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唐太宗不過生日?(圖)


「過生日」是中國傳統習俗禮儀之一。在所有古籍記載中,魏晉以前並無慶賀生日的活動,僅在《禮記.內則》上載有︰「子生,男子設弧於門左,女子設帨於門右。」意思是,在古代生男孩就在門的左邊設置木弓,生女孩就將佩巾挂設在門的右邊。

但是,這只是最初古人慶祝新生兒出生的一種宴客禮儀。

魏晉後的南北朝,逐漸有了生日的相關記載。如《顏氏家訓.風操篇》上記載,當時江南地區的人們,早已流行在生日這天大吃一餐,就算父母已亡故不在世,也一樣設宴待客,暢飲作樂,絲毫不覺得感傷。不過,作者似乎對時人在生日當天以宴飲取樂慶祝的方式,很不以為然。

另南朝梁元帝在自己生日的這天,他都要齋戒、舉辦佛教法會,宣揚佛法,他的父母都篤信佛教,因此他以這種方式來過生日,除了孝順父母,也是感懷父母的生養之恩。

到了隋朝,在《隋書.高祖記》中記載,隋文帝楊堅於仁壽三年曾頒布詔令︰「六月十三日,是朕生日,宜令海內為武元皇帝、元明皇后斷屠。」大意是,六月十三是朕的生日,全天下禁止殺生,以吃素來報答雙親的養育之恩。

據唐朝吳競撰《貞觀政要.第七卷.論禮樂》記載,貞觀十七年十二月癸醜日,唐太宗對侍臣說︰「今天是朕的生日,民間認為在自己生日這天可以高高興興的娛樂,可是每到這一天,朕的心情卻反而更加思念父母。如今我已是一國之君,天下富足,但朕想求得奉養父母,卻永遠都得不到。

朕就像孔子的弟子子路,懷著不能為父母負米的遺恨是一樣的心情(當年子路非常貧困時,自己吃粗陋的飯菜,卻從百裡之外背米送給父母)。《詩經》上說︰‘哀傷我父母,生我真辛勞。’怎麼能夠在父母勞苦的日子舉行宴樂的事!這太違背禮法了。」唐太宗說完後,涕泗縱橫,群臣都跟著流淚,紛紛上前勸慰太宗。

生日,即自己的母親生產受苦之日,所以古人把生日又稱為「母難日」,如元朝白珽《湛淵靜語.卷二》上載:「近劉極齋(宏濟),蜀人。遇誕日必齋沐焚香,端坐曰:‘父憂母難之日也。’」

唐太宗雖貴為天子卻從不過生日,他認為生日這天就是母親受苦受難的日子,所以他常在生日時痛哭流涕,特別得思念母親及緬懷雙親的撫育之恩,展現的是傳統的孝道文化,也更突顯出後人吃喝玩樂的過生日方式,是有悖傳統文化的。



来源:大紀元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