期間,銀行業發放新增貸款1.3萬億美元,結果帶來大量流動性,全面推高包括房產和高級法國紅酒在內的資產價格。目前政府正在努力控制,但正如溫家寶總理最近所言,老虎放出來就很難關進去。

惡劣天氣和其他臨時因素導致食品價格輪番上漲。去年冬天是蔬菜和水果,然後是豬肉,今年春天中藥價格大幅上漲。但也存在更深層次的結構因素。中產階級飲食需求的多樣性遠甚過去,其中肉食和奶製品需求劇增。藍領工人工資的上漲也刺激了更基本食物的需求增長。

供給方面存在缺口。受城市化、基礎設施開發和沙漠化衝擊,可耕地正在萎縮。越來越多的農田受到污染影響。中國北方地區供水不足,特別是在北京周圍地區。食品經銷的物流環節效率不高。農民以承包形式保有土地,沒有所有權,全部農用地都歸國家所有(由地方政府代表),這就會造成扭曲。太多的農民都是在小塊承包土地上耕種,無法從事高效率的大規模耕作,也無法實現機械化。

除了食品問題以外,去年夏季以來政府提高藍領工人工資的政策,也在開始加劇物價的上漲。

官方的說法是,由此形成的不利因素,會被生產率的提高和製造業從高工資水平的南方省份轉向工資水平較低的中西部地區所化解。然而,儘管人口增長在減緩,但中國仍需每年創造至少1,000萬個就業崗位才能維持社會穩定所需的就業率。製造業轉向中部地區會導致工資水平降低,但如果最低工資仍大幅上調,這種效應將會被削弱。

由於中國經濟增長率可能會超過十二五規劃(從今年開始實施)所定7%的目標,4%至6%的通脹率也許不會構成巨大危險。但若通脹進一步加劇並從食品蔓延到製成品,情況又會如何呢?現在已經有傳聞說大城市的服務業企業已感受到巨大的工資壓力。

通脹上升使中國不允許人民幣升值有了一個強有力論據。中國與美國通脹率相差4%,人民幣兌美元名義匯率年增幅為3%到4%,這使得人民幣兌美元的實際升幅每年可達到7%到8%,從而使人民幣在10年時間內可以升值一倍。

人民幣升值幅度加大將會有利於抗通脹,但第一季度出現貿易逆差後保持出口領域健康發展仍是中國的重要目標。如果食品方面的問題導致全球市場的購買行為大幅增加,尤其是動物飼料的購買量大增,那麼人民幣升值步伐應該加快的觀點將更站得住腳。

不過,儘管金融市場不止一次地準備迎接人民幣一次性大幅升值,但沒有跡象顯示中國改變了政策。

中國曾有過人民幣被低估、通脹率平均為4%到5%的時候。但在那之前的20世紀90年代中期,中國的消費者價格指數曾大幅攀升。

因此政府現在正採用具體問題具體對待的方法,採取了抑制捲心菜價格、為公路運輸公司提供燃油補貼、以及監管大銀行貸款以遏制信貸增長等一系列措施。其目的是為2012年10月開始的領導層換屆鋪平經濟道路。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華爾街日報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